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胆囊炎可选何外治法?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感染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和胆固醇代谢失常。本病多发于20~50岁的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5:1)。临床上将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胆囊炎有时为急性胆囊炎的遗患,而多数病例常无急性发作史,发现即为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腹痛”、“胁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胆囊炎病在肝胆,因气郁、血瘀、湿热、脓毒、虫积等病变影响胆汁的排泄而发病。治疗上应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解毒攻下为主;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可按急性胆囊炎治疗,在缓解期应着重于疏肝利胆。介绍几则中医药外治法如下:

  局部中药外敷(1)取大青蛙1只、雄黄30克、轻粉2克、冰片2克,将上品共捣为糊状,将药糊涂敷于患者腹部疼痛部位,外盖纱布即可,干后再换,至体征消失为止。用于急性胆囊炎。

  (2)药用刘寄奴、虎杖、生南星、半枝莲、地肤子各2份,黄柏、地鳖虫、红花各1份。上药共研为细末,将药末与醋调匀成膏状,用时摊涂于棉纸上敷患处,再用胶布固定,每天或隔日换1次。可用于急慢性胆囊炎之腹痛。

  (3)药用山栀、生大黄、芒硝各10克,冰片1克,乳香3克。上药共研为细末,为1次量。用时加蓖麻油30毫升、75%酒精10毫升、蜂蜜适量,共调成糊状,敷于胆囊区,每日1次,每次可保持8~12小时。适用于慢性胆囊炎,可用至胁痛缓解。如局部皮肤起红色皮疹,不必特殊处理,停药即可逐渐消失。

  中药贴穴法(1)取川芎30克、香附15克、元胡15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将诸药研为细末,以陈醋调膏,外贴期门、阳陵泉穴,另配阿是穴,每次贴24小时,3天贴1次,10次为1疗程。

  (2)取白芷10克、花椒15克、韭菜20克、葱白20克、苦楝子50克,将白芷、花椒、苦楝子研为细末,并与余药共捣烂如泥,加入白醋50毫升,调成糊状,敷于中脘穴,外用透明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每隔24小时换药1次,连贴2~4次。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

  中药灌肠法药用生大黄(后下)、厚朴、芒硝(冲)、枳壳、莱菔子各30克,煎取药汁200毫升,做保留灌肠。每日1次。

  针灸疗法取主穴期门、支沟、内关、行间等,用毫针刺法,每天1次;耳针可选神门、交感、肝、胆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还可运用灸脐法:患者侧卧,点燃艾条距神阙(脐中)一两寸,不断旋转,使患者有温热感,以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直至疼痛缓解或消失为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