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龄: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中)



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中)

刚才讲的第四点,其实比前面的还关键,比前面的不注意寒邪、免疫力还关键,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基于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他以为它是性质单一的,就是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所以比较集中在这一点上来做文章。那么这种性质单一的看待这种疾病就造成了误区,只要解痉就对了,何况他症状暂时缓解了呢!

大家一定要从专病、专方里面跳出来,一定要从这里固定的不变的治疗模式里面跳出来,他才有一点点希望,而且你的知识库要全,你要跟的上它变化的步伐,你才可能把它推进到以平为期。病因也解决了,病机也解决了,他的病机变了,生理的机能恢复到常态他才会断根。

你抓某一方面的特征,从这个疾病的主要的问题、主要的特征和主要发病的现象来看待疾病是没错,是认识疾病的一个深化。病是各有不同的,这没错,但仅仅辨病是远远不够的。

你抓的是单一的因素为主,每个病都是复杂的。你认为每一种病中这个单一因素贯穿始终,这就不对了。因为个体不同,它参与的因素不同,即使同一个个体犯同一种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参与的因素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能具体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所谓现在西方所讲的进入到个体化治疗的话,你就必须随着他个体的体质差异、参与的因素不同,用不同的办法,随着它时间的推移,它参与的因素又不一样,你要用不同的办法,这才叫辨证论治。

伤寒病从它原始感受外寒的发病,由于他的体质不同,它发的病不一样。即使发的病一样,太阳伤寒表证,由于治疗的方法不一样,它的体质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性质也会起变化的,你就要跟着性质变化而作出辨证的不同诊断,采用不同的办法,这样你的治疗才有效。

用张仲景的话叫“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随时观察它,它的疾病的表现不一样,预后不一样,你就要分析,就

“知犯何逆”。

它的病因病机有什么变化,因而随着它的变化你作出不同的判断,作出不同的辨证结论,就随着它的变化而改变治疗,才叫“随证治之”。

跟随着疾病的变化,你的诊治方案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核心。

而绝不能将就初等的疾病分类、病种分类,就认为它有一种不变的方法来处理它,错了,那就不对。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一传到心包就变了你还用肺,还上受啊?它已经逆传到了心包,怎么用上受的药呢,它已经昏迷抽筋了,你还用桑菊饮呢?不会那样想嘛,因为你知道,温病是一个性质变化的过程。

张仲景之所以写《伤寒论》,他《金匮》懂得辨证施治,他《伤寒论》后面的《金匮》有中湿、中暍,中湿就是受外湿,中暍就是受外暑、外热,他都懂啊,他为什么写部《伤寒论》啊?就是你按照我《金匮》的这样的辨病的治法,甚至辨病的分证,分证内的治法是不够的。

你要看他的症状体征,或者要与他原来的体质区别。现在的症状体征变了,他的疾病性质就变了,你的治疗就要跟着变,这才是辨证论治的活的灵魂。如果大家想治断哮喘,第一个任务,从哮喘有专药里面跳出来,不跳出来永远不可能说多数哮喘能根治。

正所谓:“本源一错,万虑皆失”

所以我们下面就谈辨证论治,先谈它的辨证论治的原则,先拟病后拟药。

哮喘是由什么病因病机导致的,它从哪里来的,你不认识清楚你就给他止喘,你可能动手便错。他是个哮喘只是第一级分类,你还要穷追不舍,具体这个病人的病因是什么,病机是什么,它从哪里来的,“见病知源”嘛!

