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敖包山
本文作者:李建平
二月八日那天正好是元宵节,好天气,又起了兴致,于是去爬山。日出之前,东边的天空霞光层次感很强。一路沿着村道踏雪迤逦走去,路边的中心广场上积雪很厚,很少有脚印。继续向北,只见老树参天,鸦雀无声,陈旧老屋,土打窑洞在两边,与前面大公路两边新修的砖瓦房屋形成鲜明对比。
屋后便是积雪下的干石山头,残雪纵横,西风侵蚀刻化的条状积雪洁白如玉。人们曾经熬牛打马的小道,通向山后边的坡上。踩雪踏石到小山顶,太阳正露面,光芒四射,碧空上有两架飞机,拖着银色的航迹做着慢动作。山坡上只见乱石堆,之前遍地五颜六色的玛瑙石已经被人们捡得干干净净。低低的荒草趴在石头旁边,山坡上遍体鳞伤,挖石坑被积雪填满了。
北方最高处的敖包山上,大小敖包屹立如烽火台,旁边的小庙静默,周围的哈达经幡随风飘动。山那边的草原上高大的风电机露出几叶翅膀。西北望原上一片雪白,可见后草地那边的积雪更多。西边的大雪山银光闪闪,巍峨挺拔,那是附近最高的山。正南面后大滩从西边的雪山一直向东延伸到东边的原野,一马平川,是两山间的灌溉农业区,自然地平滩尽处又是悠然见南山!山上有玛瑙宝石,山下有自流泉水,周围气势并不恢弘,也谈不上境界,但这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好地方。唐太宗有诗抒怀: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又说: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无奈雪厚天冷,只得沿着一行足迹从西边半途而返,以待下次再来。
雨水这天,一家人起得早。东天上有云,霞光不是很红,风很小,所以天气比较暖和,就又想去向北爬山。在院子东边向北看,便能看到村后的小山顶上有人。从本村路过广场,穿过个公路,就到了山前,这里有好多人家,有的还保留着土坯屋和土垒窑洞。两颗高大的老榆树中间的老土道直接通向山后,地势逐渐增高,我穿过饱经沧桑的老榆树,向村后的山上走去。等我爬上这座山,刚才看到的大婶正在下山向西边走去,天天早起爬山锻炼,风雪不停。
这是村后第一座山,东西走向,山的最高处有人堆起了石头堆,足有一人高。牧羊人和路过此处的人们习惯于捡起几块石头放上去。顺山坡下去是水涮的山沟叫脑包壕,沟深一人多高,填满了积雪,很结实的。夏天下大雨发山水,会顺沟一直下泄穿过山前的村子,一直流到村前的滩地里。阴坡很陡,走下去很快。沟北的阳坡缓慢而广大,是曾经耕耘的坡地,明显可以看到长长的垄畔。坡地向上一级的更高处,是村里的公墓地,保留着土葬的习俗,众多大大小小的坟茔自然地布满了向阳的风水地。先人长眠在山坡一个向阳的平台上,其间有几块巨石。再往上的一座山也是东西绵延的走向。顺山后又是一条沟,一座东西走向的最长的山,山后便是茫茫的大草原。敖包山便是这东西走向的三座山的起点,也是周围山峦中最高的,海拔大约1500米,其向东南、向北也分别有山延伸。远远可以看到巨大的古敖包和一座小红庙,我没有走沟边的土道,从山坡走直线直接走上去。原来有高大的木质三角架,小时候人们叫架子山,小孩们经常在架子下玩耍。之前谁家的小孩子有点小恙,其母亲或者祖母会送来素油,为油灯添油香,点亮灯捻,据说回去不久就会安然无恙。
敖包山为中心,分别向西偏北、正西、西南、东南、正北延伸。整个山呈东西走向,南坡较缓,北坡较陡。最北边向西偏北然后向西延伸的山梁是正东西走向,向西延伸几里地,到了邻村后边。北坡又高又陡,坡上有移动公司发射塔。中间向西延伸的一座山梁最后偏向南然后消失在学校后边的土地上。最南边的山梁先是东南向,转而向西延伸到村后消失,是刚才上来的村后的山。向北伸出的是一条很短的山梁,可以看到没入平地,山下有红土。
敖包顶有南北两个主峰,顶上比较平坦,面积比较大。峰顶向正西下去有一个平坦的地方,估计就是古老的火山口,亿万年前曾经冒出过岩浆。这里是细石器人类遗址。北边的山顶似乎要比南边的高一些,两个连着的山顶形成周围几里地最高的双子座山峰。站在山顶上,向北远眺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一片积雪茫茫。近处是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大风车形成一个阵队,东边还有光伏发电厂。东北方向是著名的七层山,是由从南到北东西走向独立的七座山组成,所以叫七层山,每座山都有名字,早年山间曾经有盘羊出没。可以遥望到最南边的一座山。过去还可以远望到大公路边银白色的雀其庙,是喇嘛庙,据说是南边的红旗庙被战火毁掉之后,将器物移到雀其庙的,听老人们说当时还有真身塑像,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再向北便是四子部落的大草原。
这座山应该也是四子部落与察哈尔部落的界畔山之一。
这是一座死火山,据资料:大约上亿年之前溢出岩浆,几乎是和西边的新疆以及东边的吉林是同一个时期。大约在六亿年至十八亿年前,整个高原都是汪洋大海,后来随亚欧大陆和青藏高原一起在印度洋板块的作用下逐渐隆起,形成高原。周围很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化石。山上到处都是玛瑙,随手可捡,山下还有红色的绿色的碧玉,可以加工成各种艺术品,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石头之中的绿色、蓝色海藻类植物。
