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拳种之太极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武术拳种之一,我国武术中一大拳派。“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一书,至宋朝,周敦颐以其所画太极圆图解释宇宙、自然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而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是圆形的,恰似太极图的一环套一环,在这些环形一动作中,蓄含着很多变化,如虚实、动静、刚柔、进退等。太极拳动作自起式到收式,一势连一势,并无隔断之处,如同一个完整的圆,找不到头尾。前人即将这种圆运动方式的拳术,称为“太极拳”。太极拳综合融会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其起源,传说不一:有说为唐代许宣平、李道子所传;也有说为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考证,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多数拳家亦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于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说。陈式太极拳传至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时,始传外姓杨露禅。此后,太极拳从陈家沟陈氏一地、一家族的小范围传向全国,并逐渐衍生出了与陈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不同的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多种太极拳流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编了简化太极拳、48式太极拳,修订了杨式拳架为88式太极拳,相继也编制了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及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各派太极拳虽然在动作、套路、风格等方面都各成一体,但它们之间仍然保持着一些基本相同的技术方法和运动特点。各派太极拳均要求:(1)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2)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3)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形成一个整体。(4)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5)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推手中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尤其讲求“听劲”,通过身体触觉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并及时作出反应。如对方刚劲打来,我则以柔化之。“动急则技术企业应,动缓则缓随”,随人而动,随机应变。
太极拳系的内容除拳以外,尚有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枪以及对抗性推手等。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太极拳具有健身作用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成为国际医疗体育项目。太极拳运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其影响遍及五大洲。在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台湾等地,开展太极拳运动尤为广泛。(阚桂香)
一、陈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之一,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原有五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108式、炮捶各一套。陈式太极拳创自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字奏庭,1600-1680)。陈王廷自幼习文练武,承袭祖传武技;后考为文、武庠生,文武兼优。明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曾“披坚持锐,扫荡群氛”。明亡后,隐居家乡,陶情於渔水,盘桓于山川。忙时耕田,闲时“造拳”。他编造的拳法,今称陈式太极拳老架。此拳是以陈氏祖籍山西省洪洞县旧传的拳艺,参以阴阳开合之理为基础,借鉴并吸收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结合《黄庭经》中的导引、吐纳方法创编而成。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其他老架套路在清末已无人问津。大约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较难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
近代流传的陈式太极拳有一路和二路。一路特点是:以柔为主,由松入柔,柔中寓刚,行气运劲,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体现出柔缓中显柔、缓、稳的特色。二路特点是:从松柔入手,刚中寓柔,以刚发劲为主,有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等动作,体现出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其锻炼原则及练法要求是: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串。陈式太极拳在推手时以缠绕为主,“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掤、捋、挤、按等方法,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武术交流比赛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传统性、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编制了“四太极拳竞赛套路”之一的“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在融会了传统一路、二路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按照比赛规则创编而成。它更突出了陈式太极拳的有快有慢、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特点,又在“掩手肱捶”、“海底翻花”等主要发劲动作及“六封四闭”、“单鞭”等典型技术动作原有左(右)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右(左)式,使左右式对称,促进身体均衡发展。此套路在1989年已被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列入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大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二、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之一。由河北省永年县人杨福魁(字露禅,1800-1873),在陈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而成。杨福魁曾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学得架式宽大、动作弧形螺旋的陈式老架太极拳,后逐渐删改了原有的纵跳、震足与难度高、发劲明显的动作,经其子杨建侯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今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该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松柔,缓慢匀速的特点。杨澄甫将杨式太极拳的技法总结为十要;即: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也把太极拳说成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力条件来选择学练。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武术交流比赛活动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传统性、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编制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之一的“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它在传统杨式太极拳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按照比赛规则创编而成。1989年被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列入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大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三、吴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河北省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吴鉴泉(1870-1942),也有人认为创自其父金佑(1834-1902)。金佑,满族人。初随杨露禅习杨式太极拳大架;后拜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为师学杨式小架拳,以善柔化著称。鉴泉自小从汉族,改姓吴,又名爱绅。他幼秉家学,擅长小架太极拳。1921年,吴鉴泉受聘于北京体育研究社任教时,去掉小架太极拳中的发劲、跳跃与重复动作,突出轻柔、缓慢、圆活、连绵的运动特点,创编成吴式太极拳。此拳的基本技法是:悬顶弛项、含胸拔背、转腕旋膀、展指凸掌、弓腰(即坐腰、也叫塌腰)收臀、屈膝坐胯。做弓步时,要求两脚尖均朝前,头顶与后脚跟形成一条斜线;做马步时,要求左桩右柱或右桩左柱,即重心偏向进攻方向一侧。在转身变向时,不论转45°、90°、180°,都采取全脚碾转的方法。在技击上,强调以柔济刚,以静待动,以小制大,以退为进。金佑所传旧套路名为“吴式快拳”。近代流传较广的是吴鉴泉所创的式正招圆、舒松自然,紧凑中具舒展,架式小巧细腻,柔缓平和的拳套。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武术交流比赛活动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传统性、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编制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之一的“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在传统吴式太极拳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按照比赛规则编制而成,其技术特点更为突出。1989年被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列入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大会项目之一。
四、赵堡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之一。因流传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一带,故名。此拳架早期传人为陈青萍(1795-1868)。关于陈青萍师承的说法有二:一说其师承张彦,追其技源自张三丰;一说其师承陈有本,追其技源自己陈王廷。这两种源流传说,至今均无定考。
赵堡太极拳较陈家沟流传的太极拳架小巧紧凑,动作缓慢柔和。要求通过头直、身直、小腿直,达到立身中正;通过顺腿、顺脚、顺手、顺身、达到姿势合顺,强调发劲暗不露形,势势练成空圈。1933年,河南沁阳人杜元化著《太极正宗》,述及赵堡太极拳练法与源流。
当今,赵堡太极拳主要流传于河南。源于赵堡太极拳的“和式太极”,较赵堡太极拳流传要广。和式拳架首传自赵堡人和兆远(1811-1891),他是陈青萍的入门弟子。和得到传授后,悉心研习,传授子弟。后经其长孙和庆喜致力传播,授徒日众,将其所传拳架名之为“和式太极拳”。
五、武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之一。清末河北省永年县人武禹襄(1812-1880)从杨露禅学习陈式老架;后又从陈青萍学陈氏新架,经过修改,创编了武式太极拳。此拳势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要求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步伐小巧灵活,虚实分明,迈步时足尖先着地,尔后足跟着地再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求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随,并要求“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气随,意动气随,意到气亦到”,达到意、气、拳势三者合一。此拳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至上海、南京等地。
六、孙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清末河北省定县人孙禄堂(1861-1932),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取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特点及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特点,并融入形意、八卦的某些技术手法,创编成孙式太极拳。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武术交流比赛活动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传统性、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编制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之一的“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在传统孙式太极拳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按照比赛规则编制而成,其技术特点更为突出。1989年被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列入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大会的比赛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