张仲景讲:

“庶可见病之源”嘛,
“思过半矣”嘛。

你不知从哪来的,是吧。刚才我们讲了有的从饮食来的嘛,有的反复受外寒来的嘛,你都不知道,你怎么护理呀,你怎么治疗呀。

在生理上“肺为娇脏”,为什么?易寒、易热、易燥、易湿。人是自然之子,跟天地之间息息相通,天人是相应的。外环境的寒热燥湿都比较直接,因而比较容易伤害肺,导致肺寒、肺热、肺燥、肺湿。肺之表有,肺之里也有,可以有,这句话就等于哮喘的病因是多病因。

我们总结了一下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病因皆可伤肺致咳喘。从我们的病历总结里面,风、寒、热、湿、火、浊、燥、痰、饮、水、瘀,“食和虫”(间接因素)。那么,这里我们指的这些病因都是指直接病因。

慢慢给大家潜移默化哈,什么叫寒啊?什么叫热啊?疾病跟着体质走,你是一个阳气不是很旺盛的人,受了暴寒身体就可以从寒化,寒化成身体里面的寒邪。我们这里讲的寒,就是指身体里面形成的寒邪,不是指外寒,不是环境的温度过低,环境的温度过低不会进入你的体内,它是带走你的体温。

外寒不可能进入体内,它是带走你身体的温度,慢慢形成体内的寒邪,否则怎么叫标本中气呀?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什么意思呀?你伤了湿,你伤了热,你吹了风,体表容易形成寒邪。同样你伤了湿,你受了寒,吹了冷风,因为你高粱厚味吃的多,你也是个壮实的人,你是个经常红光满面、大汗淋漓的人,你一受了寒,对不起,它从热化。那它的病因直接病因,虽然它是起于外寒,但却在体内,从热化。他就形成什么,受外寒以后,它变了风热犯表,风热哪来的,自己身体化的。这个热不是指外环境的热、寒伤害你。你是一个阳气偏盛的热体质,它受了寒邪就扛,扛了它阳化过了就化成了风热。

所以张仲景在阳明篇就讲“始虽恶寒,二日自止,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直中寒邪,你素来气血旺盛,阳明经从热化,你就变了一个葛根芩连汤证。你素来少阳里面有优势,你中风,也就是少阳篇的第2条:“少阳中风,目赤,胸满,心烦”,提纲就是“口苦、咽干、目眩”。你受了外寒直中少阳从火化。

伤寒面目身黄者,栀子柏皮汤证。你受了外寒,有点怕冷,有点发烧,哎呀,你是感冒了吗?第二天就生了黄疸,张仲景不懂黄疸病啦?《金匮》里面就有黄疸病篇,那么为什么伤寒里面讨论黄疸病呢?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都是伤寒里面列的方,因为它是受寒起的,受寒走湿热化。这个湿哪来的?身体化生出来的,这个湿不是指它外面受了湿,外面还受了寒呢!所以他列到《伤寒论》里面去。

伤寒是讲这个病人受了寒,面目深黄是他受了寒发病的主症,这就是从湿热化。张仲景不懂伤寒呀?张仲景不懂黄疸呀?张仲景不懂时病、不懂杂病呀?疾病是个变化的过程,它跟着你身体转变,连身体里面的病因都是,你受到外面的因素跟身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中医科学的地方。

还有拿身体排外来作疾病分类的呀?这就不全面了嘛!你的病种分类从单一的侵入的因素来作疾病分类,而忽略了身体的抵抗力,这一点就决定了你的疾病分类,看问题不全面。

我们的二楼的药师喜欢喝酒,湿热体质重,所以一受寒呕吐,大家还以为一个脾胃病,我一看不对,他是脾胃湿热,很快的就陷到了肝胆,才想到了他会不会发黄,一看,果然黄疸了。

《伤寒论》就说了“小便不利,其人发黄”。

另外一特点就是发病更快。感冒症状四个小时就出现黄疸,受寒,就不可以从湿化啊?

