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太极拳家闫芳老师的北京之行,为北京、河北两地太极拳的传统交流,又续写了一段佳话。事实证明,打开封闭,增加交往,是促使太极拳运动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今后有更多武林人士的交流与交往,能出现在《武谈》的报道之中。题图为闫芳与北京拳友合影。2016年6月18日至21日,太极拳家闫芳,应邀带着5位弟子来到北京,与京城的太极同道及众多的武术爱好者见面并进行了太极文化交流。一、不是比赛,不是打擂。这次北京太极文化交流没有比赛场地,只有交流场地;没有打擂擂台,只有交流平台;没有紧张叫劲,打斗比拼,只有和谐切磋,互相了解。闫芳走进京城,看到了北京武林界的朋友风清气正,开放包容,胸襟博大,好客友好。二、闫芳师徒不表演,不显能,没有自以为是的架子,只是实实在在向拳友展示自己的所知所会。是以一种虚心学习的精神与北京同道互动切磋。闫芳师徒的待人接物赢得了现场绝大多数人的尊敬,他们的功夫水平,也得到亲自体验者的肯定、好评和赞誉。三、闫芳师徒与北京拳友交流的内容和方式基本是:闫芳主要是向练太极、懂太极而且具有一定功夫水平的人讲说太极劲,传授推手功夫的劲路和功法;几个徒弟拳龄长的六年,短的一年半,他们以历练自习,体验对方,虚心学习为主要目的。闫芳师徒的功夫水平,特别是道德人品,在所到的四个交流场地(天坛公园、芍药居公园、紫竹院公园、通州区东关运河文化广场)都给交流体验者和现场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掌声时起,赞声不断。四、闫芳因有种种人们知道的或不知道的原因,目前基本不与不相识的外人摸手。但这次北京拳友的真诚和热情,使她破例与几个素不相识但求功心切的太极习练者搭了手,让他们体验了自己的功夫。五、由于邀请者的精心组织安排、北京拳友的饱满热情,使这次闫芳走进京城的太极文化交流十分圆满,十分成功。这次交流活动,没有仪式,不设程序,没有框框套套,就像一个太极人的大家族离散重聚,久别重逢,见面述情,亲切又和谐。四天的交流活动,闫芳带领几名弟子由邀请者陪同,先后走了四个场地。十八日上午在天坛公园。九点十分左右,闫芳走进场地,场上热切期盼的三、四百人马上把闫芳围了起来,握手拍照,寒暄问候。年长的,年轻的,面熟的,面生的,都留在了笔者手机的录像里。场面自由热闹,气氛和谐融洽。拳友中一位红衣女士还是个书法家,她为闫芳献上一幅书法作品,是一首藏头诗,作者当场朗诵,藏头句是:经梧太极闫芳传承。欢迎拍照的场面历时大约半个小时,安静之后组织者安排了几位北京太极拳友进行推手,让闫芳老师现场指导,解说太极推手的劲法和劲路。之后,主要是闫芳徒弟与京城的推手爱好者进行互动。在整个交流切磋过程中,闫芳时不时地指点北京拳友怎么用太极功夫把对方发出去,闫老师指点的效果令人惊叹不已,让亲历者、旁观者大开了眼界。闫老师的三位徒弟与北京拳友的切磋互动大约进行了两个小时,中午十二点结束了天坛公园的交流话动。18日下午在芍药居公园,19日在紫竹院公园,20日、21日在通州区东关运河文化广场,交流活动内容方式大体相同,也都十分圆满十分成功。
这次北京之行,让闫芳老师感到了北京拳友博大友好的气度和胸襟,她印象最深的是:北京藏龙卧虎,高手如云,其中几位老者与闫芳面对面探讨了太极文化的高境界等深层次问题和太极如何发展的问题,相通相知,互表感佩遇到了知音。
视频1:热情的北京拳友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