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分享 | 高考~知识~地理实践力(自然地理部分)
【首说明】
1 . 草根教师,一线团队,做有温度的教育。
2 . 本公众号纯属公益,她的诞生与坚持,源于地理人对地理的热爱与执着,欢迎投稿qdwycyz@126.com。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立德树人”、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等热点课改话题已成为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而在此背景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都体现了对地理核心素养及内涵的考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确认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渗透的考查,选取地理热点、传统文化、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用地理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熟悉现象或特殊现象,关注热点及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用地理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茶文化、酒文化、砚台、刺绣、窑洞、妈祖、土楼、毛笔、元宵汤圆等。
地理实践力一、经纬网与等高线
1、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的界限分别是30°、60°。
2、东西半球的划分的界限分别是20°W、160°E。东半球:从20°W 向东到0°再到160°E ;西半球:从160°E 向东到180°再到20°W
3、道路建设选择桥梁、隧道等方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的迁徙,保护生物多样性;平原地区以桥代路是为了少占耕地。
4、山谷建索道,山脊建隧道。
5、河流发育在山谷中,不在山脊上。
6、瞭望哨建在海拔最高处。
7、我国地势第三阶梯1000米以下,第二阶梯1000米~3000米,第一阶梯在3000米以上。
地理实践力二、地球运动
1、白天有太阳辐射,晚上则没有。
2、两地相比,大的时间早。
3、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4、太阳直射点约4天移动1个纬度,一个月移动约7.5个纬度。
5、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纬度。
6、全球只有今天和昨天,同经度南北半球的时间是一样的,只是季节相反。
7、东12区为几时,新的一天范围就约占几个时区。
8、赤道上6时处在晨线上,18时处在昏线上。
9、日期分界线: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夜半线,不断变化,向西移)
人为日界线:180°经线
10、中时区时间=伦敦时间=0时区时间=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的地方时
东八区区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116°E地方时=北京地方时
11、半时区:印度东5.5区,韩国东8.5区。
12、夏令时:比区时早一小时。
13、美国时间:
东部时间(西五区)=大西洋时间=纽约、华盛顿
中部时间(西六区)=芝加哥
山地时间(西七区)=盐湖城
西部时间(西八区)=太平洋时间=洛杉矶
阿拉斯加时间(西九区)=费尔班克斯
夏威夷时间(西十区)=火奴鲁鲁
14、北半球: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南半球:春季9、10、11月;夏季12、1、2月,秋季3、4、5月,冬季6、7、8月。
15、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①0°、90°(赤道、极点):23°26′
②0°﹤φ﹤23°26′:23°26′~46°52′,即当地纬度 + 23°26′(热带即赤道至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③ 90°~66°34′: 23°26′~46°52′,即900-当地纬度 + 23°26′(寒带即极点至极圈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23°26′≤φ≤66°34′:46°52′ (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温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相同)
16、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四周有极昼现象。
17、太阳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18、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一地在直射北半球时的昼长等于直射南半球同纬度时的夜长。
一地夏至日时的昼长等于其冬至日时的夜长。
19、太阳直射的纬度与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互余。
20、白天的中间是12时,上午和下午等长。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与纬度呈正相关。(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越大)
21、日出、日落方位: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直射哪个半球,日出、日落就偏哪。
春秋分日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同一时间不同纬度方位角不同。一地在太阳直射同一纬度时方位角相同。
22、在晴朗的夜晚发射航天器等,便于跟踪观测。
23、观测、欣赏极光要在夜晚特别是极夜时。
24、物体的影子与太阳的方位相反。
25、从全年来看,地球上各地的昼长相同,均为半年。
地理实践力三、岩石圈
1、煤矿区会发生透水事故、瓦斯爆炸。
2、连续的岩层是后形成的,沉积物是最后形成的。
3、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
4、花岗岩典型球状风化。
5、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北半球中纬度山地西南面)
6、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消亡边界。
7、太平洋东南部属于南极洲板块;
8、判断背斜和向斜不看等高线(地形),只看中部和两翼的新老关系。
9、地垒(上升盘)──陡崖,华山、泰山、庐山、峨眉山等断块山。
10、地堑(下降盘)──谷地,我国如渭河平原(又名关中平原;西安)、汾河谷地(太原)、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青藏高原的湖泊如青海湖,盆地如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台湾海峡;国外如贝加尔湖、东非大裂谷(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
11、西欧平原、挪威峡湾、芬兰湖泊、北美五大湖、南美洲南部如火地岛冰川地貌。
12、维多利亚湖是向斜盆地。
13、断层线岩石较破碎,易受侵蚀发育有河流、泉等,但不适宜建水库。
14、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颗粒物粒度大。
15、地壳下沉,外力作用表现为堆积;地壳上升,外力作用表现为侵蚀。
16、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多采用注水法。
地理实践力四、大气圈
1、狭管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液体也一样。但在交通中,“狭管”易造成交通拥堵。