他体质不一样,它化生的直接病因不一样。我们这里讲的病因,引起肺部病变的病因均指直接病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热浊毒及食和虫。食,是指这个饮食已经留置在胃里边,变成了邪气。

饮食怎么是病因呢?饮食变成了病因。我们就碰到了吃饱了就喘的嘛,我们喘的病历都公布在网上,大家有耐心就翻嘛。那这么多病因你用哪个办法?当然浊跟湿,浊是一个专题咯,这问题大了。这个虫,中医还不一定认识呢,这借了西医的观点诶。

第二个发病机理是多途。发病机理是多途,关键病机有多种。

发病机理,喘是正邪相争引起的。就是说你浅表的喷嚏没有了,你中间层次的气,排湿、排寒、排风的咳嗽没有了,最后一道屏障是肺气,最后跟邪的最后搏斗,它才会喘。有时候他在喘,习惯了,但喘的不厉害,为什么?正邪相搏,不剧烈。正邪相搏,邪进正退就慢慢就喘。喘了还可以陷心包诶。

《素问·咳论篇》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我加了一个喘字。也就是说,两千年以前我们的古人就观察到了,这个咳喘啦,不是一个来路,也更不是一个去路,他的来路去路各有不同。他来路不同,机理就不同,千变万化的。

辨证论治的机理,现在是什么机理我就管什么机理,所以懂得辨证论治的人是中中手,最多是中高手。抓住它的基本趋势以及它的发病机理,那才是高手。但是你中手没做到,你做不了高手,循序渐进。

那么辨证论治,它比如说,风邪犯肺的“犯”,犯,“郁”,你像痰湿闭,郁闭胸,郁,郁胸,是吧?比如白果定喘汤,它是寒风郁于表痰气郁于里,你就白果定喘汤。郁。“闭”,刚刚我们也举了闭的例子,我们也谈了结的例子,这两个是一样的例子,但是必须比较习惯用于表,当然有心包闭阻。

那么风寒闭于表引起肺气失宣,麻黄汤就可以出现喘嘛,是吧,那是闭表嘛。闭、结,刚才我们讲了痰气胶结,饮气胶结。上逆是肺气上逆。

当然我们谈的食,是什么呢?食滞实造成的胃气上逆影响肺气,一吃饱了就咳,一吃饱了就喘,那个也是一个上逆、上涌。那是阳明影响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胃络通肺,它可以影响嘛,胃气可以影响肺气。

上逆,痰涎涌阻,失降,那才会咳、才会喘。火邪燔灼,喘的同时咳血。

化燥,那么伤及了阴就可以化成内燥。那么热转成真正的燥,在肺里面容易形成,但是单纯的燥不太容易形成喘。只是说这个湿热也好,热邪也好,甚至偏寒风以及凉燥也好,它可以形成肺内的燥邪,虽然少,但会伤肺内的津液阴,因而形成一点内燥。所以这个化燥列为病机,它通过伤津、伤液、伤肺之阴的,化成了内燥。它不是燥邪,不是实性的燥邪。

气虚,阴虚都是虚,肾阳虚,不纳气,虚,亏损,肾阳亏损。肾阴亏损的气阴上浮,欲上脱,比如,都气丸证,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就是气阴上浮欲脱,是吧。失纳,欲脱,失纳就是肾不纳气,肾不纳气。这样的机理蛮多,机理有多种,不同的机理就要用不同的办法,你还能用一种办法吗?你还能用固定的办法吗?这不是挺幼稚的嘛!所以要知道病机。

这是第一,先议病后议药。

第二,那么除掉了先议病后议药的第二个原则是“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你这么多病因,它可以相互兼夹,这么多病因病机夹在一起,何者为主啊?“必伏其所主”,复杂的疾病你要找他的主要原因和机理。“必先其所因”,来龙去脉要搞清楚。

第三个原则知常达变。

那些病因会相兼为病,一相兼就变了,那是在常的基础上的变。

第四个基本观点,本源一错,万虑皆失哈.

