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开始一个人的旅途
16岁的儿子,第一次出远门。
临行前,啰哩啰嗦,告知了他许多旅途的注意事项。看着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对我的唠叨他显然心不在焉。
晚上22点的飞机,儿子不用我送,他早约定好他的同学一起打的去机场,看着儿子远处的身影,心想:儿子逐渐长大了!像小鸟一样也该让他飞飞了。
晚上过了22点,没有他的消息。不知道孩子能否照顾好自己,心里七上八下的想太多。本来说好的,安全登机前给我报平安,隔了十分钟,我把电话拨过去,不接;再拨,还是不接。一会儿电话响起,耳边听到他气喘吁吁的声音,“爸,飞机晚点,没事的。”
22时50分,儿子发来短信已上飞机,惴惴不安的心才平静下来。
不禁又想起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写下的片段, “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何等无奈与惆怅,但又似乎道出了为人父母者的真实处境。
在人生的这条路上,总有个人行在孩子身后,蹒跚时扶他走路,雨夜中为他撑伞,灼日下给他带来一片阴凉……可是有一天,你仿佛追不上他了,学会奔跑的他不愿再放慢脚步,你却在后面走走停停,喘着粗气,当他回首时,你已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是的,父母在忐忑不安中,总是抵挡不住孩子成长的脚步。长大的孩子,总要走出家门,脱离父母的保护,独自面对外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以最恰当的方式保全自己,这是每一个人成长中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迟早都要掌握的生存技能。
浅显的道理,为人父母者,谁都懂得。可是,真要面临孩子一个人出行时,纠结的心还是无法释怀。明明说好的,每天晚上让他报平安,可儿子好像挺忙,玩的乐不思蜀,懒得给我打电话、回短信。我拨过去,要不是电话不接或是直接挂断。“臭小子……”我自言自语嘀咕着。一刻钟不到,儿子的短信飘然而至,“玩的很开心,别担心我!”于是,心中又有些许安慰。
尽管很早就有意培养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尽管他也曾有过一个人跟随团队外出的经历,可这次是他的单独出行,没有团队跟随,所以心中不放心,毕竟才16岁,他能一个人应对旅途中突发的事情吗?他能照顾好自己的吃喝拉撒吗?他会妥善应对南方40度的高温炎热吗?你的每一条告诫他能记在心上吗……刻意不去想,却又不得不去想,明知多余却依然放不下,揪心!
忽如天地间,人生旅行客。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个从蹒跚学步到逐渐长大的孩子,身高超过一米八零,嗓音变粗了,俨然一个大小伙子,他有了自己的“圈子”,有了自己的“世界”,我这个“迟暮的英雄”被边缘化了,或许是已不需要我的保护,或许是觉得我“落伍”,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黏人,抱住你亲吻、缠你下一盘棋或扒在你后背使劲掰扯,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学的压力,他有了更多独处的时间和自己的思想。
现在懂得了,长大的孩子不会一直捆绑在你身后,他总要摆脱父母的束缚一个人去上路,他需要亲自去接触这个社会,他更需要去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这些不是父母所能给予的,而旅行对于他们来说,便是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不需要狂欢,不需要陪伴,不需要祈祷,只需要简单的行囊、一张车票就够,向着那片宁静的海进发……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告别时刻,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她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一个人走。
这个夏天,儿子独自出门迈出了人生旅程重要的一步。尽管有些不舍和担心,但他总要开始一个人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