七十年代,国家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队曾经来这里考察:多尔肯是1972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内蒙古博物馆及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内蒙古大青山后的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调查。此处地势较高,拔海1500米以上,气候干燥、寒冷。村北是遗址,玛瑙、火山岩却很少见。所见到的石器类型主要为各种刮削器和石核。
细石器文化是一种伴随着狩猎和游牧而产生的独特的生产、生活用具。草原细石器文化,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逐渐揭开了原始游牧文明的序幕。说明当时此地区生态环境较好,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并兼营渔猎经济。
南边的峰顶有一个巨大的石头堆砌起来的敖包,是一个古老的敖包,有一个蒙语名字。中间是一个最大的敖包堆,呈圆锥形。周围大约有十二个小敖包,有众星捧月之势:大敖包的北方是一字排开的六个小敖包,大敖包靠南被六个呈拱形排列的小敖包包围着。大小共计十三个敖包,组成敖包群。每一个敖包上都竖着一根红柒木头柱子,柱子顶端用彩色的绳子互相连着。北边的柱子顶端之间都用四根绳子连成一字型,周围的柱子都和大敖包上的柱子互相连着呈辐条状。所有柱子上都缠绕或挂满了哈达或五颜六色的绸缎布条、经旗。大敖包的周围也挂满了彩色的哈达,以蓝色为主。敖包的东边是座很小的小红庙,也挂满了哈达和经旗,红色的砖瓦,朱柒门紧闭着,足有一人高,上面也有挂着哈达的绳子与大敖包连着,看上去非常壮观。
此地是内蒙古民族祭祀天地和山神之地。每年的五月十三,远近的蒙古族同胞便骑着马,开着车,带着祭品,来此举行盛大的祭祀敖包仪式。祭奠仪式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主持人亲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献哈达,唱祭歌,并请喇嘛念太平经。此时,漫山遍野前来祭祀的人们跪伏于地,三拜九叩,默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灾无病,万事吉利。我从小就记得喇嘛念经的样子。有时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唱歌等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并开怀畅饮,尽情狂欢。著名的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中所唱的,就是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约会的情景。
独自一个人站在这荒野的山丘,四下好几里之内都没有人,静谧,祥和,微风习习,寒意逼人。今日雨水,南方也许是烟雨之中,朔方尚且是寒冷的隆冬天气,这时候来这里还是头一回。
自古塞外风紧,山河苦寒,关山悠悠,千年倏然而过。当年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相争冲突,惊天动地;相融,胡汉和亲互市,走胡地随胡礼。曾经是古战场,父辈人曾经在山上捡到过古代的箭头。唐代王昌龄《出塞》第二首: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兴亡成毁,不尽悲凉。如今天下清平,河山静寂,不见那时塞上烽烟,金戈铁马。这一带曾经有薰鬻、鬼方等古老民族,后又有林胡、楼烦、鲜卑、突厥、匈奴等入居,他们骁以骑射,善畜牧,作为这块土地上的主人,统称为戎狄。后来又有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游牧文化为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创造了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这里的人们对待远方的朋友,像白云、牛奶那样纯洁,像百灵鸟那样亲密,像蓝天那样深沉,像草原那样辽阔无边。
此处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玛瑙石,白色和青色的居多,五色的比较少。天然小水晶、马牙石,低头一看遍地都是小小的宝石。拿起一块冲着太阳光线一照,大多是晶莹的半透明状,折射出各种颜色,用手电筒光照也会有同样的效果,角度不同色彩和花纹也会变化。好多的石头被人们捡完了,夏天雨水大又会被冲出来,会一直被山水冲到山前远远的滩地里。也有许多黑色的铁石锈迹斑斑,敲来清脆悦耳。西边的山上有白色的石头,北坡下有红泥井。好多石头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玉髓。东坡下有细腻的红色胶泥,过去用来做成各种器具,也可以泥地面,泥土炕和墙壁用。
