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名家荟萃之栀子豉汤方

方    剂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条    文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医    案

(医案)

袁某,男,24岁。患伤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予麻黄汤一剂,不增减药味,服后汗出即瘥。历大半日许,患者即感心烦,渐渐增剧,自言心中似有万虑纠缠,意难摒弃,有时闷乱不堪,神若无主,辗转床褥,不得安眠,其妻仓惶,恐生恶变,乃复迎余,同往诊视。见其神情急躁,面容怫郁。脉微浮带数,两寸尤显,舌尖红,苔白,身无寒热,以手按其胸腹,柔软而无所苦,询其病情,曰,心乱如麻,言难表述。余曰无妨,此余热扰乱心神之候。乃书栀子豉汤一剂:栀子9克,淡豆鼓9克。先煎栀子,后纳豆豉。一服烦稍安,再服病若失。

按语:伤寒发汗后出现心烦,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邪仍不解,表证仍在,可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法,如《伤寒论》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另一种是汗后邪去,表证已解但有余热留扰胸膈,则用栀子豉汤以清热除烦。本案汗后心烦,而身无寒热,舌尖发红,邪气入里化热之象,则属于后一种,故用栀子豉汤汤取效。

(魏蓬春医案)

陈某某,男,l3岁,1983年11月5日初诊。一周前感冒发热,家长给服感冒药后好转(药名不清),五天前晚上发热又起,仍给服前药,但热不退,且见心烦、心悸、寐差。经某医院西医检查:体温37.8℃,心率132次/分,律整,第一心音稍弱,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界不增大。心电图检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T波低平。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因家属不同意住院,门诊医生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维生素c、三磷吱腺昔、乙酰辅酶A等治疗三天,症状无改变而来就诊。现症:发热,心烦闷,心悸心慌,寐差纳呆,恶心呕吐,二便正常,舌苔薄黄,脉数。证属邪热内遏,热扰心窍,治宜清宣邪热,宁心除烦。处方;山栀子10克,淡豆豉15克,淡生姜3片,姜竹茄6克。3剂。

11月8日二诊,心烦,心悸、恶心、呕吐见减,仍纳差,苔薄黄,脉稍数,守上方加鸡内金6克,怀山药15克。再进2剂。

11月10日三诊:心烦、心悸、恶心、呕吐止,饮食渐增。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予一味薯茹饮调理善后。

按语:病毒性心肌炎属西医的一种心脏疾病,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本患者病机系热邪内揭,内扰心窍,故仅投以栀子豉汤加味清宣邪热而起沉疴。

(汤本求真医案)

—妇人,年七十余,鼻衄过多,止衄诸方无效。余问其状,颇有虚烦之象,因作桅子鼓汤与之。四五日后,来谢曰:服良方忽已。

按语:上焦有热,热扰胸脯,损伤阳络,则心烦衄血宜栀子豉汤清宣之。

(魏蓬春医案)

龙某某,男,11个月,1983年10月4日就诊。患儿入夜则躁动不安、啼哭一周余。曾经他医用导赤散等治疗无效,因而来诊。小儿除上述症状外,伴有纳减,大便正常,小便赤而异臊,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紫红。此属热扰胸膈证,治宜清热除烦。处方:山栀子4克,淡豆豉8枚2剂,诸症消失。

按语:患者系婴儿,不会诉说,医者难知其患懊烦证,但联系到他医用导赤散无效,小便赤而异臊,舌红、苔薄黄等一派热象,旦入夜则躁扰啼哭,应视之为热扰胸膈,虚烦懊烦证,故投本方获效。

(张宽智医案)

患者女,27岁,1982年2月13日初诊。已孕,近20天尿频艰涩而痛,色黄赤,心烦不宁。妇科诊;“膀胱炎”,服西药诸症不减。精神欠佳,口苦而干,饮食不振,舌红苔黄,脉数而滑。证属邪热郁内,热扰胸膈。治以清热除烦、泻火通淋。方用:栀子12克,豆豉10克,生地20克,茅根15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日3次,进药3帖,诸症悉除。于12月3日顺产—男婴,体健。

按语:本例妊娠淋痛,由阳气素盛,心火偏亢,移热于小肠所致。日久引动心火致心烦,故用栀子豉汤清热除烦,加生地、茅根、车前草以增清热泻火通淋之功,使热清淋通,心烦自除。

补述:本方是否为吐剂,历来注家看法不一。刘渡舟教授认为;吐或不吐,两种情况皆有。若火郁于上,服药后火郁得宣,正气趁机驱邪外出,吐而作解者有之;若热轻而又抑郁不甚,服后不吐者亦有之。故不得拘于吐与不吐一个侧面。

(胡希恕医案)

