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不自律,家长到底是该不该管?谈家长的“有效干预”

一位读者的留言:

老师您好!近段时时间看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您曾经也说过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爱和规则。近段时间孩子在家上网课学习,我们一起制定了每天的计划。但孩子比较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没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对于没完成计划的任务,孩子完全没所谓。我不知道该如何做。我平时跟他讲学习是自己的事,我督促太多有觉得有点越界。不督促孩子又不紧不慢无所谓!麻烦您帮我指点迷津,谢谢!

从这段话,我们也能看到她的一些困惑,而且我相信这种困惑具有普遍性——对于一个自己不满意的结果(比如孩子没有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家长到底应不应该管,应该怎么管?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管"才是恰当的"管"?

今天这篇文章,我谈一谈"家长对孩子的有效干预"这个话题。

1. 家长的干预没有标准答案,"是否有效"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正如这位家长的担忧一样,敦促吧,怕越界,不敦促吧,不自觉,于是陷入到两难的境地。我们可以尝试先从这个二维选择中跳出来,以结果(目标)为导向,拆析这个问题。

我们做事情一定是有目标的。所以,家长在实施干预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干预的目标是什么?我想回答可能是: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自觉一点。

这个目标比较笼统,还需要细化,目标拆分的越细,家长干预的结果越精确。

我们可以把"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自觉一点"这个目标再细化一些,变成"希望孩子能按时完成当天的计划"。

当定下来这个目标,我们就有了衡量我们沟通和干预的标准:我们所做的事情,对这个目标的实现而言,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我们可以先看看日常生活中家长常用的几种干预方式及可能产生的结果:

方式一:挑剔,批评。

比如:"你之前定好的计划怎么老是不执行?你也太没毅力了,你这样学习还能好?"——这句话对于"敦促孩子按时完成学习计划"的目标,是否有帮助呢?

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很少有人在被"戳穿"之后心情愉悦,马上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大部分人,都会因为这样的表达产生羞愧、逆反、攻击、报复....等对抗情绪。自然,结果也就与初衷背道而驰。

方式二:恐吓,威胁。

比如:"如果你再不按定好的计划完成作业,那以后就别吃饭了"——这句话对于"敦促孩子按时完成学习计划"的目标,是否有帮助呢?

这种方式也许有用,孩子出于威胁,可能会按照父母的要求达到完成作业的目标,但是可能会有两个弊端。一,情绪对抗、压抑;二,质量大打折扣。

当然也有可能干脆不完成——既然不让我吃饭,那就饿死我吧,饿死也不写。

方式三:讲道理。

比如:"你看现在都在家学习,自律与否等疫情结束之后可就分出高下了,你现在不努力,将来麻烦可就多了,你考不上好学校,没有好工作,一辈子都混不出个样子......"

估计使用这种方式的家长不在少数。但是结果依然疲沓。如果家长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恐怕孩子对这种"听上去正确"的道理已经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基本上左耳进,右耳出。

方式四:物质诱惑。

比如"如果你能做到每天按计划完成任务,那就奖励你....."这种方式相信在一定时期内是有效果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效果不佳,因为这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意识,从心里不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我们列举了生活中父母常见的对孩子学习的干预方式,从结果为导向反推效果,似乎都不够有效,所以,在这里有一个沟通的窍门,家长可以尝试:在和孩子沟通之前,把自己想要说的内容整理出来,演习一遍,根据自己的目标自行判断,自己的表达,是否有助于达成目标?如果有,那就通过,如果没有,那就应该坚决的pass。

2.家长干预的原则:不求不应,有求当应则应。

如果穿越到小学生的时代,你希望父母怎么对待你?人性相通,换位思考,就自然能找到如何对孩子进行干预的方法。

① 换位思考:你需要怎样的父母?

"理解我、不要强迫我、不要总监视我、让我玩、多鼓励我、即使我没做到,也先问我原因,愿意给我机会补救、我有困难帮助我......."..

