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易经》:姤卦第四十四

【周易经文】
 
姤:女壮,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解读诠释】
【44.1】
姤:女壮,勿用取女。
【白话】
姤卦:女子强盛,不要娶这个女子为妻。
【解读】
○姤卦,下巽上乾,天风姤卦。姤卦与夬卦是互覆卦,《序卦传》:“夬,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遇也。”决断必有相遇,故夬卦之后是姤卦。
○《释文》:“姤,薛云:古文作遘。郑同。”郑玄用“遘”。《说文》:“遘,遇也。”楚简《周易》作“敂”,敂[kòu] ,击也。够,触及。敂、够、遘、遇义近。帛书《易》作“狗”,帛书《衷》作“坸”、“句”,皆是“敂”或“够”之假借。
○释“女壮”:
郑玄曰:“姤,遇也。一阴承五阳,一女当五男,苟相遇耳,非礼之正,故谓之‘姤’。女壮如是,壮健以淫,故不可娶。妇人以婉娩为其德也。”王弼曰:“一女而遇五男,为壮至甚”,朱熹从之;程颐曰:“一阴始生,自是而长,渐以盛大,是女之将长壮也”。
李光地曰:“‘女壮’之义,非以一阴始生于下为壮,亦非以一阴独当五阳为壮。盖卦以阴为主,阴而为主,即是壮也。”
李守力按:
阳至四为大壮,阳至五“刚决柔”之夬卦,此合乎阴阳之理。而一阴始生为“女壮”显然不合阴阳比例,故先儒强解之。殊不知姤、夬、剥、复是《周易》六十四卦的日蚀主卦,姤卦对应日食之初日月相遇,故“姤,遇也”(陈抟、邵雍以姤卦为“月窟”,得之矣!),夬卦对应日食即将结束日月分离,故“夬,决也”(详见《周易密钥》:从夬卦与日食的关系释夬卦卦辞)。按照《周易》作者的本意,姤卦“柔遇刚”即日蚀开始时月亮与太阳相遇,此阴气剥蚀阳气之始也,故诫之“女壮,勿用取女”。若按李光地“阴为主”即是女壮,夬卦岂非女壮?剥复岂非男壮?故亦不得其义。
【44.2】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白话】
彖传说:姤,相遇之意,阴柔遇上阳刚。不要娶这个女子为妻,因为不可能与她长久相处。天地阴阳相遇,万物皆因此彰显。九五刚爻得遇中正的地位,阳气下施大行其道。姤卦所蕴含的时势意义真是伟大啊!
【解读】
○《彖传》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姤卦:
(一)释卦名卦义:姤,是相遇之意。姤卦是阴与阳相遇,因为在六十四卦卦序中,姤卦代表日食之初日月相遇,月为柔,日为刚,当日食发生时,很象月亮主动与太阳相遇,故曰“柔遇刚”。
(二)释卦辞:卦辞“勿用取女”,因为与她不能长久相处,为什么“不可与长也”?因为日食(日蚀)是日月阴阳婚遘,但却是阴气侵蚀阳气,而日食的持续时间不过一个时辰,这就像闪电结婚又闪电离婚,故言“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可见《周易》卦辞与卦序有密切关联。
(三)释卦象:前已说阴阳“不可与长也”,后却言“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先儒不知《周易》卦序与日食的奥妙,故对姤卦《彖传》前后的矛盾不解。“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言卦序日食之象,“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言姤卦本身的卦象。《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引上古书《太始天元册》、《乾坤凿度》引上古书《万形经》云乾为天门,巽为风门,亦为地户,姤卦上乾下巽,故言“天地相遇”。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附论》:“风即天气之吹嘘,而下交于地者也”,故姤卦象天地相遇而风气流行,万物皆因此彰显,所谓“春风又绿江南岸”,“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北风卷地白草折”。王子年《拾遗记》曰:“伏羲坐於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天地相遇”而生八风之气,八风造就万物而“品物咸章”,故伏羲以八卦类象万物也。
(四)释主卦之主:以上“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言物象,“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言人事。九五为主卦之主,既中且正,乾为天为君,巽为风为行,故孔颖达曰“天下人伦之化,乃得大行也。”今之词语“风气”、“风俗”等皆源自姤卦“天下大行”。
(五)时势意义:当孔子把姤卦日月相遇之原义引申为天地阴阳相遇之广义后,姤卦的时势意义于是扩展开来。“姤之时义大矣哉!”是对“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的总结。
