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义没什么名气,项羽等人为何要归他指挥?这是有原因的!
秦末汉初,最早造反的是陈胜、吴广,最大的受益者是刘邦,活的最轰轰烈烈的项羽,可处在过渡阶段最有权势的还要说是项梁。
借着陈胜起义的风口,项梁从会稽郡征集了八千子弟兵,之后渡过长江,一路收纳各路英雄豪杰,前来投奔的有陈婴队伍、英布队伍、蒲将军队伍,以及刘邦队伍等等等。
项梁一时是风生水起无限风光,得知陈胜兵败战死以后,他听从谋士范增的意见,把楚怀王的孙子心立为楚怀王,自任武信君。之后他屡次打败秦朝最强的章邯大军,手下的刘邦和项羽也是攻城拔寨,杀掉了对方的猛将,也是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此时的项梁有点飘了,他觉得秦朝就这样了,成就千古伟业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项梁手下有一个叫宋义的人,他很及时的发现了这一点。宋义劝告项梁,听说打了胜仗以后,如果将领骄傲士兵懈怠的话,那就离失败不远了。现在您的士兵可有些懈怠了。听说秦二世正准备给章邯增派人手,我有点担心您。
要说项梁刚过长江的时候,还是挺能虚心接纳意见的,可这段时间他打的太顺了,几乎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以根本就没把宋义的话放在心上。不过项梁也能感觉的出来,宋义对自己也是一片好心,而且口才不错,就派他去出使齐国。
当时的齐国和楚国属于盟友关系,可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多少有了些嫌隙,双方正在互通使者,修补关系。宋义在去往齐国的路上,正好碰到了齐国派往楚国的使者高陵君。
双方碰面以后,宋义就问高陵君,您是不是要去见武信君项梁?
高陵君点了点头,这正是我出使楚国的主要目的。
宋义告诉对方,您先不要着急,楚国现在出了点问题,我感觉武信君要吃败仗,搞不好还要出事。您要是放慢前进的脚步,兴许能躲过一劫,要是正好撞到枪口上,搞不好会丢掉性命啊!
果然不出宋义所料,秦朝给章邯增派了大军,章邯带领大军偷袭定陶的项梁,项梁那会把主力部队分给刘邦项羽出去打地盘了,加上自己大意没有严加防范,结果落得个兵败身亡。
项梁这一死,真是群龙无首啊,大家都有点慌,刘邦和项羽那时候正在攻打外黄,一时攻不下来,他们就放弃外黄,转向攻打陈留,可军队总是打不起精神来,陈留也难以攻克。
刘邦和项羽就商量,现在老大挂了,士兵们也都没有精神头了,咱们还是先不要打了,他们就同另外一队的将军吕臣商量,一起撤军向东回彭城。吕臣的大军驻扎在彭城东面,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面,刘邦的军队驻扎在砀县。
再说章邯,干掉项梁以后,他是长出了一口气,现在起义军最能打的已经趴下了,再也没有人能威胁我了,他就大军北上去攻打赵国。项梁战死以后,对起义军的影响很大,赵军也不是章邯的对手,最后赵王歇带兵逃到了巨鹿,被章邯的大军团团围住。
此时楚国的名义国王还是楚怀王,听说项梁死后,他也害怕了,就离开了都城盱眙,来到了彭城。在这里,楚怀王合并了项羽和吕臣的军队,亲自对大军进行调配,他任命吕臣为司徒,刘邦为砀郡长,封武安侯,砀郡的军队还是交给刘邦管理。
赵国是盟国,这时候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派兵援救赵国就成为楚怀王的当务之急。兵肯定是要派的,可谁做统帅合适那?刘邦?项羽?还是其他人?
这会,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早已经在楚国了,作为友国使者,高陵君给楚怀王提出了建议。在我来的路上,遇到贵国的使者宋义,他那时候就料到武信君的败局,可见此人很懂用兵之道啊!
楚怀王听高陵君这么一说,怎么,我手下还有比项梁高明的人,正好宋义已经出使返回,他就得到了楚怀王的召见。
二人坐下来这么一聊,你想啊,那宋义是在项梁面前都能摆出道道的人,何况面前是毫无实战经验的楚怀王了,几番交谈之后,楚怀王深信不疑,宋义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就这样,宋义被封为上将军,项羽封鲁公为副将,范增为末将,三人带领大军前去赵国,解巨鹿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