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虚假“自我”,帮助孩子避免“自我卷入”
昨天写了《逃离“内卷”,孩子的幸福来自真正的自主》一文,有人问,那么,怎么才能启动人的内在动机呢?
尤其是,如果一个人觉得做某件事没有意思,即他对行为本身没有动机,那么该如何促进期望的行为产生呢?毕竟,我们作为“社会化”的人,有时候由不得你对任何事情都是出于兴趣或热爱才去做,否则,你只能像我这样选择“大隐隐于市”了。
这里涉及到社会价值观的内化。
而内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摄,一种是整合。
内摄是指被动接受一些规则,就像被编程一样。
而整合,是内化的最佳形式,是把规则“消化”了,将其变成发展自我的一部分,为自主行事打下基础。
这样,你就会愿意为那些重要的但无趣味的活动(即本身没有激励作用的活动)承担起责任。而不是用“应该”“应当”之类的不情不愿的力量所推动而被动行事。
在学校里,受到规则内摄的学生,对学校生活极度焦虑,面对失败时,会不适应;
而将规则整合入内心的学生,喜欢学校生活,在失败面前表现出更加健康的应对模式。
所以,即使看到孩子很顺从地学习时,要判断一下:
他们到底真的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还是出于希望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如果纯粹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表现优异,乍看上去可能挺好,但这种基于压力下的表现,可能会带来高昂的代价。
我们常对自己也对孩子说,要独立,不从众,要有主见。但是绝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间,被社会定义出了“自我”。
不得不承认,自我的发展受到社会的显著影响,但实际上,自我并不是由社会建构的。相反,你自己才是发展出“自我”的关键角色,真正的自我,是当你成长的环境不设置任何前提条件地支持你自主地去挑战、提供了选择时,真正的自我就会蓬勃发展。
内摄也可以形成“自我”,但这是一种虚假的自我。
最常见的一种原因,是有条件地爱和接纳,如果你不按照某种方式去做,爱与接纳就会被收回。于是,你“不得不”、“必须”去走某一条路,让对方开心,并赐予爱。
这里想说一下“有条件的尊重”可能带来的一个严重的后果——自我卷入(egoinvovement)。
自我卷入是指,人们感觉自身价值依赖于一个特定的结果。
也就是说,你对自己的评价,是被外在标准所定义的。如果男人的价值感依赖于从工作中积累财富,女人的价值感依赖于在健身俱乐部赢得比赛,那么他们就是自我卷入。
当人们自我卷入时,他们关注的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一个自我卷入的学生永远都会关注别人在考试中的表现,以便知道自己是不是足够好。
自我卷入不但会削弱内在动机,还会损害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无法灵活思考,无法主动解决问题。逐渐地,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会变得脆弱。
有个例子。
梅尔·韦尔林是一名优秀的击球手,在赛场上表现出色,人们期待他每场都能打出全垒打,他自己也极为期待自己表现出最好。
但是,每个赛季开始时,他都会说“这将是我大放异彩的一年”,总给自己施加压力。结果呢,他的表现令人失望。
有一年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将自己的价值局限于成为一名击球手,让自己压力过大。当他放下这个执念,反而开始发挥潜力。
关于减肥,有一种“感官觉察法”。一句话来说就是:
如果你不怕变胖,那么你就能变瘦。
如此简单的表达,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
许多人在迫使自己变瘦的自我卷入和抵制这种压力的自我之间不停挣扎。一边强迫自己减肥,一边告诉自己“如果减不下来,就会恨自己”,从而产生某种抗拒。一边施压,一边抗拒,最终减肥失败。
这就像你大脑里有另一个人,他是你的主人。主人认为你应该变瘦,讨厌你胖,主人不断批评你、威胁你、哄骗和羞辱你;而你作为奴隶,既想取悦主人,骨子里又想反抗、报复主人。结果呢,主人也是你,怨恨主人就是在怨恨你自己。
允许自己失败,你就更有可能成功。
好了,如果你没有形成内摄型的虚假自我,没有自我卷入,那么你将拥有真正的自尊。
真正的自尊建立在相信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坚实基础上,是一种健全的、稳定的自我感觉。它与自由和责任相伴相随。
真正的自尊并不等同于自大自负,认为自己不会犯错。
真正自尊的人能尊重他人,接受他们的缺点,而不是评价和贬低他人。
拥有真正自尊的孩子,不会一心期待别人的赞美。
赞美通常取决于孩子考试是否考得好,是否吃完你夹给他的蔬菜,是否打扫自己的房间……赞美隐含着一个信息: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目标,他就没价值。
赞美的风险在于,它可能会强化“有条件的自尊”,而非真正的自尊。
所以,不去刻意赞美,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多自主的空间与选择,也许短期内没那么明显效果,但长期来看,会更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