【44.3】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白话】
象传说:天下有风,是姤卦的卦象;君王发布命令传告四方。
【解读】
○姤的《大象传》是夏代的笔法,同时与《说文》对“后”的解释如出一辙:
后,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夏代君主称“后”。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主的意思。商代君主称“王”,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甲骨文中未见有以“后”称王的例子,卜辞“用毓为后说”缺乏理据。周代君主称“王”,“后”几乎完全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
“后”字原非简化字(古文中“后”与“後”是意义不同的两个字),而是由夏启的史官根据既有文字“司”创造的,方法就是把后者反转写,并赋予新的读音。这是因为夏王室出身于“司空”家族,是“群司”(司空、司徒、司马、司稷等)之一,为了表示子孙后代不敢与皇祖大禹比肩等列,故以“司”的镜像“后”作为自贬一级的称号。
“施令以告四方”即“以施命诰四方”,姤卦上乾为君为后,下巽为命(巽卦《大象传》“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愚以为,姤卦在夏代《连山易》时期当为“后卦”,后是姤的本字,商周时“后”始用于君主配偶,偶,遇也,故《彖》曰:“姤,遇也。”
乾为君为后,巽为命为长女,姤从后从女,正是由姤卦卦象组合所造之字。(详见《周易密钥》:从《周易》中寻找《连山易》的踪迹)
【44.4】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白话】
初六:拴在铜座上,正固吉祥;若有所前往,必见凶险。绑缚的猪心里想着要挣扎行动。
象传说:拴在铜座上,是为了牵制阴柔的力量。
【解读】
○系于金柅:
姤,清华简《别卦》作“

”,即繫。繫在锡部见母,姤在侯部见母,韵部旁对转。“繫于金柅”或为古《易》(《归藏》)遗存。

《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
丝系于柅,犹女系男,故以喻初宜系二也。若能专心顺二,则吉,故曰“贞吉”。今既为二所据,不可往应四,往则有凶,故曰“有攸往,见凶”也。
○释“柅”:
王弼注:“金者,坚刚之物;柅者,制动之主。”
凡用来固定绑缚的器具皆可称之为“柅”。柅,帛书《易》作“梯”,按“梯”的初文为“弟”,“弟”本义为《说文》“韋束之次弟也。”韋,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即皮革。
遯卦二至上连互姤卦,革卦二至五连互姤卦,遯卦六二、革卦六二、姤卦初六的卦爻象类似,故遯卦六二爻辞“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革卦初九“巩用黄牛之革”(初九与六二亲比),“黄牛之革”与“系于金柅”义近,皆取象巽为绳和爻之亲比也。
○羸豕孚蹢躅:
初六阴类,故为豕。羸通累,拘纍缠绕,与“系”义近,取巽为绳,初六与九二亲比,故曰“羸豕”,意为拴缚住的猪。蹢躅,通踯躅,徘徊不能安静之状,取象巽为进退。孚,信,意为信念,心想,九二守中故。
【44.5】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白话】
九二:包裹里有鱼,没有咎害,不适宜用于招待宾客。
象传说:包裹里有鱼,理应不用于招待宾客。
【解读】
○《易》以阳包阴为包,下卦巽为鱼,初六为巽卦主爻,为鱼之主,九二包初六(亲比),故言“包有鱼”。因妒合故,初六与九四不得应,四外卦为宾,故云“不利宾”。
○“包”的异体字:
包有,《释文》:“包,本亦作庖。虞云:白茅苞之。荀作胞。”
《周易》经文之“包”,帛书《易》均作“枹”。姤卦爻辞之“包”,楚简《周易》作“

”[pāo],《说文》:“囊张大皃(貌),从省,缶声。”缶、包,苞、胞古音都属于幽部帮母,庖,幽部并母,皆音近假借。

【44.6】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白话】
九三:臀部没有皮肤,行走艰难,有危厉,无大的咎害。
象传说:行走艰难,行动没有牵制阴柔。
【解读】
○臀无肤,其行次且:
姤三如夬四,其象类似,故爻辞同。
初六为姤卦成卦之主,九二比之,九四应之,故两爻为“柔遇刚”之刚爻,爻辞皆云“包”。处姤之时,当以牵制阴柔为任。九三独处二四之间,与初六无应比,《象》曰“行未牵也”,因而走趑趄难进。三多凶,故“厉”,得正,故“无大咎”。
○李简曰:困初六曰“臀困于株木”,夬九四、姤九三曰“臀无肤,其行次且”,居则臀在下,故困初六言臀;行则臀在中,故姤三、夬四言臀。
【44.7】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白话】
九四:包裹里没有鱼,行动有凶险。
象传说:没有鱼,行动有凶险,因为不得民心。
【解读】
○包无鱼:
姤卦九四如夬卦九三,夬卦九三与上六相应,而姤卦九四与初六不得应,这是为何呢?
