脏腑、心与小肠的功能
心开窍于舌,是说心与舌其气想通,舌为心之外候,这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观察所总结出的理论。舌的生理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这些功能有赖于心藏神和心主血脉的功能支持,因此,如果心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语言的障碍,那么,在临床上通过观察舌质的色泽、味觉及病人的语言状况可以判断出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如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则表示心功能正常;若见舌质淡白胖嫩,则为心阳不足;舌质红绛瘦瘪,为心之阴血不足;若舌尖红,疼痛,甚至生疮,则为心火上炎;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则为心血瘀阻的表现;若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可见舌卷、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
心开窍于耳,是《内经》有关心通外窍的另一理论观点,这也是古代医家对生理、病理现象长期观察所得出的结论。耳主听觉,其功能的发挥除依赖肾精的充养外,还有赖于心血的滋润和心神的主宰。若心功能失常,同样可以导致耳之听力减退、障碍、甚至丧失。如心阴血不足或心火亢盛,可见耳鸣、耳聋,或耳痛;心神失常,可导致听力障碍,甚至幻听等。因此,心开窍于耳同开窍于舌一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切不可后彼薄此。
其实,心开窍于舌也好,开窍于耳亦罢,都是有其生理和病理的基础,都是古人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只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而已。只要符合临床,都有学习的价值。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心居胸腔,与脉相连,人体的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依赖心脏的搏动以循环运行于全身,心与血脉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是以心为主导作用的,也就是说心为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所以《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周学海《读医随笔》则非常明确地指出:“凡人周身百脉之血,发源与心,亦归属于心,循环不已。”心推血液在脉中运行,主赖于心气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心阳的温煦作用和心阴血的滋润作用。心气充足,心阴阳气血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从而使气血流利,百脉通畅,人则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若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就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可以通过心胸部感觉、面色及舌、脉之象来观察。如心气不足,则见心悸、心慌、面色无华,舌淡而嫩,脉虚无力;心血不足,则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舌淡,脉细无力或涩滞;心火旺盛,则见心胸烦热、失眠、面赤,舌红或舌尖红、起刺、疼痛,脉数;心血瘀阻,则心前区憋闷或疼痛,面色灰暗或青紫,舌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
心主血脉,“主”有主掌、主宰之义。心主掌血脉,这说明心与血脉的关系是一种主从关系,也就是说,心是主导血脉运行的,血脉的功能隶属于心之功能。心与血脉相互依赖,相互为用,共同完成人体的血液循环功能。
心部于表其华在面
“心部于表”是与“肾治于里”相对而言的,《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这是从五脏气机升降角度来概括其功能特点的,心为阳中之太阳,故其气机主出泄于表;肾为阴中之至阴,故其气机主入治于里;肝为阴中之少阳,其气从左而升;肺为阳中的少阴,其气从右而降。所以,心部于表就是通过心的气机主“出”的特点,将心之气血阴阳布散于表,从而使心与皮表的关系密切相关,这种功能是建立在心藏神、心主血脉的功能基础之上。心藏神、心主血脉的功能强盛,则心将其气血阴阳很充沛地布散于体表,尤其是面部,从而使皮肤润泽而感觉敏锐,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否则,可使皮肤干燥枯槁、感觉迟钝、麻木或感觉异常、瘙痒、疼痛。《素问·至真大要论》概括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由于心主血脉而部于表,而表面的血脉比较丰富,可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部实为人体之华表,故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表现出来,面犹心之花朵,故曰心“其华在面”。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若心气不足,血脉亏虚,则面色无华、淡白或晦滞;再如心火亢盛,则面色红赤;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等。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总之,心与面的联系反映了中医整体观的一个内容,亦是中医不能分科的理论依据。
心在液为汗
汗液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蒸化由玄府【汗孔】排出于体表的液体,《素问·阴阳别论》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因此,人体正常排汗,具备两个要素:一是阴津,二是阳气。这是人体生理之汗的物质基础,正如《温病条辨》中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由于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又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为心所主,故汗亦为心所主,后世因之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
汗出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功能,具有排泄浊物、调节体温、辅助肺呼吸及维持人体气体内外交换的作用,是人与自然相应的重要渠道。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就是讲的调节体温作用的生理性排汗。人体汗液的正常排出,是机体“阴平阳秘”的表现,所谓“阴平阳秘”即阴精【统指津液、血液类物质】充盛、阳气固秘之意。这就是说要维持排汗的功能,首先需要阴精的充盛,阴精充沛,则汗源充足;若阴精亏虚,则必导致汗源不足,导致少汗或无汗;同时,若汗出过多,则必损伤阴精。《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是也。张仲景据此在《伤寒论》中提出“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等治疗禁忌大发,可谓是“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理论的具体运用。
其次,汗出需要阳气的蒸腾、固秘作用,只有阳气蒸化,才能维持对阴精的代谢功能,同时又通过阳气【卫气】司汗孔开合的作用,将代谢后的津液排出体外。若阳气虚弱,无力蒸化阴精,阴精凝而不化,可导致少汗或无汗,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但若阳气不能固表,则又可导致汗出异常,如自汗,甚至脱汗而快速死亡等。《伤寒论》中的少阴病里,因少阴心肾阳气极度虚衰,可致大汗淋漓、四肢逆冷、脉微欲绝等症,此时须急用四逆汤系列以回阳救逆,否则病人就会顷刻丧命。
正因为“汗为心之液”、“心主汗”,所以,发汗过多,不但损伤心阴,也常损伤心阳,导致心脏疾病。如今的医院一见感冒就急忙发汗,可谓杀人于无形也。于此可以看出《内经》“心主汗”之临床意义所在,不读《内经》不能为医也。
小肠主受盛与泌别清浊
小肠乃六腑之一,其上接幽门与胃相通,其下接阑门与大肠相连,迂回叠积于腹腔内。《内经》指出小肠的主要功能是主受盛和化物,《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所谓“受盛”,即承受、接受的意思,犹如以器盛物一样。“化物”,即使物质【水谷或水谷精微】变化、消化或化生。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二是这些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小肠的化物功能表现在: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再进一步进行消化,并将其一分为三:经消化后的水谷精微交由脾转运全身,其中的糟粕输送到大肠,而无用的水液输送到膀胱。正如张介宾在注解《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后世把小肠这
种“受盛化物”的作用称之为“秘别清浊”,在水谷化为精微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实质体现。因此,小肠的功能失调,既可以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以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