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为什么不把二玉的婚事直接定下来?

贾母为什么不把二玉的婚事直接定下来?

文/红柳

这个问题是很多读者的疑问,也是很多读者认为贾母不看好二玉婚姻的“铁证”。

贾母对二玉的疼爱,是有目共睹的,且不说同桌共餐饮,且不说同室床榻,且不说放个炮仗,贾母还要把二玉一并搂在怀里,单那“软烟罗”的茜纱窗,单那一丝风吹草动,贾母就会赶紧打发人来问问,两人若有个瞪眼抹鼻子,贾母是要派日理万机的王熙凤专门去调停……可以说,二玉是老祖宗的宝贝疙瘩,是贾母的心尖子,是贾母的神经中枢!

谁能说贾母不希望二玉缔结良缘?

说起来二玉的婚姻,真是颇费脑筋。

先是两个孩子还小,虽然情投意合,提不到婚姻上去,在家人看来属于兄妹亲情,虽然宝钗来了,带来了象征天命因缘的“金玉良缘”,元妃也助力,发放了二宝一样的端午节赐礼,清虚观的张道士也插了一腿子,要给宝玉说个家私门第都相当的15岁姑娘。

按说吧,贾母去清虚观打醮,王夫人应该陪同,可是王夫人推脱忙不得空,要接待宫里来往的人员。贾母就力邀了薛家母女同去。张道士当着那么多人给宝玉提亲,怎么看怎么像谁设的局。因为这次打醮活动元妃并没有安排贾母等女眷去,只安排了贾珍等人,如果贾母不去,这个活动的结果会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我们无从以猜测。

即便因为二玉还小,提不到婚姻的层面来,难道张道士还不知道元妃刚刚赐过端午节的礼?不知道带着“金锁”的薛家是何用意?如果明明知道薛家的金锁姑娘在此,而提亲对象又不是宝钗,薛家母女该何等尴尬?显然,这一切张道士都是知道的。贾母厉害啊,说和尚说的,宝玉还小,不能早婚……一句话就轻飘飘地打发了,这就好像给了兴冲冲的薛家一闷棍。

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老太太的明确意向好像只有薛宝琴。这个姑娘活泼明朗,生得粉团一般,性情又如玻璃人一般透明纯净,颇是惹人喜爱,当然健康没有问题。贾母倒也不掩饰,直接把生辰八字问到薛姨妈脸上,搞得薛姨妈措手不及,还得表面欢喜,表达遗憾,其实内心满满的尴尬啊!

贾母这一招起到了好几个作用:一是委婉告诉薛家母女和儿媳妇王夫人,薛宝钗做孙媳妇,我没看上,我不信什么金玉良缘。二是给儿媳妇面子,我并不排斥薛家的人,如果女孩儿像宝琴这样,我是可以接受的。三是小编以为也有敲打林黛玉的意思,你要是像宝琴这么阳光健康,多好啊!

在黛玉的病上,老太太是舍得花银子的,只是这姑娘总也不好,这不能不成为老太太的忧虑,正如兴儿说的,养上两年,年龄大了,身体好了,再无不准的。

其次,贾母得考虑儿媳妇王夫人的观点。虽然王夫人对婆婆表面看来还算恭顺,大伯子贾赦要讨贾母的丫鬟鸳鸯做小老婆, 贾母逮着王夫人就是一顿痛骂,王夫人马上跪下,表现的唯唯诺诺,不作一语的辩解。但是背后安排事,王夫人却总是说不要让老太太知道。比如私下提拔袭人,比如让薛宝钗管家,再比如夜抄大观园,王夫人都有明确的指示,不要让老太太知道。赶走晴雯,王夫人也是胡乱编了个理由搪塞贾母。那么这对婆媳关系如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表面文章!王夫人对贾母表面上百依百顺,背后却阳奉阴违。那么,贾母知道吗?知道儿媳妇如此对她吗?肯定知道啊,贾母曾经当着宝钗的面就直接说:“你姨妈不会讨公婆的好,木头人似地……”这已经很不给儿媳妇面子了。