大凡阴爻阴卦下行而阳爻阳卦上行。夬卦上六兑泽润下而九三乾天阳上,卦义“决而和”,虽有同性九四间之,九三可与上六应,故曰“独行遇雨”;姤卦九四乾天阳上而初六巽下,卦义“遇”而背离,同性九三又间之,九四与初六不得应,故曰“包无鱼”。
姤卦初六为巽卦主爻,巽为鱼,借象坤,代表民众,九二比之“包有鱼”,而九四不得应“包无鱼”,代表失去了民心,起事必有凶险。
顾炎武《日知录·包无鱼》:
国犹水也,民犹鱼也。幽王之诗曰:“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秦始皇八年,河鱼大上。《五行志》以为鱼阴,类民之象也;逆流而上,言民不从君为逆行也。自人君有求,多于物之心,于是鱼乱于下,鸟乱于上,而人情之所向必有起而收之者矣。
○李光地曰:九四因与阴相应,故恶而欲远之,正如《夬》三“壮于頄”之意,徒欲远之而不能容之制之,此所以“包无鱼”也,君子之于小人也,唯其能容之,是以能制之,不能容之,则彼自绝矣,欲以力制,不亦难乎。《书》曰:“民可近,不可下。”此之谓也。
【44.8】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白话】
九五:用杞树扶持瓜藤生长,蕴含文采,有贤臣自天而降。
象传说:九五蕴含文采,既中且正;有贤臣自天而降,心志不在于发布命令。
【解读】
○以杞包瓜:
《正义》曰:先儒说杞,亦有不同。马云:“杞,大木也。”《左传》云:“杞梓皮革自楚,注则为杞梓之杞。”子夏《传》曰:“作杞匏瓜。”薛、虞《记》云:“杞,杞柳也。杞性柔刃,宜屈桡,似匏瓜。”又为杞柳之杞。案:王氏云“生于肥地”,盖以杞为今之枸杞也。
《释文》:以杞,音起。张云:苟杞。马云:大木也。郑云:柳也。薛云:柳,柔韧木也。并同。
《异文释》:以杞包瓜,《正义》引《子夏传》曰:“似杞匏瓜。(旧‘似’作‘作’,误。)薛、虞《记》云:杞,杞柳也。杞性柔韧,宜屈桡,似匏瓜。”案:似与以古通。《诗》“匏有苦叶”,《周礼·壶涿氏》注引作“苞”。辅嗣注云:“包瓜为物,系而不食者也。”《释文》云:“包,白交反,子夏作苞。”苞与匏亦通。《正义》直作“匏瓜”,是子夏、薛、虞、王、孔皆同。
总之,“杞”共有三种说法:马融认为是似梓木的大树,虞翻认为是杞柳,王弼认为是枸杞。
李守力按:
“以杞包瓜”是以九五为主的卦象,九五阳位,体乾,乾为刚健,引申为大木,九二柔位,体巽,巽为柔木,引申为瓜,阳卦乾包阴卦巽,是“以杞包瓜”也。虞翻以巽为杞、为苞,乾圆称瓜,“以杞包瓜”成了阴卦巽包阳卦乾,非也。王弼以“包瓜为物,系而不食者也”,这是把“包瓜”看作了“匏瓜”一物,辅嗣显然是受了《论语》的误导,苏轼曰:
圣人之言,各有方也。苟为不达,执其一方,而辄以为常,则天下之惑者,不可以胜原矣。……《语》曰:“吾岂匏瓜也哉!安能系而不食?”《易》曰:“以杞包瓜,有陨自天。”是二者其言则同,而其所以言者,可得为同欤?王弼之于《易》,可以为深矣,然因其言之适同,遂以为训,使学者不得不惑,亦不可不辨。
乾为天门,巽为地户,姤为遇,故《彖传》曰“天地相遇”,“以杞包瓜”即乾包巽也,巽为地户,有坤象(先天巽卦在后天坤位西南),故曰“含章”(坤六三“含章可贞”,《说卦》坤为文;章,从音从十,坤为十;《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之事,靑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乾为大赤,巽为白,故曰“章”),故《彖传》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顾炎武《日知录》释“以杞包瓜”:
刘昭《五行志》(司马彪续《后汉书·五行志》)曰:“瓜者外延,离本而实,女子外属之象。”一阴在下,如瓜之始生,势必延蔓而及于上,五以阳刚居尊,如树杞然(《诗》“南山有杞”,陆玑曰:杞,山材也,其树如樗。《左传》所谓杞梓皮革),使之无所缘而上,故曰“以杞包瓜”。孔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颦笑有时,恩泽有节,器使有分,而国之大防不可以逾,何有外戚、宦官之祸乎!(姚刑部曰:以人君之道言之,则以道率民,以礼防民,犹之植杞,而事变无穷,不曲而为之备,是为含章。又曰:古苞苴用诸鱼肉,程传以释包有鱼是也,恐未可以言诸瓜,且杞叶非可为苞者。《诗》曰“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然则植杞以卫田里,是为包焉耳。)
李守力按:
“以杞包瓜”,顾炎武认为九五“阳刚居尊,如树杞然”,由于杞树(明君)的围护,阴柔的瓜藤(小人)不再往外蔓延。“延蔓而及于上”、“无所缘而上”,上,指外卦,言瓜藤往外蔓延也。姚鼐以《诗经》“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旁证植杞以卫包田园瓜藤。顾炎武、姚鼐的认识十分精当,纠正了先儒的错误。“以杞包瓜”就像纱线缠于络柅(系于金柅)而不杂乱,种瓜者于瓜田旁栽种高大的杞木,瓜藤攀缘于杞树(如葡萄架然),则沐浴阳光、生长有序而产量可期,此养小人之道也。
○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舍命”一词出自《诗经·郑风·羔裘》,东汉郑玄将其释为“处命”,即临危受命之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21年。其后,王国维、吴闿生先生指出“舍命”当作发号施令解。于省吾、裘锡圭等先生就曾分别加以引用。
舍命,即舍令,分别见于《令方彝》、《善夫克鼎》、《毛公鼎》三器之中。
《令方彝》:唯八月,辰在甲申,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囗令:舍三事令,暨卿事寮,暨诸尹,暨里君,暨百工;暨请侯、侯、田、男,舍四方令。……
《善夫克鼎》:唯王廿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命善夫克舍令于成周遹正八师之年,克作朕皇祖釐季宝宗彝,……
《毛公鼎》:……厤自今,出入敷命于外,厥非先告父厝,父厝舍命,毋又敢惷敷命于外。(焦继顺.《郑风·羔裘》“舍命”解续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李守力按:
《令方彝》“舍四方令”即《大象传》“后以施命诰四方”。舍命即施命,“有陨自天,志不舍命”是大得民心,贤不遗野之兆,故九五的卦象与《大象传》相反,无需发号施令招聘贤臣而贤臣自得矣。九五的心志不在“施命诰四方”(志不舍命),而是“以杞包瓜”,让瓜(喻民众)得到高大之杞木(喻君王)的庇荫和依附,只要爱民如子,贤臣自然从天而降(有陨自天)。
晋皇甫谧《逸士传》(孱入《高士传》,《御览》引):
尧时有壤父五十人,击壤于康衢,或有观者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壤父作色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子》曰: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此皆言先王“志不舍命”、无为而治之道,“以杞包瓜”,非有意而为,自然为之也。
【44.9】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白话】
上九:姤卦处于头角,有憾惜,而无咎害。
象传说:姤卦处于头角,上九居穷尽之位,致有无遇之憾。
【解读】
○乾为首,上九刚爻居上为角,与初六不遇故吝。
○胡炳文曰:九三以刚居下卦之上,与初阴无所遇,故虽厉而无大咎。上九亦以刚居上卦之上,与初阴亦不得其遇,故虽吝而亦无咎。
【姤卦总结】
姤,柔遇刚也。姤卦全卦主题是阳刚牵制阴柔,化阴邪为柔和,“君子之于小人也,唯其能容之,是以能制之”,故初六被九二“系于金柅”、“羸豕”,九二“包有鱼”,九五“以杞包瓜,含章”于巽卦,而九三、九四、上九皆不能牵制初六也,故九三“其行次且,行未牵也”,九四“包无鱼,起凶”,上九“姤其角,吝”。
【姤卦筮例】
钟启禄为某大报记者卜得姤卦:
钟启禄在其《易经十六讲》(1989年出版)一书中说:“我也曾为了不少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卜过卦,其中有不少人事后透露,所卜的卦都有相当的准确性。最近一位某大报驻青岛的记者告诉我,他的确是在几微之际,不期而遇到他极喜欢的女朋友,对方也有同感。不久前他请我替他卜了卦,而得到姤卦,平常的解姤(邂逅),就是指不期而遇。”
钟启禄简介:
钟启禄,美籍华人,1917年3月出生于湖南凤凰县竿子坪村,土家族,毕业于西南联大。1947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等校任哲学教授。1987年任美国易经学会会长。其主要的英文、中文著述主要有《易经研究专论》、《大学教育中哲学问题》、《易经十六讲》、《二十世纪西方哲学通史》、《中国人及中国文化》以及《外文论著十六篇》。
(本文引自李守力著《周易诠释》,最新修订日期为2019年9月30日 ,为文化传统平台原创发布,本链接可用于个人学习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