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伤人,唯麻附辛堪当重任 --- 暴盲
暴盲、暴聋、暴哑诊治经验
作者/宋兴
非先天性、理化性失明、失听、失音,或由邪阻气逆窍闭而发,或由精亏血少、窍失所养而生。邪阻气逆为实,精亏血少为虚。实证其发急骤,虚证其发缓慢。暴盲、暴聋、暴哑,绝大多数均属实证。
因肝开窍于目,其经脉上连目系,故暴盲一般多责之肝经火郁气逆,血闭、血溢,采用疏肝清肝法治之;足少阳胆经循耳后,入耳中,出耳前,故暴聋一般多责之六淫邪气阻滞,胆经气机窒塞,采用清利疏通少阳法治之;手太阴肺经至喉部,音声之器在于喉,且喉为肺之门户,肺主气,为音声之源,故暴哑一般多责之六淫犯肺,肺失宣发,采用开宣肺气法治之。
吾师认为,以上治法,是针对外感六淫,清窍闭阻的一般证候而设,故对于大寒伤人之重证,则病深治浅,断难奏效!唯麻辛附子汤方能当此重任。
肾藏五脏六腑之精,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晴;肾开窍于耳,其经脉穿膈,入肺,循喉咙,至舌根,与视力、听力、发音均有密切关系。且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大寒袭人,往往长驱而入,直中三阴。伤太阴则吐、利不止;伤厥阴则挛痹、寒疝;伤少阴则目盲、耳聋、失音,以寒性收引凝固,闭人机窍故也。因而暴盲、暴聋、暴哑证中,属寒邪直中少阴,上窒窍隧,下闭肾气,伤伐阳气病机者最多。
仲景《伤寒》、《金匮》不曾论及,后世五官科学也很少从这方面作深入探讨。治此当以开宣肺气,温通肾气为基本法则。肺气宣通则表里透达,窍隧顿开;肾气温通则真阳鼓动,阴寒自散。能充分体现这一治法的优秀医方,当首推“麻黄细辛附子汤”。
本方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而设,用治素体阳气虚衰,感受寒邪,邪正相争而发热,阳气虚而脉沉的症候。麻黄辛温发越,最能表散风寒,开宣肺气;附子辛热,最能壮元阳,补命火,搜逐深陷之寒邪;细辛大辛大温,最能入髓透骨,走经窜络,启闭开窍,既助麻黄表散风寒,开通上焦清窍,又助附子温暖命门,拨动肾中机窍。全方虽药仅3味,但却具有强大的宣肺散寒,温肾通阳,开窍启闭功力,用治寒邪困阻肾阳,窒塞清窍而引起的暴盲、暴聋、暴哑,确能收到奇特疗效。
【病案举例】
暴盲
我校原著名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以此方治疗宋某某暴盲一案,最为生动,可资学者借鉴。
宋某某,男,52岁,中医师。1957年冬以两眼视力骤降数日就诊。
患者自述:数日前以冷水洗脚后,当夜遗精,次日目盲不能睹物。自思病发于遗精之后,且男子“七八肝气衰”,似精亏血少之证,乃口授驻景丸合一贯煎治之,转增脘闷。又思肝开窍于目,平时常有情志不舒之遭遇,或为肝气郁结所致,改投丹栀逍遥散加青皮、郁金、香附治,致脘闷增剧,温温欲吐。始向陈达夫求助。
观其面色苍黯,舌淡,苔灰滑;触其双手冰凉,六脉皆弱;测其视力,仅能数指。
诊断:暴盲。
辨证:阳虚寒凝。
治法:温阳散寒。
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
麻黄15克,细辛5克,干姜10克,茯苓20克,制附片30克(另包,先熬1小时)
上方连服4剂,汗出尿畅,胃和目明而愈。
按:①本方所治暴盲,特指寒邪袭虚,闭滞少阴肾气和目系经俞之证,其它原因所致暴盲不得纳入本汤证范围论治。
②肾藏五脏六腑之精,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目能明察秋毫,全赖肾精充足,肾气通畅。阳虚寒凝,可致肾精闭阻,发为暴盲。此种暴盲,升散清利皆在严禁之列,犯之则或阳气散亡于上,或精气脱竭于下,唯温阳散寒通窍才是正法正治,麻黄细辛附子汤则是体现本法的最具体表性的医方。
③本案患者年近“七八”,元阴元阳偏衰,复于严冬以冷水漫洗双脚,致寒邪从涌泉直透少阴,伤伐肾阳,闭阻肾气。肾为元气之根,又聚藏五脏六腑之精,肾气闭则元气不得通行,五脏六腑之精不能上聚于目而为之睛,故视力严重障碍,两眼昏暗无所见。
④本案患者遗精在伤冷之后,是肾阳损伤,封藏不固,失本脏之职守。与寒凝窍闭,失经隧之通畅这一中心病机并不矛盾。故治疗之要在温通,断不可与精亏血少,清窍失养相混而妄投滋腻填塞,更增其闭,若属老年性精亏血少,必有一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断不致如此迅急。因该患者伤冷之前并无大失血,数亡精病史,且年事并不甚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