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为何见到宝琴就想为宝玉求亲?黛玉太弱宝钗太强,宝琴刚刚好
黛玉在贾府呆了十年之久,与宝玉“言和意顺,略无参商”,贾母却从示表示过要说给宝玉为妻。宝钗也在贾府呆了好几年,其为人处事深得人心,贾母也没想过要将她纳为宝玉妻子的人选。宝琴进贾府不久,贾母不但喜爱到晚上带着睡,而且还向薛姨妈打听她的生辰八字,有求亲之意。
有一种很主流的声音说:贾母并非真的有意于宝琴,她不过是借此向薛姨妈传递一个不会考虑宝钗的信息。
如果是这样,贾母这个活成了老封君、敢扬言“拆了太医院”的人活得也太累了,有话不能直接表达,还需要转这么大的弯。要知道,因为贾赦想打鸳鸯的主意,贾母当场发威:“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并当着薛姨妈的面斥责王夫人:“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
如果她知道薛姨妈背着她打宝玉的主意,她完全可以明着表态:“我的宝贝玉儿,你们谁都别想打主意,除非我死了。”这可比玩宫心计效果好多了,还没那么累。
所以,以贾母的年龄、身份和见识,她都没必要用这种市井妇人的伎俩来与人较劲。
那么,宝琴到底有什么魅力,能把黛玉和宝钗都比下去?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转换成贾母视角,看在贾母眼里,黛玉和宝钗有哪些不如宝琴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了解贾母的审美,以及她内心所设定的宝玉妻子的标准。
贾母和宝玉和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享乐主义。
从重孙媳妇活到老封君的贾母,正应了那句老话,多年媳妇熬成婆,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了。偏偏她福禄寿三全,贾府的荣光依旧,而她自己也争气,老而不衰,没病没痛的,有一个好身体可以用来享乐。
老天实在是很眷顾她,不但给了她福禄寿,还给了她一个神采飞扬、含玉而诞的孙子承欢膝下。宝玉简直是少年版的贾母,他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都是彻头彻的享乐主义者。正是这个共同的价值观,让他们在生活态度上达成了共识:宝玉“喜在内帷厮混”,贾母就把他养在内惟,并抓住一切机会收养优质女孩陪宝玉玩;宝玉不爱上学,贾母就用她的特权压制贾政对宝玉的管教,让宝玉可以全心全意地玩乐。
除此之外,这对祖孙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默契:宝玉不愿意长大,不肯承担成年人的责任,贾母就以“不宜早娶”为由,尽量拖延宝玉的婚事。
但是,“不宜早娶”,总归是要娶的。为了保障祖孙俩的享乐时光更久一点,给宝玉物色一个合适的妻子就非常重要了。
所谓合适,指的是既能迅速融入,又不会让贾母和宝玉的享乐生活打折扣。以贾母的慧眼,她相当精准地意识到,相对于她和宝玉的享乐来说,黛玉太弱,宝钗太强,宝琴则刚刚好,就像为宝玉最身定制的。
黛玉的身体和个性都太弱,让贾母和宝玉的烦恼多于欢乐。
从价值观来看,黛玉是最适合宝玉的妻子人选。自从进入贾府被贾母安排“寝食起居,一如宝玉”,黛玉就迅速接受并习惯了贾母和宝玉的享乐主义。
但是,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大家就看出了她“有不足之症”,需要长期吃药。一个长期生病的人,是无法成为享乐玩伴的,这方面应该大家都有体会。比如一起组局玩,其中有个人 总是因身体原因玩不起来,要么玩一玩就得歇着,要么经常因病不能参加。比如一起聚餐,其中有个人因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这样的玩伴,很让人扫兴,而且还要在玩得兴起之时照顾病人,就不但是扫兴,还会成为负累。久而久之,大家的玩乐局就不太想叫上这个病人了。
所以,仅从身体素质来说,黛玉就不适合成为贾母和宝玉的长期玩伴。
另外,黛玉动不动就生气的性格,以及总和宝玉别扭着闹矛盾的表现,也让贾母难以承受。
第十八回有一个这样的细节:宝玉被贾政带着游大观园题对额,结束之后,来到了黛玉房里。贾母担心他在父亲身边受累了,问起宝玉在哪里,听说和黛玉在一起,说:“好,好,好!让他姊妹们一处玩玩罢。才他老子拘了他这半天,让他开心一会子罢,只别叫他们拌嘴,不许扭了他。”
这句话的重点是“让他开心一会子”,“不许扭了他”。这就是做宝玉玩伴的基本原则,要让宝玉开心,不能扭了宝玉。
贾母是被大家哄着捧着的老祖宗,宝玉则是被大家哄着捧着的小宝贝。整个贾府,谁也不能让贾母不开心,就连宝玉也不可以。同样,谁也不能让宝玉不开心,就连贾政也不可以。但是,宝玉和黛玉的相处,大部分时间是宝玉在迁就黛玉,黛玉总在扭着宝玉。最严重的一次,贾母也被气哭了。
在80回文本中,贾母只有两次被气哭,一次是贾赦想要强纳鸳鸯,还有就是这一次了。贾母为什么会被贾赦气哭?因为她的享乐生活离不开鸳鸯。贾赦的行为,无疑就是直接损害了贾母的利益,大大影响了她的享乐。
同样,黛玉与宝玉闹矛盾,直接影响了宝玉的享乐,同时也影响了贾母的享乐。
如果让宝玉娶了黛玉,岂不是终结了祖孙俩的享乐生涯?