这些概念没有,哮喘肯定治不断根,不要说哮喘你治不断根,稍微一点的慢性疑难病,你统统治不断根。

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比如风寒闭表,痰热郁里,伤及气阴,兼有瘀血,这么复杂的例子。那你开一个麻黄汤,加了桃仁,结果怎么样?首先解除的往往是表的风寒,他出汗就退热。风寒闭表的病因病机除掉,他就会咳嗽明显一点。他喘没有了,咳嗽会明显一点,他在排痰热。这个时候你就要循序渐进,你就要以化痰热,养气阴为主,兼化一点瘀,你就不能继续用麻黄桂枝了!

循序渐进啊,性质起了变化嘛。他闭表的风寒没有啦,你还要用麻黄汤啊?效不更方,那是指单纯的顽固,单纯的病你可以效不更方。复杂的病呢?病因有增减,病机有进退,病位可以移位诶。

什么意思呀?刚才表的邪气就没有了,只剩下里的,你这个病的病位已经变了,你还解表呀?越发汗,气阴就更虚诶,气津就更虚诶。所以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这是所有的病的治疗原则。

这是中医非常科学、非常高明的地方,因势利导是中医治疗所有病的大原则。

第二个要辨析病因

这是前提,本源一错,万虑皆失。基本的错了,你分析的再细都是多余的。

刚才我们讲,病因多种。

比如说,犯肺之表的病因。这些病因都是在体内形成的,形成了以后它伤害肺之表。那么表风的主症,比如鼻鸣、鼻痒则泣、流清涕、喉痒则微咳喘。表风,以上四症吹了风就会更明显,跟外面的环境关系很大。因为它在表,跟外面息息相通,甚至发热、恶风、自汗,脉多寸浮。发热、恶风、自汗而喘,那就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嘛。那是比较的厉害的,不厉害的就不发热嘛,他阳气也不足嘛。甚至整体脉浮(或兼弦),这是表风的主症。

主症并不可能个个都出现,也不可能满足。有一两个主症,还要跟相类似的病因相鉴别,而且这个鉴别要扣的到病因病机的理论来鉴别。

喉痒则为咳喘,其实这也是个鉴别要点。鼻痒则嚏,这就是表风,大家以为这好奇怪,哪个鼻子不痒还会打喷嚏呀?有,有的过敏性鼻炎就是鼻子酸就打喷嚏,表湿,有的风热湿就鼻子胀就打喷嚏,有的热气上涌鼻子气一上冲,不痒不酸就打喷嚏,那个喷嚏四层楼都会振呀,不晓得几响。

那这些佐证还可以,风就头晕,寒就容易痛,湿就头容易重,这就有点鉴别的价值。风湿,风饮,风寒,尤其寒为主鼻塞就比较明显。以风饮的鼻涕最多,风热的就头昏胀了。

重点讲风湿,其他文献基本上没有记载,就只有《伤寒论》里面跟这个相距甚远的描述,《伤寒论》的27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此为系在太阴。”

风湿,犯,注意我们的前提是在谈犯肺之表的病因,也就是说这个风湿是犯肺之表,肺之表在哪里呀?在皮肤,肺主皮毛嘛,肺开窍于鼻,在鼻子,表是这些组织。所以中医的病所概念不完全是病位概念,你讲他流鼻涕打喷嚏,讲他的邪在肺有点错,它邪最多讲在肺之表,它是属于肺,所以张仲景讲“系在太阴”,系在属肺之表,属脾之表。所以病所的概念是讲病之所在,更重要的是讲病之所属。

风湿犯肺之表,鼻塞厉害,气声很沉闷,甚至不得出来,阳不出来。这个鼻涕粘是它的特点。脉浮而涩,脉软而寸浮,蕴蕴发热,手足自温明显,头昏蒙而重,面色微黄,鼻子酸痒则泣,全身觉得很累,乏力,酸重,微汗出,胸可以微闷,大便可以微溏的,这样一派风湿,麻杏苡甘汤证啦。那当年的张仲景治的麻杏苡甘汤证是在肌肉,其实这个咳喘麻杏苡甘汤证效果很好。

转自:姚梅龄工作室

(0)

相关推荐

  • 中医十大名方:五苓散的真正方义!

