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情感认知,造就不同情感行为
德尔斐:我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我们双方,发现了人。
最近和朋友聊天,在不同程度上都扯到了情感这个话题上。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感情的认知,这些不同的认知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这每个人的具体行为——成双成对、开放关系、“各取所需”、独身、(只恋爱)不婚……
与朋友一起说道这些具体现象挺有趣,除此而外,透过这些现象去琢磨具体行为背后认知观念的差异则更吸引我:到底是怎样的认知,通过怎样的思维推演,得出了怎样的观念,又如何影响具体感情生活和选择呢?
-01-
两组观念的差异
当我们感叹“真爱难得”的时候,就会有人指出“满大街都是情侣,怎么讲?”,“鹦鹉学舌!”。
这里是两个人对“感情”的定义差异:感叹“真爱难得”的行为,(排除酸葡萄心理作祟的人)反应的感情定义更偏向于一种纯粹的——或者说是理想化的情投意合、心有灵犀的。然而,在现实生活看到的伴侣之间的欺骗、误解、置气、吵架、打官司、甚至灭口,这哪是“真爱”呀,太难了,太难了。在此观念下,他们会谨小慎微地进行着自己的感情探索。可以推断,以后的情路坎坷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而反驳的观点则认为:感情就是俩看不厌、能一起搭伙过日子,处在一起能过就是爱了。看那些卿卿我我的人们,谁说他们就不是真爱了?再一句:“大家不都这样嘛。”这里隐含一个观念:大家都做的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如果有,大家都出问题,又担心什么。在这两套认知逻辑引导下,他们选择找伴侣、也容易找到、以后生活不纠结,都可预见。只要顺着“大家都”的路子走,就成。
关于孤独终老和体验生命——说出“打算好了孤独终老”的女生比男生多一些,表示坚持“生命体验”的男生比女生多一些。
前者一般出自未婚也未谈对象的女生之口——先不去计较它几分玩笑几分无奈、几分真几分假,权且假设它为真。这里的孤独终老特指没有亲密伴侣而度过一生。暗含的一个认知逻辑就是:如果没有亲密伴侣,人就是孤独的。反观自己的生活,好像那个亲密伴侣不会出现了,于是推演出:我就要孤独终老了。但不能表现得这么被动,用“我选择……”句式来展示好些。这里排除真正享受孤独的一小撮人,其余大部分人是期望亲密关系的,这由人类这个物种的天性决定。大家之所以说“选择孤独终老”,只不过是未得到却又无可奈何的表达罢了。
关于体验生命一说,拿到这里特指(亲密关系)感情体验,认知逻辑里的观念类似于:我们活着就是体验生活的,亲密关系是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所以要体验。在这个观念下,孤独终老,不可怕;不幸意外,也不足为道,但是未能体验真挚地感情,就会觉得遗憾。于是,寻找、追求自己认为的“真爱”状态和行为,就有了充足动力。当然,能不能追寻得到,那是关于结果的问题。
-02-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认知差异
关于情感认知的差异,联想到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有一个对话情景描述,对这个话题展现得很切贴。代表了三种不同认知的女人,对情感的看法——
肖亚文喝了一口咖啡,问:欧阳,你比我大两岁吧?
欧阳雪笑道:今年29了,是周岁,不敢说虚岁啦。
肖亚文问:那怎么到现在还没成家呢?
欧阳雪说:你不是也没嫁出去嘛。
肖亚文问:我呀?我在等那个能把我糊弄住的人呢。
欧阳雪说:怎么这么说呢?
肖亚文问:只有对我有意思的人才回来糊弄我,不能糊弄住我的人我不会上当。男女那点感情的事从古到今有几个是真的?能糊弄住就权当是真的了。
欧阳雪笑了,说:我估计你是嫁不出去了。
肖亚文问:那你呢?
欧阳雪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自己挣衣挣饭了,就不用卖自己了。
肖亚文问:也不全是穿衣吃饭,还是有个感情问题。
欧阳雪说:你都说了,有点感情基本上也是假的。我虽然没多少文化,可婚姻那点事我还是想明白了。亲爹亲娘都靠不住,人家男人凭什么要养活女人?就是因为女人能让男人那个。我看过那种片子,男的使劲,女的叫唤,女人跟男人讨点吃穿还真不容易。女人为什么害怕第三者插足?就是因为她的那东西无效了,人家的那东西有效了,那东西得有效才能当吃当喝。婚姻有什么用?能离婚就没用,有用的就是分男人点财产。
肖亚文放下杯子说:姐姐,高见哪!
欧阳雪说:我一想到嫁个男人在我身上翻来滚去,还得吃我的、喝我的,我心里就受不了。
肖亚文笑道:这个嘛,你得问小丹哪,她有经验。
芮小丹说:你们说话我一句没敢插嘴,别把我搀和进去。
欧阳雪说:就你有经验,不问你问谁?