所以,无论如何,贾母也不会让宝玉娶黛玉。
宝钗是个生活的强者,各方面都很强大,会让贾母和宝玉产生巨大的压力。
因为宝玉必须被哄着捧着,所以,做宝玉的妻子,除了要能无限包容他,还要能够善解人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宝钗是合适的人选。
但是,宝钗太强了,而且各方面都很强。她不但有强大的办事能力,还有强大的意志、强大的上进心。这种强大,对于只想享乐的贾母和宝玉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压力,是贾母和宝玉最不想要的,也是他们努力想逃避的。作者给宝钗的定位是“停机德”,做她的丈夫,会被她不断鞭策,休想有一时半刻的懈怠。
第四十八回,香菱为学诗到了近乎疯魔的状态,宝玉赞她“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见缝插针地敲打宝玉说:“你能够像她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这可真是要命,玩得好好的,突然念一句紧箍咒,还有什么心情?
贾母对宝玉没有期望,她好不容易把宝玉从贾政的严苛下解救出来,如果把宝钗安排在宝玉身边,那宝玉就无处可逃了,还怎么享乐?
所以,宝钗也不在贾母的考虑之列,只因她太强了。
宝琴兼具宝钗和黛玉的优点,非常符合贾母的标准。
黛玉太弱,宝钗太强,如果能把二人中和一下就好了。世间事往往如此,总是难以达成所愿,所以总会生出“中和一下”的感叹。
于是,薛宝琴出现了,她就是宝钗和黛玉中和后的女孩。首先,她和钗黛一样才气逼人;然后,她有着黛玉的活泼灵动,却没有黛玉的病体和脾气;同时,她像宝钗一样包容体贴,具备薛家的良好教养,却又缺少宝钗的强大气场。
也就是说,宝琴是个可圆可方的人。用现代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可甜可盐。有良好的教养做底蕴,把她放置在积极上进的环境里,她就能刻苦努力;把她放置在悠闲享乐的环境里,她就是添香的红袖,能够锦上添花。
以贾母的慧眼,一眼就看出了宝琴的气质很贴合她,所以要带在身边,亲密到晚上带着睡。这可是黛玉都没有过的,可见贾母对宝琴喜欢到了骨子里。
但是,让贾母动了求亲的心,却是因为一个画面。
第五十回,诗社成员们在白雪中吟诗,贾母也赶来凑热闹。玩乐间,宝玉和宝琴不见了,二人同时出现在山坡上。从外表上来看,宝玉和宝琴都是仙姿之貌,十分般配。从行为上来看,他们二人结伴去栊翠庵采红梅归来,可谓志趣相投。
这一幕,让贾母心中一动:这不正是神仙眷属吗?有宝琴长伴宝玉,不但宝玉多了一个合适的玩伴,贾母也多了一个绕膝承欢之人。
这就是作者在行文上的巧妙之处,先让贾母喜欢上宝琴,晚上带着睡,再让贾母动了娶做孙媳妇的心。贾母爱热闹,但所有的热闹仅限于白天,没有一个可心的人陪伴她度过漫漫长夜,这就是贾母的美中不足。宝琴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个不足。但是,宝琴毕竟是薛家女儿,终归是要离开的,贾母没办法长期留着她。如果能让她嫁给宝玉,那就不一样了,宝琴就长期留在贾府了,只要贾母需要,宝琴就可以给她带来热闹和快乐。
所以,贾母当即向薛姨妈问宝琴的生辰八字,遗憾的是宝琴早有婚约,此番进京也是来完婚的。
这也是作者的刻意为之,一是体现全书主旨的“美中不足”,让贾母的人生无法达到百分百的圆满,留下些许遗憾;二是说明宝玉配不上宝琴,所以注定要和宝琴擦肩而过。
人生就是这样,总希望得到圆满,实际上圆满并不存在。即使看到了希望,以为触手可及,也会如梦幻泡影,始终够不着、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