2、除亚洲有季风气候外,其余地方有季风,但没有季风气候。
3、南半球有亚热带湿润气候,没有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
4、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只与气温呈正相关。
5、水蒸发的强弱与气温呈正相关。
6、冷湖效应:夏季地面增温快,成为一个“热源”。而湖泊或江面增温慢,温度相对较低。与热岛效应相对应。
准噶尔盆地冬季大面积被积雪覆盖,下垫面反射率大,山谷风环流较弱,“冷湖效应”显著。
7、某区域平均海拔超过了3000米——高山高原气候。
某区域植被四季常青,且为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
某区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热带草原气候。
某区域的典型动物是单峰驼——热带沙漠气候(双峰驼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典型动物);在草原地区能生存。
沙拐枣是温带沙漠中的代表性植物。
某区域植被存在“叶尖滴水”现象,且存在“板状根”——热带雨林气候。
8、高山积雪冰川带以下,即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带,岩石冻融风化作用显著,易形成石海、砾石滩等。
9、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才会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
10、陆地升温、降温比空气、水快。如地温最高出现在13时左右,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左右;晚上地温比气温低。
11、有雾就是风力微弱。
12、气压带是无风带,在气压带控制下风力微弱。
13、夏威夷高压一年四季都有,夏季强盛,冬季减弱。夏季有时分裂成两个,最多可分裂成四个,其中位于西太平洋的上被称为“副高”。
14、海洋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理论上的一致,即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
15、印度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澳大利亚西北部因季风形成的热带草原气候的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
16、锋面都是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
17、降水都是在冷气团一侧,并随风飘向锋前。
18、锋面符号都画在锋前。
19、西北太平洋称为台风,移动路径不向“南”。其他海域称为飓风或热带气旋。
20、在单一的冷气团或暖气团、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
21、2012年上半年出台规定,将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污染指数的取值范围定为0~500,其中0~50、51~100、101~200、201~300和大于300,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 I级、II级、III级、IV级和V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定数值。I级,空气质量评估为优,对人体健康无影响;II级,空气质量评估为良,对人体健康无显著影响;III级,为轻度污染,健康人群出现刺 激症状;IV级,中度污染,健康人群普遍出现刺激症状;V级,严重污染,健康人群出现严重刺激症状。
22、寒潮的影响时间一般较短,多则几天。
23、印度的热季是3、4、5月,5月最热。雨季是6、7、8、9月。
24、陆地的极值气温出现在1月、7月,海洋的极值气温出现在2月、8月。
25、电线杆上安装的类似风速仪的是驱鸟器,作用是吓唬鸟的,防止鸟类在电线杆做巢,叼来的铁丝等导体,发生短路等事故,破坏电力设备。
26、风向与旗帜飘扬的方向相反。
27、低压控制下海平面升高,高压控制下海平面降低。
28、雪盲症:积雪对太阳光的很高的反射率,纯洁新雪面的反射率能高到95%,雪面的光亮程度几乎要接近太阳光了,在高山冰川积雪地区活动的登山运动员和科学考察队员,忘记了戴墨镜,眼睛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引起暂时性失明。
29、气候:长时间的大气物理状况。指标有气温、降水。
天气(气象):短时间的大气物理状况。指标有气温、湿度、风向、风力、气压、太阳照射强度、阴晴、气温日较差。
地理实践力五、水圈
1、湖泊上层盐度低、下层盐度高的原因是水的垂直交换少。如黑海。
2、湖泊一半咸、一半淡,中间水道狭窄、河流注入等因素的影响。如巴尔喀什湖。
3、华北平原缺水。南水北调缓解而不是解决。
4、除因地质史上的地壳运动、修建运河、洪涝使不同的河流相通等情况外,河流的流域面积不变。
5、水体富营养化:指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活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6、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
7、赤潮是海洋上的水体富营养化。
8、处在盆地的封闭流域内的湖泊水位如果多年水位较稳定,则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9、降水多,则阳坡植被生长好;降水少,阴坡因气温低蒸发量少而植被生长好。
10、颗粒物大的先沉积,颗粒物小的后沉积。
11、河口上游的沉积物自上而下颗粒物粒度由大到小,如砾石、砂、粉砂、粘土。
原因:颗粒物大的先沉积,颗粒物小的后沉积。该处最初为河口,沉积物以颗粒小的粘土为主,后为河口上游,沉积物颗粒逐渐增大。
12、大洋的东岸为大陆西岸,大洋的西岸为大陆东岸。
13、海盐可发展化学工业。
14、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径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
15、水库对下游的径流量起调节作用。
16、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暖流一侧的是暖水性鱼,寒流一侧的是冷水性鱼。
17、上升流即寒流如秘鲁寒流形成的渔场是冷水性鱼。
18、河流有春汛、夏汛、冬汛,没有秋汛。
19、凌汛:温带和寒带(有结冰期)的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如黄河上游和下游段、松花江下游段、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圣劳伦斯河、马更些河。南半球的河流无凌汛。
20、水循环的水量: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
21、结冰期发电的河流下游段不结冰,在河岸树枝上形成雾淞,如松花江。
22、距海岸线最多2个经纬度内为沿海。
23、45°N是大洋东西两岸寒暖流的分界线。
24、地中海气候区沿海为寒流。
25、中低纬度寒流流经的海区夏季多海雾,中高纬度暖流流经的海区冬季多海雾。
26、大湖的湖岸结冰早于湖心。
27、冰是淡水,海冰也是淡水。海冰下部的海水盐度升高。
28、淡水0℃结冰,海水-4℃结冰。海水结冰的温度低于淡水。水的含盐量越高结冰的温度越低。
29、盐度低的海水易结冰,如哈得孙湾有河流注入,盐度低,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
30、南水北调等沿线禁止或限制水产养殖业,是为了避免水污染。
31、河流的上游水位高于下游。
【底说明】
新思想,新思路,新创意,是我们“讲地又讲理”的追求!不管您是地理“大家”,还是刚入地理门的“新人”——“讲地又讲理”,只要你敢讲,讲的是地,说的是理,我们就为你喝彩!因为,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地理人,你是一个活跃而负责任的地理人。欢迎发出咱们地理人自己的声音,欢迎您迈入“讲地又讲理”核心团队的行列-----投稿邮箱:qdwycy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