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绘如皋(1)·外圆内方的如皋老城,弥漫在东大街上的烟火气

每到春天,就会想起如烟似梦的江南小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的一切仿佛都在这里了。这一回我们来到江苏如皋,走进这座烟雨中的盆景之城。
河蚌绘·如皋老城景点示意图。

如皋市位于江苏东部,长江三角洲以北,这片土地形成不过两三千年,原是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一块高地,战国后见于记载。历史上长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不断淤积,海岸线逐年向东推进,“如”是前往的意思,“皋”是指水边的高地,新的土地形成了,人们前去开拓,这就是如皋的得名。这种命名反映出先民的活动轨迹,后来陆地继续东扩,人们又依此命名了如东、启东这两片更年轻的土地。

河蚌绘·如皋县境图,根据嘉庆年间《如皋县志》绘制,图中上南下北。

如皋古城,外圆内方的古钱之城

如皋县始建于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原属海陵郡。西晋末年,北方战乱频繁,晋元帝避乱渡江,大量百姓官绅随之南迁,这就是“衣冠南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移民。海陵郡内的建陵、宁海、临江、蒲涛、如皋五县都设立于这一时期,从这些名称可以看出当年大都距海不远。地处江海交汇之处的如皋,地貌很不稳定,经常受到河流改道和海水侵蚀,期间或降为如皋镇,或变为如皋场,以晒盐为主要产业。隋唐时期,附近开挖了一条运盐河,这就是如皋内城河的前身。唐末五代时期,如皋重新设县。北宋庆历年间,当地在县衙旁修建了一座谯楼,县城初具规模。

东晋初年历史地图,如皋县设立之初位于长江入海口,南通、上海等土地当时还没形成。

明代以后,如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人口逐步增加。明成化年间,知县胡昂扩展了隋代运盐河,开挖成环绕城区的玉带河。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县刘永准沿河修建了六座城门,东为先春门,西为丰乐门,南为宣化门,北为北极门,东南方叫集贤门,东北方是拱辰门,县城四周由玉带河环绕,不设城墙,这就是今日如皋的方形内城。嘉靖后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仅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至五月,倭寇数次从如皋沿海登陆,沿途烧杀抢掠,直逼如皋县城,均被如皋、扬州守军击退。

今日的内城河畔,通城巷附近。

鉴于危机的局势,当地奏请朝廷发帑银2.8万两,加筑了如皋外城,开凿了外护城河,新辟城门四座,上设城楼,另设水关两座。新东门名靖海门,西门名饯日门,南门澄江门,北门拱极门,各门外设吊桥一座,东边和北边各建水关一座,万历年间又在四门外加筑了瓮城,城外环以宽阔的濠河,这就形成了如皋老城外圆内方的双环格局。

河蚌绘·如皋县城池图,根据嘉庆《如皋县志》绘制,方向改为上北下南。

自明朝至民国初年,如皋一直保持了传统布局,这是江南地区典型城市风貌,内河用于居民乘船出行,外河用于防御和长途运输物资,类似的还有松江、嘉定等处,但如皋保留最完整。1930年,因玉带河北段淤塞断航,于是填平修路。抗战时期,如皋屡遭战火,城墙损毁严重,建国后被逐渐拆除,只在东水关处残留有不到百米的原始遗迹,这是当年为了调节内河水位留下的闸门。近年来当地复建了外城东门靖海门,外城东南角的文昌阁,虽已不是原物,但总算恢复了些许旧貌。

修复后的靖海门和两侧城墙。

东大街,自南宋延续至今的市井遗存

如今如皋老城保留这两片历史街区,一片是东大街,一片是集贤里。

如皋东大街俯瞰。

如皋东大街位于旧城东北角,东起靖海门,西至通城巷,南至中山东路,北至水绘园,面积9.6公顷,约占旧城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仅存的连片街区。东大街始建于南宋,繁盛于明代,如今以清末民初风貌为主。站在靖海楼上俯瞰,东大街蜿蜒曲折,房屋青砖灰瓦、小巧紧凑,如同盆景,是典型的苏北民居风格。据《如皋县志》记载,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如皋县衙从沟(古运盐河)北迁到沟南,以县衙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东西南北四条街道。