但是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如果结婚对象是林黛玉,贾母必须考虑儿媳妇的态度。如果硬来,直接安排,王夫人还真是没办法,还真得按老太太的意思来办,夫权社会,贾政肯定听他妈的,宝玉也肯定乐得跳脚。但是贾母不能来硬的,为什么?为了林黛玉!老太太得想,我能活几天啊?如果王夫人死活不接受林黛玉,我硬安排二玉成婚了,我归西了之后,黛玉的日子怎么过?可以这么说,贾母是如何疼爱黛玉的,王夫人就会如何看不惯黛玉,甚至折磨蹂躏黛玉。这应该是老太太考虑到的最重要的内容!合并同类事件,比如刘兰芝和婆婆,比如唐婉和陆游的母亲,再比如《浮生六记》里的芸娘和婆母,虽然都成婚了,好像木已成舟,但逆水行舟,何其难也!婚姻的小船无不翻倒在“宗权”的漩涡里。

其三,黛玉和王夫人的关系如何?表面来看,王夫人和黛玉还过得去,也曾经安排给黛玉做衣服,也曾经送大人参,也一起吃西瓜等。但是我要说,王夫人对黛玉,真的不是太好。比如吧,她称呼林黛玉为大姑娘,称呼宝钗为宝丫头。这俩姑娘谁大啊?当然是宝钗,怎么就不见她喊宝钗为大姑娘?她不会像贾母那样称呼黛玉为玉儿。称呼里面是客气的冰冷。然后聊天问话,林黛玉是常住荣国府的,这二舅妈居然不记得林黛玉吃的什么药?显然,关系一般不够关心嘛!再有,金钏儿去世的时候,拿活人的衣服给死人做装裹,搁谁都忌讳,而王夫人单单记着林妹妹过生日的时候做过两身衣服,并且说这中间也没人做衣服。这话表面一看,没问题啊!仔细一看,问题就来了!林黛玉的生日和袭人同日,都是二月十二日,那么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三日,中间相去不远吧?迎春和惜春的生日未曾提及。金钏儿死的时候,足是五、六月份了,那么探春过生日不做衣服吗?王夫人为何不提探春呢?从这些小小的细节来看,你能说王夫人喜欢林黛玉吗?

贾母要不要考虑,这两人的关系以后如何相处?

其四,拉锯战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宝钗年龄比较大,贾母不同意,王夫人也不好处理,宝玉又得摔玉大闹,病个半死。而黛玉年龄比较小,等得起。在等待的时间里,黛玉可以一边调养身子,一边和王夫人搞好关系,最好是让王夫人也喜欢上林黛玉,或者再放低一点标准,让王夫人能接受林黛玉。我想这或许应该是老太太的意思,因为宝玉夜里探望黛玉的病时就曾经说过:“不出二三年,果然好了……”可见这是贾母和宝玉的共同心愿。林黛玉也积极做了很多工作,从开始和薛宝钗的对立,到变成亲如姐妹,称呼王夫人的亲妹妹——薛姨妈为妈。关系发展到这儿,如果林黛玉的身体情况允许的话,那么贾母提起二玉的婚姻,宝玉娶得是不是也是薛家的姑娘?这样王夫人是否也可以勉强接受了呢?

貌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交给时间和岁月,总会给你一个结局。

比如薛宝钗年龄比较大,实在等不起了?

又比如林黛玉身体比较弱,实在等不得了……

贾母和王夫人谁也没有硬来,双方保留着相互的尊重、坚持或者说礼让……毕竟是都想给最爱的宝玉——一个最完美的婚姻,这是两人共同的目标。

一入红楼梦不醒,从此身在此梦中。一本可以陪伴终生的书,一本进入高考试卷的书,一本被誉为世界文学巅峰的书,在线等你!