每个人都有渴望被肯定、关爱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表现优秀,完成任务,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以及父母的肯定",这原本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的表现与之相反,那一定是中间出现了某些问题。就像这位家长描述的"孩子对自己没有完成任务完全无所谓"——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孩子丧失自尊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才是值得深思的。

一般来说,一个孩子违背自尊的天性,表现出疲沓、无所谓的状态,多数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在过往的经历中被严重损害了。损害的方式有很多,多数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比如刚才列举出的父母常用的一些教育方式,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孩子对学习"兴趣缺失"或者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和学习的关系发生问题。

所以,父母的"管教"、"敦促"、对孩子的"干预"重点,应该放在修复孩子学习兴趣和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之上,单纯的敦促孩子做作业,完成任务,本质上对这两点没什么帮助。

② 不求不应,有求当应则应

读者留言中提到了一个边界问题,家长管理孩子的时候,到底到底怎么做才不越界?答案就在这个原则里:对于孩子,家长应该不求不应,有求当应则应。

把握好了这个原则,自然就不会越界。也许家长还是很困惑:如果孩子就这样对自己完不成既定任务也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样子,那我就在一旁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提醒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家长的敦促没有意义甚至起到反作用,或者一时有用,长久来看没用,那么这种管理、干预、敦促,又何必要做呢?

很多人做不到"不做",表面上看是"不做对孩子不好",但本质上是"不做我内心焦虑",所以归根到底,敦促每个人行动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为了对抗自己内心的某些感受。

比我早几年学习心理的老师,最初也是带着青春期的女儿天天不学习光看小说的烦恼来到课堂的。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她逐渐明白,不学习原来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家庭教育的方式出了问题,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了各种困扰,表现在学习上而已。所以,不是学习的问题,而是"关系"的问题。

最初的时候,她学的还没有特别通透,属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但是孩子总还得管啊,怎么办呢?她向心理老师求助,老师说:把你的嘴闭上。

于是她回到家,在寒冬腊月,看着那个气人的孩子,她控制不住想去管她,但是想起来老师说的话,最后只好一个人跑到楼下,眼不见为净。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她从最开始的极度痛苦到后来的逐渐适应,再后来,她和女儿的亲子关系缓和了,孩子的学习也逐渐走向了正轨。现在她女儿已经马上大学毕业了。有时她们一起回顾从前,女儿会笑着说:其实我那时候都知道你在楼下干什么,你气得要死,就在楼下拼命走路........

事实上,"学习"是孩子内心世界很多问题的对外投射,我们看到的是学习,但是真正需要解决的是他内心的问题。把视野的焦点先暂时从学习上拿下来,让自己从焦虑中走出来,才能真正给到孩子"有效的"帮助。

3.如何有效干预

家长要珍惜干预孩子的机会——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觉得反正是我的孩子,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没有信度就没有管教,当家长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机会,一次又一次破坏亲子关系,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那么自己再说什么,就很难对孩子施加影响了。所以,家长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干预,是有效的吗?

"有效性"至关重要。

①干预的时机

很多人习惯于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比如看到孩子不完成作业,就马上指出来。

但事实上,如果想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沟通的时机和切入点是家长必须要考虑的。

先看看几种常见的错误沟通时机:

第一种,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火上浇油。

第二种,在孩子心情大号的时候,浇一盆凉水

第三种,随意选择沟通时机

第四种,刻意选择严肃的对话时机

看到这,可能有些人已经晕了。什么时机都不对,那到底什么时候沟通最好啊?其实沟通的技巧就在于此,父母需要用心,才能找到最恰当的机会。

举个例子。著名的教育学者,同时也是两个儿子的妈妈黄静洁曾经讲过一个调动孩子自主学习的案例。

她的儿子上初二后,有一段时间沉迷游戏,还结交了一群打游戏的小伙伴。这个问题让她很头疼,同时又很敏感——既涉及孩子的交友问题,又涉及学习问题。所以,黄静洁一直在思考从哪个切入点入手和孩子沟通。

终于,她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儿子希望报考音乐学院的附中。于是某天晚上,她很随意的问了儿子一句:"我记得你曾经告诉我,音乐学院的老师说,你跟那里的同学相比,在专业上有较大的差距,那后来你有多安排时间练琴吗?你现在感觉自己每天的练琴时间够吗?"