附近的山顶皆为石头,多为黑色,如戈壁地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比较薄弱。到处飘荡着地椒椒草的香味,如艾蒿香味一般。还有许多的贴地生长的补墩儿,比较低矮的是骆驼刺。山坡下有大片比较高的柠条,是为固沙而人工种植的。山坡地大多退耕还林了,近年来西北雨水多,生态恢复比较好,附近有沙狐、野兔等小动物出没,其余便是一片荒原荒草了。
二月十二日,晴,无风。早上七点起床,东方泛红,有一溜红霞长长的,与地平行。我便忍不住又朝北向山上走去。有点冷,山上明显有点轻风,因为走路了也就不觉得冷。这两天气温回升,山坡上满眼乱石,满满的积雪只剩下一条条背风坡的雪线。之前的冰天雪地,满世界白茫茫一片,顿时换了颜色。这只是两三天的工夫,雪融于土石,雪水流于底地和石坑汇成小水洼,至黄昏便结为坚冰。所以早上日出之前,踩上去嘎嘣作响。山坡上的残雪愈发白净了,踏上去坚硬如铁。一条条雪梁好像是山梁阴阳坡的分界线,接近于山脊之线。山上有许多采掘石头的乱石坑,早已经被经冬的积雪填满,春来日暖,向阳处急速融化,坑底便是积冰,一天天地积累。地下挖出的玛瑙大多为红色的碧玉,一脉一脉的,一窝一窝的。自然地也有黄色的、绿色的、白色的、青色的石头,这些无疑都是珍宝啊。三国魏曹丕《玛瑙赋》有句:苞五色之明丽,配皎日之流光。据说玛瑙是世界上颜色最丰富最艳丽的宝石。玛瑙自古被视为美丽、幸福、吉祥、富贵的象征,因其兼具瑰丽、坚硬、稀有三大特征,从而荣膺“玉石”桂冠。
玛瑙主要由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变化而形成。在地球发展的长河中,地球表面随着运动着的地球变化,沙石都是地球运动的凝结物,所以存在玛瑙的地方很多。有火山活动的地方有玛瑙石层,其它地方有流动过的也会形成玛瑙,晶体、球体、块状物都有,特点是相对分散,有些露于表面、有些藏在沙石中、有些被包裹在土块中,所以此地有玛瑙出现并不奇怪。
曾经这里是挖掘、买卖、制作宝石艺术品的热闹场所。人们闻风而来,采石挖石,慕名赶来,旅游捡石。一时车水马龙,人如过江之鲫,趋之若鹜。玛瑙圣地,一时成名,缘分和财宝共存于人们的梦想中。
人们用挖机把山上的表层土挖开,再使用铁锹、镐头、钢钎来采挖。一人多深的石坑被挖开,各色巨大的石头被采挖出来,当然这种行为很快被禁止了。一些碎小的石头被丢掉,有人捡回来,其中不乏精品。远近几百里的人们闻利而动,有结队抱团挖石头的,有从遥远的地方来买石头的,还有来捡石头的。几家旅游公司都推出了类似“察哈尔草原火山游”、“辉腾锡勒高山草甸游”的“捡玛瑙看蓝天草原游”,还有户外旅行、研学旅行、亲子游等等。就是拉来一大巴车游人,停在半山坡上,车上下来一车花花绿绿的人,漫山遍野地捡石头拍照片。原来地表随处可见的五颜六色的玛瑙、玉石、玉髓、水晶、火石、马牙石、化石、褐色石被捡得干干净净。这些石头是不可再生的矿物,总有一天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一时村里及附近邻村之年轻力壮者,皆携带工具、干粮、手电筒乃至棉大衣上山来寻宝探玉。外出大城市务工者亦归来加入阵营,成为营生的手段,发财的业务。车载的、肩抗的,土墙之内,篱笆之下皆为石头。认为品相好的原石,则藏宝于密屋中,有收购者时搬出示之。讨价还价,待估高价。据说具有水头高、色彩好、胶感强、透明度高、不易失水这些优点,才可以是宝石级的东西。纹路图案色彩的鉴定需要用水洗或者用强光手电筒照,或者对着太阳光看。角度不同,色彩和纹理图案自然也就不同。此地多为白色、青色及黄色石头,质地坚硬、易脆。品相不好的石头,据说是论斤卖掉,还有的甚至论堆廉价卖掉。村里有人家墙上写着卖石头,也有写卖宝石、卖玛瑙者。玛瑙热潮,一时之兴。
于是街上也有了几家玛瑙加工厂,把这些石料切割、打磨、抛光、钻孔,制作成各种摆件、珠串、手链、坠子,看起来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大放异彩。
最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纸禁令终止了采挖,现在山上的土坑早已经埋填平整。
千种玛瑙万种玉,玛瑙无红一世穷。据说传国之宝和氏璧可能就是水草绿玛瑙琢磨而成。原来好像是土豆一样不起眼的寻常石头,一夜之间成为发财致富之物,使人趋之若鹜,千方百计地琢磨出光彩,售之以高价,捧若至宝。石头变成了宝石,如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总有一天发出璀璨的光芒,成为人间瑰宝。可是真正得到之后,又有谁能够懂得它的内涵和本质?石头这样,人生是不是也如此呢?
2020年2月中旬写于内蒙古老家
附图:珍奇玛瑙石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1970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现在定居于山东。
【本期幕后】
策划:敏敏
编辑:楚楚
校对: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