    4.从上下文推断 例如,猪苓汤证在阳明病篇,第223条和第221条.222条的五个"若"字,正是讨论阳明热证的五种不同类型,所以猪苓汤证除了本身证候外应还有"身热,自汗出 ...

  • 中医传承研究院微信群刘夫子互动活动第八期,答刘夫子没问

    思考讨论题: 一.病因与病机应有何不同? 二.如八纲辨证,证分寒热,此中寒热,是指病因还是病机?为什么? 回答环节 一.病因与病机应有何不同? 下面外邪侵人仅以狭义伤寒侵人简述回答: 伤寒论言伤寒侵人 ...

  • 中医临床如何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问诊

    在临床上,西医与中医都是透过现象来认识疾病的本质.对疾病的全面观察与取证,是认识疾病本质的最基本要求,但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上看,中.西医观察疾病的角度.广度.深度.精度是不全相同的.因此,在临床问诊过程 ...

  • 《伤寒论》病病机探讨2

    <伤寒论>病病机探讨2 风寒外袭肌表,正气应激而卫阳外发可能导致机体的异常变化是非线性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是一种抽象的要素,落实到临床具体病人,与具体的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等相联系,特定 ...

  • 姚梅龄讲授-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中)

    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 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疑难急重病症中医诊治护理讲习班 江西中医药大学 岐黄国医书院院长.姚荷生研究室主任 姚梅龄 讲课视频(中): 讲稿内容如下: 前 言 哮喘,其病名被中西方医学 ...

  • 姚梅龄讲授-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下)

    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 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疑难急重病症中医诊治护理讲习班 江西中医药大学 岐黄国医书院院长.姚荷生研究室主任 姚梅龄 讲课视频(下): 讲稿内容如下: 前 言 哮喘,其病名被中西方医学 ...

  • 姚梅龄讲授-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上)

    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 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疑难急重病症中医诊治护理讲习班 江西中医药大学 岐黄国医书院院长.姚荷生研究室主任 姚梅龄 讲课视频(上): 讲稿内容如下: 前 言 哮喘,其病名被中西方医学 ...

  • 姚梅龄: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下)

    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下) 第一句话,喘如果再发展到咳多,喘消失,咳嗽增多而排痰容易,那以后转到喷嚏多,那属于病情好转. 第二句话,这个喘发展到那个一旦感冒咳嗽发热也属于病情好转; 第三句话,就是说 ...

  • 姚梅龄:慢性咽炎可根治

    导读:慢性咽炎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常见病.姚老认为慢性肥厚型咽炎的症状不能用风热犯上和阴虚火旺来解释,应从"湿"论治,用<温病条辨>中的"宣痹汤"为主方 ...

  • 姚梅龄 | 根治子宫腺肌症,厥阴血分阴阳错杂证解析及论治

    编者按:本为源自姚梅龄老师讲课内容:妇人腺肌症"中厥阴寒热错杂证实案分析和问题探讨: 一.腺肌症 1.定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子宫腺肌病.当具有" ...

  • 姚梅龄教授讲中医脉诊 中医脉诊 第10讲 涩脉

    姚梅龄教授讲中医脉诊 中医脉诊 第10讲 涩脉

  • 姚梅龄先生发“公告”:新冠世界大流行,中医发挥重要作用[来自:燕赵中医]

    公告 各地各国的专家.各位同道,你们好! 我是姚老,希望微信群里的各位看一看这个信息,因为要开始征集"中医疫病专业委员会"会员了. 我讲三件事:第一件事,会员加入我会的资格和手续问 ...

  • 名中医姚梅龄教你辨通身汗系列——自汗14证型

    大医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11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自汗(汗出) 1. 概念 "自汗"与"汗出" 一症,是指身体在不应当出汗之际(如不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