作者简介:红柳,本名马晓雁,山东鱼台人,平台编辑。

(0)

相关推荐

  • 《红楼梦》导读问题及答案

    <红楼梦>导读问题及答案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1.此书是怎么来的? 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

  • 贾元春不喜欢林黛玉,喜欢薛宝钗,通过三件事体现出来

    贾母和王夫人围绕贾宝玉的姻缘,有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之争.作为贾家地位最尊高的贾元春是什么态度呢?通过端午节赐节礼,元春的态度一清二楚. (第二十八回)袭人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 ...

  • 解味《红楼梦》(二)

    贾宝玉和林黛玉 黑土读<红楼梦>(二):贾宝玉的"有情"与"无情" 一.林黛玉:小时的玩伴,长大后感情的依托. 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神仙世界,所以先撇开 ...

  • 贾元春不喜林黛玉的原因1

    贾元春不喜林黛玉的原因1 只因两个字,贾宝玉一个小故事道破天机 在贾元春省亲过后的端午节,如往常一般的赐节礼却有些不同之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贾元春含蓄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林黛玉的赏赐类比三春,而薛 ...

  • 《红楼梦》:林如海贾敏不死,贾母王夫人会同意二玉的婚事吗?

    有句话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题主似乎以为,天下的好女孩子,都由着贾母王夫人挑选似的! 事实是:如果林如海夫妻不死,根本轮不到贾母王夫人同意不同意,因为林如海夫妻根本就不会同意这 ...

  • 漫话红楼|二玉的美好姻缘,是贾母和黛玉联手毁掉的

    黛玉初入贾府时,林如海尚在人世,爱屋及乌的贾母把黛玉接到身边养育,应该是怀有与林家联姻之想的. 当初把贾敏嫁入林家,就是看中了林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这对于急于转型的 ...

  • 直到临死之前,黛玉才明白,贾母为什么迟迟不提她的婚事!

    宝黛之姻缘,在贾府中早就是喜闻乐见,深得人心的.且看贾宝玉被贾环暗算,泼了满脸热灯油一回,李纨.王熙凤.宝钗.黛玉都来看望,大家伙说起了王熙凤分送的暹罗贡茶,众人都嫌茶味清淡,只有黛玉说好.结果,王熙 ...

  • 贾母朽坏的二两人参,被薛宝钗嘲讽没见识?其实朽坏人参另有含义

    贾元春省亲掏空了贾家家底,让几代的积蓄一朝化为乌有,只留下一座"一文不名"的大观园.贾家有钱时,王熙凤对秦可卿说"别说一天吃二钱人参,就是二斤咱们也吃得起".可 ...

  • 剧本:二狗的婚事

    作者:吉建军 联系电话:13716053033 作品背景: 南何村:南何村隶属于陕西省渭水县杏林镇,位于秦岭山腹地,交通不便,村中主要产业是种地,且耕地以山地为主,只有少量平川地.村民收入很少.因最初 ...

  • 大眼睛的虫,鱼眼睛,薛家与二玉不是同一个族类吗

    题:大眼睛的虫,鱼眼睛,薛家与二玉不是同一个族类?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 ...

  • 并不欣赏邢岫烟的贾母,为什么要管她的婚事

    文:韩雪丽 其实贾母不喜欢邢岫烟,大家都明白,但凡贾母照顾一二,让凤姐在园中与邢姑娘单设一处,哪里会让迎春的人欺负到要当了棉衣的地步,贾母根本不过问邢岫烟的事,贾母不喜欢邢夫人,是一个原因,当然另一个 ...

  • 二玉《亲人,其实并未走远》

    亲人,其实并未走远 其实,亲人并未走远. 生死离别,总是悲戚,亲人的离去更是让人悲恸.之后再想起离去的亲人,也只能是一阵念想.但经我这几年的真实经历,我想告诉你,其实,亲人并未走远. 当然,大家都会说 ...

  • 康熙的十二花神杯 ,雍正的十二美人 ,嘉庆的十二玉印!

    康熙对历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赏,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镇恢复御窑厂,研制新风格的各种瓷器. 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纹杯",第一次把"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