可以说,这简单的一句话,实际上包含着黄静洁的思考——她避开了敏感的游戏问题,而把谈话的焦点放在了儿子之前提到的目标上,这种做法,避免了敏感话题容易引发的阻抗和冲突,并在孩子没有心理防御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目标,并且引导了孩子自主思考备考时间和达到目标之间的关系。

孩子正在上初二,业余时间已经占满,如果再打游戏,考师大附中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了,所以,孩子听了黄静洁的问题后开始支支吾吾——这说明孩子开始思考了。于是黄静洁没有继续点破,而是把选择权留给了孩子自己。第二天晚上,黄静洁发现儿子删除了电脑上的游戏,并开始在房间里主动练琴。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父母把精力放在沟通前,认真寻找沟通的切入点和时机,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学会"留白",这样就为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打下了基础。

②永远以孩子为"中心"

"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而非家长——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易懂,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家长却常常是自我为中心,把自己认为好的,对的东西塞给孩子。

我曾经举过池莉和于丹教孩子诗词的例子。她们共同的育儿特征,都是细致的观察孩子,在孩子无意间表现的对诗词感兴趣的时候,马上停下自己手里的事情,顺着孩子的感觉和孩子一起"玩"诗词。

在这样的熏陶下,孩子轻松的背过很多诗词,而且有了基本的文学素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家庭的父母都是会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教孩子背诗词,比如吃完晚饭,刷完碗,父母认为该和孩子一起看看绘本,认认字,背背诗了。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有兴趣吗?孩子愿意做这件事吗?大部分人没有考虑。

所以,归根到底,到底是把孩子当成主体,还是父母作为主体,这背后体现的是父母的边界意识和对孩子的尊重程度。

在这个案例中也是一样,如果家长想去敦促孩子学习,就要随着孩子的状态,比如像黄静洁那样,以孩子自己的目标(渴望)为切入点,而不是按照自己对于游戏的焦虑,顺着自己的思路谈自己想谈的事情。

谁为主体?看似简单,但实操过程需要家长特别用心。

③ 恰当的引导

以前尹建莉老师曾经说过,养育孩子,家长一定要动脑子,要有很多办法。但是在现实中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里,情况大多相反,家长方法单一,常有黔驴技穷之感。

引导没有标准答案,标准是"恰当",恰当的意思就是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四两拨千斤。

所以,如果想做到恰当,就需要用心领悟。但是有几个方面是可以特别注意的。

第一,多关注积极方面,即使是"失败",也有积极的部分。

比如孩子对不完成任务"无动于衷",这里面有没有积极的部分呢?如果找到,家长的心态可能就从单纯的焦虑或愤怒有所转变了。比如,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既然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肯定是干了别的,比如去玩别的了。那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玩别的东西肯定是让他觉得有兴趣的,是他需要的。

既然如此,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就可以替孩子说出来这一点,比如学习压力太大,所以才需要多一点玩的时间去中和压力,对吗?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并且从内心深处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孩子会感觉很不一样,因为在他过往的经验中,多数是对父母的警惕。孩子只有内心真正的松弛(而不是表面上的松弛,无所谓),他才可能放下防御,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

第二,干预的重点在于启发他内在的需要。

我表弟一直学习不好,主要是因为我小姨从小拔苗助长,总是给他加码学习,造成了他的疲沓。但是在他上高中的暑假,他去了一趟清华园,逛了逛那里,回来之后一下子像打了鸡血一样。

家长常常给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但是"大学"在孩子的感受里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厌恶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和自己毫无关系,那为什么又要为之努力呢?

所以,像我表弟这样,当他真的见识了高等学府里的氛围,他才真正和"大学"产生了联系。一个人自发的内驱力,永远大过外在的压力。

我表弟从小到大一直学习很差,他的命运是从高中后半段才开始的,他后来考上了一个一般的大学(按照他之前的成绩,他是考不上大学的),学习土木工程,这个专业非常适合他,因为他从小学习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强。后来大学毕业后他第一份工作就拿到了北京户口,之后一直定居在北京,买房买车娶妻生子,现在在一家央企里担任工程师。很难想象以他小时候的成绩,能有后来的发展。

这件事是一个例子,但是方法还有很多,具体到每个孩子用什么方法,需要家长用心揣摩。

第三,启发孩子找到自己困扰的卡点。

恐惧是人深层次的情绪体验,很多时候,我们的卡点都来源于深层次的、难以觉察的恐惧。比如拖延,常常是为了追求完美,恐惧失败。所以,帮孩子找到他恐惧什么,卡点是什么、困难是什么至关重要。

大部分时候,孩子的学习问题,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孩子也会有焦虑、恐惧、担心、比较......这些心理疏导才是家长需要关注的。但是想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家长的自我提升和修养,必要时也可以求助专业人士。

【写在最后·】

总之,孩子的学习问题绝不是单纯的学习问题,家长尽量要摆脱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维模式,尽可能的关注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状态平和稳定,注意力自然比较容易集中,学习成绩,只是随之水到渠成的结果。

所以,头疼不一定是头出了问题,找到根源,才能战无不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