芮小丹说:你那还是嫁汉吃饭的观念,你认为男人靠不住,也不想为孤独去冒生存风险,吃饭毕竟比上床重要。当女人不需要通过支付性去换取生活资料的时候,当男人不需要支付生活资料而征服女人的时候,那时候你就愿意上床了。
欧阳雪说:那时候就不用上床了。
芮小丹问:为什么?
欧阳雪说:早过更年期啦。
三个女人真诚地表达着各自对情感的看法,没有过多遮掩,三种说法展现了三种不同的认知逻辑。
-03-
三种情感认知逻辑
嫁汉吃饭的观念。
这是我们接触到的最基本的婚恋观,感情的目的是结婚,结婚于女人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法律形式确保自己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于男人的目的是娶回合法的照顾自己照顾家小的“私有财产”。这种婚恋认知在大家普遍吃不饱饭的年代比较盛行,先解决吃喝照应等温饱问题,至于“爱不爱”的再说,顾不上。
在这样的认知观念指引下,当遇到感情时,“有100斤粮票”、“地主家的儿子”、“大户”就好娶媳妇,女生也愿意嫁,尤其是温饱不能自给的家庭。即便再差,拥有一身力气能吃苦也是优势……否则,嫁你不嫁你都得饿死,我还不如自个儿找吃得去为先。
这样的认知延续到当下,男人就是明码标价,X线城市房子X套,X价位的车子X辆,存款X位数,年收入X万……因为这些就是保障,所以需要这些保障的对象,你就来投怀送抱即可,你衣食住行不用愁,我们恋爱可以谈,婚也可以结。
女人,在“嫁汉吃饭”的观念指引下,看到如此优秀的条件,这不正好符合吃好饭穿好衣嘛,那还等什么。一般情况下,至于她们自身能否靠自己吃饭穿衣,则不那么重要了。而像小说中的欧阳雪们一经考虑自身,自己既然可以挣饭挣衣,那么需要情感做什么呢?
反应在我们当下的这个社会,有了更多挣饭挣衣的机会,于是欧阳雪们——未婚也未谈对象的女性也就多了起来。
感情糊弄的观点。
这个认知观念直接跳过了“穿衣吃饭”,当然不是说可以离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隐含的基础条件是:双方的基本生活保障各自有能力负担,在这个基础之上谈的感情——比生存需求更高的一层需求。于是,“也不全是穿衣吃饭,还是有个感情问题。”这句话就能很自然地讲出。
持这样认知观念的人,对情感是有渴求的,但因为理性作祟,而不愿意相信感情。在亲密关系建立过程中,因为有所期待,对伴侣选择时对对方的财富情况不是很看重——但不能拉低自己原有的生活质量——更看重的是对方是否在乎自己,是否喜欢自己,是否爱自己……只要这些能相互符合,情感关系就可以尝试着建立。
只是,越是理性的人越知道“喜欢”、“爱”它们在被讲出来时是真诚的,而靠它们维系的感情不易保持也是真实的。于是她们一方面期待感情同时又质疑感情,就“糊弄”吧。这要对方对我感兴趣,而且能让我真实地感到被在乎、被接纳、被爱,那么融入感情,甚至进入婚姻也未尝不可。
放在我们当下,持这种认知观念的人,自己先得有自己的生活保障——“先谋生,后谋爱”,然后再在情感层面进行寻找。像所谓的“三观”契合,有共同爱好、话题,懂得尊重,为人处世得体等,这些“软件”就成了感情、甚至婚姻的重要条件。
只是“软件”的东西需要耗费时间来了解,我们当下这个社会有点急躁,大家都缺乏耐心。
不做交换的观点。
这个认知观念超脱了前两种,一方面它不是企图通过感情或者婚姻得到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它也不是单单通过感情或者婚姻得到被爱、被理解。可能所谓的“真爱”就是抛却了固有的交换逻辑,而发自内心本真的一种体验,就是因为喜欢、因为爱,感情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对方回应了,我体验开心;对方无视了,我品尝落寞,总之莫悔、莫遗憾。毕竟,这是自己的生命。
持这种认知观念的人,遇到喜欢和爱都很玄乎。在遇不到的大多数时候,他们内心对喜欢和爱有千百种想象,甚至可以有零有整的落笔于文——阐述着自己理想中的喜欢与爱。一旦遇到一个心动的人,人就恍惚了,之前在想象中描绘的画面会被抛之脑后,以前的一切都不算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一切,满心欢心。所谓的“被感情冲昏了头”,但是却有种莫名其妙的坚定。
这种观点表现为灵魂契合的一见钟情,在当下的社会很少见,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会更少。坚持这种认知观念的人,他们随心随性,坦然、自在。
以上,罗列了不同的认知观念,影响着不同的行为及选择。若认知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则更容易成事——达成自己的目的。否则,会挫败。
但是,如果对自己的认知观念有觉察,也能明晰它的利害得失,能坦然受之,内心的冲突就会少一些,人就能更平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