刘某,女性,12 岁。

1966 年 3 月 10 日初诊。感冒后头痛,恶心,呕吐,寒热往来,咽干口渴思凉饮,心中烦躁,服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后,热降烦除,刻下仍心中懊侬,口干欲凉饮,饮食二便如常,苔白而干,舌尖红,脉滑数。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漐然汗出为向愈之兆,惟仍有内邪虚热未解、阳明之热未除,为栀子豉汤合小柴胡汤方证:

栀子6克 淡豆豉10克 柴胡 6克 黄芩6克 党参6克炙甘草3克 生姜6克 大枣3枚生石膏30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睡眠好,全身汗出,寒热未作,体温正常。继以复胃阳以生津调理一周而愈。

名家论述

(李冠杰讲述)

栀子豉汤

半表半里的热还有另一类方子,就是栀子豉汤。栀子这味药是一个系列方,涉及到好几种情况,栀子证就是半表半里的热,胸膈郁热。有单纯的半表半里的热,这是栀子豉汤证;有半表半里的热,同时又有里寒的是栀子干姜汤证;有半表半里的热,同时又有气实证的,那是栀子厚朴汤证。这是几个常用的方子。还有栀子大黄汤、栀子甘草豉汤,应用机会不是很多。这几个方子我在临床中比较常用,比如栀子豉汤,用来治食道炎,就是食道不舒服的,心中懊侬,失眠。用它来治也是食道不舒服的咳嗽、咳喘,都非常有效,大家可以试。甚至包括有一些心脏不舒服呀,或者胸部的一些烦热都能治,有的失眠,一宿一宿睡不着,前提条件得有胸中懊憹,就是书上说的胸中懊憹,你要问得仔细一些,就是前胸的中部,有的病人他说胃烧心。但是这个烧心你看他手给比划的时候,比胃高一点,你就得小心,他有可能是贲门那地方,就是胃上面食道的部分,有灼热感,这是栀子豉汤证。你不要误认为是吴茱萸汤证。有的是咽部下面有不舒服,有的人吃东西快了容易噎住等等。栀子证,治食道的病,现在有食道癌的病人,栀子豉汤大量的用,效果非常好。栀子主要对食道,延伸到胸,食道之所以发炎是因为它处于一种病理环境下,实际上整个胸部有热。容易引起食道这个地方,包括食道憩室,就是食道吃了东西以后下不去了,在食道里面把食道撑的如鸡嗉子一样,这都是栀子证。但是呢,栀子证不是全用栀子豉汤来治。

我就说栀子干姜汤,挺有意思,栀子干姜汤里还能看出伤寒论里面的一个条文,其中有一条,有栀子证的,大便旧微溏者,不能服栀子。实际上,栀子干姜汤就是给这种人设的,有里寒的。我这儿就有一个病人,一开始觉得胃疼,实际上当初应该就是胃上面疼,在我们医院治不了,后来又跑到济南省医院,省医院说是幽门杆菌,要给他做手术,他不敢做,回来以后听他同事说到我这儿看病。我给他看,他有栀子证,我让他吃栀子豉汤,他说他吃了以后胃里面冒凉气,我一想,我就改成栀子干姜汤,吃了没几天就慢慢好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又有点不舒服,我就还给他栀子干姜汤,吃了就好了。栀子干姜汤就是治胸膈有热、胃里有寒的,它就为这儿设的。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80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80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 上二味,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 栀子干姜汤

    原文: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浅 ...

  • 2021一期伤寒医案讨论会(二)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次『青竹360°金匮背诵训练营』通过医案讨论了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等方剂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 ...

  • 经方名家荟萃之大半夏汤方

       大半夏汤方 方    剂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条    文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

  • 经方名家荟萃之肾着汤方(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肾着汤方 方    剂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条    文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 ...

  • 栀子豉汤方后注曰:得吐者,止后服。那么栀子豉汤是用来催吐的吗?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后注曰:得吐 ...

  • 栀子豉汤方解及加味治疗精神疾病

    多年来,笔者常以栀子豉汤为基础,或合小承气汤,或合涤痰汤,或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随证加味,灵活化裁,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病,每获良好效果. 凡精神疾病,诸如癫证.狂证.郁证等,虽致病之由不一,临床表现多端 ...

  • 栀子豉汤方解及加味治疗精神疾病【一点资讯】

    多年来,笔者常以栀子豉汤为基础,或合小承气汤,或合涤痰汤,或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随证加味,灵活化裁,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病,每获良好效果. 凡精神疾病,诸如癫证.狂证.郁证等,虽致病之由不一,临床表现多端 ...

  • 经方名家荟萃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叁) [条文]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 ...

  •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  剂 麻黃附子甘草汤方 麻黃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两沸,去上沫:內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条    文 少阴病, ...

  • 经方名家荟萃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方  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 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 ...

  • 经方名家荟萃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方    剂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还应有黄芩)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条    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大下后,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