如皋东大街,路面非常狭窄。

漫步在东大街上,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作为城市主干道来说,这条大街即使在古代也过于狭窄了,不要说汽车,即使对面两辆自行车都要互相让一下。据说这是明代为防止倭寇入侵而改建的,宽度最多只能并行两匹马。现存的东大街长不到五百米,宽度只有两米多一点,街心铺麻面石板,留有独轮车印辙,路肩镶麻石条,这是南宋时期的街面特色。

东大街两侧的民居。

两侧店面有些已改成民居,两侧的住户坐在屋里就可以聊天,欠身就可握手,生活状态完全开放。走在这种街上,总有种一不留神就撞进别人家门的感觉,也只有苏北地区才会有这种体验。临街的铺面房后,为一进三堂或四堂的宅子,多带有小巧的庭院或园圃,现存店面房及宅院分别具有明、清、民国各时期的特征,是如皋古城的传统特色。

东大街两侧的小巷。
东大街干道两侧延伸出若干更加细小的巷弄,如秀女巷、百岁巷、武庙巷、大刘巷、小刘巷、郜家巷、杀猪巷、北王家巷等等,这些巷子宽度仅为一米左右,蜿蜒曲折如同迷宫,有时候你看着巷里是道院墙,及至走到尽头才发现转角有路,于是侧身通过,柳暗花明。春天的小巷里通常弥漫着花香,悠悠的、淡淡的、若有若无,若是赶上饭口,还会从敞开的窗户飘出菜籽油的味道,哗一声起锅之后,饭菜的香气就开始在街上弥散,这种烟火气就是旧时的记忆。
东大街两侧的小巷。

迎春桥畔内城河,李渔纪念馆

迎春桥位于东大街中段、横跨内城河,是目前古城仅有的旧时地标之一。迎春桥始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原为木桥,是连接城内外的关卡。后来外城扩建后,迎春桥为了便于内城河中走船,于崇祯三年(1630年)改为罗锅桥,桥顶高于路面三米多。民国以后水运渐衰,为方便车马通行,迎春桥又于1925年改为平桥。

迎春桥。

现存的桥面为条石铺面,两侧桥栏和桥身都用大青砖砌成,非常凿实,侧面看起来更像一座水关。东北侧桥栏边砌有一座佛龛,旁有香炉,佛龛上摆着一只招财猫,桥栏两面各镶嵌着石碑,分别刻有“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两句古代标语,单纯朴实。旁边的广告牌上挂着一幅现代宣传语:“微笑之城,大爱如皋”,对比起来还挺有意思。

迎春桥上的佛龛,旁边是现代标语。

内城河畔是两条临水的街道,分别为迎春桥东河边和迎春桥西河边,这里临近河道、街巷宽阔、风景宜人,曾经挤满了商铺,远比东大街里热闹。迎春桥老炉烧饼据称是当地著名的老字号,店面地处桥堍,烧饼的香气随风飘散。烧饼铺旁边是一座药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供奉的是黄帝、神农、歧伯、扁鹊。药王庙现存大殿两座,东面有一座二层阁楼,原为药王庙藏经楼。

东大街片区导览图。

药王庙再往南,靠近中山东路的地方,是李渔纪念馆,之前这里是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美籍华人李昌钰的父亲名叫李浩民,是民国后期如皋富商,经营有懋记五洋号,做批发零售生意。1949年他一心追随国民党逃往台湾,结果登上太平轮,魂断大海,留下了先一步到台湾的李昌钰兄弟十三个。李昌钰在领域内的成功和如皋完全没一点关系。

李渔纪念馆。

大戏剧家李渔本是浙江兰溪人,其父李如松常年在如皋做药材生意。李渔出生不久,举家迁来如皋,也有说法是李渔就出生在如皋。他在当地的住处记载有两处,一在城郊石庄镇,一在城内鹅颈湾,不过都难寻遗迹了。李渔在如皋一直生活到十九岁,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时光。明末以来的如皋经济发达,民间戏剧蓬勃发展,很多大户如露香园张家、水绘园冒家、后来的颐园沙家都在宅内养有伶人,称为“家班”。

李渔画像。

如皋百姓们对看戏乐此不疲,少年李渔也沉迷其中。李渔后来的不少戏剧,从题材、人物到语言,都带有明显的如皋市井印记。他的代表作《风筝误》以风筝为线索,一架风筝经过题诗、断线、两家书童丫鬟房上房下来回来捡,传递爱情的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误会,令人忍俊不禁。如皋曾是全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放风筝是当地的全民爱好,《风筝误》背景大半来自李渔幼年的生活体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