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太炉村的地理位置、人口地貌和村名由来

本文作者:李生云


德太炉村位于察右中旗(原陶林县)西北约三十五公里处,黄羊城镇南约十公里。村西北一里处是小德太炉村,东面四、五里山坡褶皱里有蒙古营和耳根吾素村,南与白道梁、壕堑、财务营相邻,北与毛吾素(东坡、南营子、北营子)接壤,村西是阴山北麓,通往大草原山脉。山脚下有一条绵延一百多里的季节河,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清泉哗哗地流淌。

村地域面积36平方公里,户籍267户,人口637人。除2名蒙族、4名彝族外,均为汉族。所辖三个村,5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3820亩,分布在村东、南、北的较多,村西的较少。地形两面环山,东南高,西北低。由于几千年的河流淤积,地形为不规则长方形盆地,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土质为半淤半沙,土地肥沃,地下水源丰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凉爽,春秋多大风,夏季短暂,无霜期85——110天,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昼夜温差大,降雨量集中在秋季,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间。因村西有山丘阻挡,风势减弱,故比周边村庄稍微暖和一些。适合养牛养羊,适合种植马铃薯、小麦、莜麦、向日葵、甜菜、荞麦、油菜籽、糜谷黍和豆类作物。

德太炉出土,非常有文物价值,距今约一千五百年,说明在隋唐时期德太炉就有突厥人居住。

德太炉村历史悠久,据文物考证,远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唐时期突厥人在此居住。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这里属镶蓝旗、镶红旗管辖。原来的村西南有一条“府路”穿村而过,是早年归绥城通往四子王旗王爷府的专用通道。不仅是连接前山与后草地的通衢,也是原武东县与陶林县的行政分界线。由此德太炉村形成了“一村二县”的格局。村东的百姓为陶林县子民,村西的户子则是武东县户籍。1958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武东县划归察右中旗。解放前,交通闭塞无公路通行,仅靠田间小道,真可谓穷乡僻野。

德太炉村原名“星星村”。清初本为蒙古察哈尔八旗游牧地,境内有屯垦活动。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令户部每年发印票数百张,准汉民持票入蒙地耕种。雍正二年(1724年),清王朝以土地旷废日久为由,准许察哈尔招垦蒙荒,到清末察哈尔西翼四旗生态变异,逐步由游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放垦政策吸引了河北、晋陕汉民,他们在辉腾梁周边向蒙古牧民租赁土地垦植。德太炉(星星村)这个村庄就在这时出现了。

最初,有两个山西人,杨召小、史存乾二人在这里搭起茅庵草舍扎落下来。他们先以租种蒙地维生,后来蒙地放垦了,史存乾借机从四子王旗和相识的蒙古王爷按披水(根据下雨时,山坡上水的流向约摸土地面积,水往哪边流,哪边的土地就归属他)把地买下,然后再卖给从口里上来的破产汉民。那时人们称史存乾是放地商人。

当时买下地的有:郭四毛(在村东北五里外的东沟驻扎)、张杨柱(在村西北四里外的山凹里西沟驻扎)、郝明玉(村东南角叫西大院驻扎)、彭二娃(在小德太炉驻扎)、刘存(在西山弯驻扎)、范二毛(在村偏东驻扎)、狄存河(在村西北角驻扎,后土改分给贾宽正)、安有祥、刘二、闫四秃,闫三秃等十几户。这些人为了开垦种植,陆续星星点点地扎落在此地的东西南北,故名“星星”村。

清嘉庆十年(1805年),山西省阳高县的凌德、凌太兄弟俩在科布尔镇办起铁匠铺。命名为德太炉。雇工18人,大批生产锄钩、镰刀、饭勺、锄片等产品。清咸丰二年(1852年),兄弟俩迁往“星星”村,仍开铁匠铺。立烘炉八盘,再次生产锄头、镰刀,铁锹等农具。

铁匠铺的十几个伙计们整日里铁锤翻飞,火星四溅,叮叮当当一派繁忙的景象。周边十里八村的人来德太炉有买牛犋器件的、家具什物的、钉马掌的、修牛板车铁箍毂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那真是买卖兴隆,门庭若市。周边买东西的人常常互相打招呼问话:“你去哪圪来?你到哪圪呀?”回话者答曰:“德太炉!”日子长了,人们叫惯了“德太炉”,于是“星星村”便被取而代之了。从此,德太炉这个村名一直沿袭至今。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1945年生,乡村退休教师,现住察右中旗黄羊城镇德太炉村。

【本期幕后】

策划:敏敏

编辑:楚楚

校对:小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