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死得冤不冤?

编辑搜图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一代名将,“杀神”。其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被赐死于杜邮。

真正尸山血海的杀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很多人对他崇拜敬服,对他的悲剧落幕耿耿于怀。

自古以来,关于他的悲剧结局有几种细节不同的版本,都是自长平之战战后该不该立即打邯郸开始。

先来看司马迁的《史记》版本怎么说的。

长平之战后,白起认为应该继续围攻邯郸,在秦军重新收复上党后,韩国和赵国恐惧,派出苏代去游说秦国丞相范雎。

而苏代的理由有两条:一,白起如果灭了赵国,爵位必然在你之上;二,百姓害怕秦国,按照前面上党百姓的表现,秦国即使灭了赵国,剩下的土地人口都会被和他接壤的其他四国瓜分,秦国热闹了半天结果会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个月后,秦国发兵攻打邯郸。那时白起生病在家,不能领兵。秦军打了邯郸几个月,损兵折将。这时候白起病好了,秦王再次要求白起领兵上阵。结果白起说了一堆理由拒绝出战。秦王让范雎再去劝说,白起还是不理睬,还说自己又生病了,就是不肯领命。在赵国战场,秦王只能换其他将领,又围攻了邯郸大半年,还是打不下来。这时候,魏国和楚国的援兵到了,内外夹攻,秦军大败。

这时,白起却站出来说:“看看,不听我的,吃败仗了吧!”秦王大怒,强行要求白起领兵,但对方还是称病不去。范雎来劝说也没用。秦王把白起的军职一撸到底,发配去阴密。好巧不巧,白起却又病了,滞留咸阳三个月。

随着邯郸前线的战事越来越吃紧,秦王派人赶走白起,不得再停留咸阳。白起走了之后,秦王对范雎和群臣说:“白起被发配赶走,他流露出的样子,还是不服气,有怨言。”秦王就派遣使者赐给他一把剑,令他自杀。武安君拿着剑就要抹脖子时,仰天长叹道:“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结果?”过了好一会儿,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随即自杀。

武安君死在前257年(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武安君死而无罪,秦国人都同情他,所以无论城乡都祭祀他。白起死就死在当时的政权下,自古都是一样的当国家建设成了时候,不知道死了多少功臣。

在我看来,司马迁的写法非常狠毒,故意将苏代的游说和范雎对秦王的进言用了一个“於是”连接起来,原本是两件事,被他一暗示,就有了阴谋论的意味。后世很多人就此也直接忽略苏代说的第二条原因,认为范雎就是因为嫉妒白起,才进谗言说服秦王退兵,放弃了大好的攻灭赵国的机会。而白起也是因此和范雎结怨,为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伏笔。

但作为理智的现代人都知道,要给一个人定罪,应该论迹不论心。如果有个人落水死了,然后另一个人跑去跟官府举报,说你跟死者是竞争关系,官府难道能就此认定你是杀人凶手?

苏代既然能将第二条拿出来当游说的理由,必然是某种实情,这就已经构成了可以退兵的一条正当理由。

编辑搜图

再来看看范雎提出的“秦兵劳”的退兵理由正当吗?

若是我们客观考虑当时的生产力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点,范雎给出的理由完全合情合理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赵国四十五万大军,在长平全军覆没是没有疑问的。历史资料没有记载秦军的具体伤亡人数,因此在很多人的心中,会下意识会认为秦军没死多少人。这也是这部分人据此认为白起想要立即发动邯郸之战的决策是正确的,而秦王昏聩丞相奸佞,以至于痛失好局的原因。

之所以有部分人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后世的很多战争,是我们民族内部发生了,战胜方可以收拢降兵,有时还能不断抓农民的壮丁,损失看不出来,甚至人数还越打越多。但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前,即使不杀降,也没有多少将败兵当场转成自己人的记载。

所以秦军伤亡很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双方都是步兵,是要上阵肉搏的,难道秦国人都是铜头铁臂、肉身成圣的不成?

根据后世部分专家估算,长平之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达到了一百万左右,秦军伤亡二十多万。这还是可考的军队人数,参与后勤的民夫必然也是一个庞大的数量,不用想都知道,当赵国粮草见底的时候,秦国的情况同样不会太好。

从《史记》上的记载也可以间接判断,上党长平一线,双方对峙两年多后,不论是秦国率先挑起大战,还是后来使用反间计,意图令赵国用崇尚进攻的赵括替换坚守不出的廉颇,都能证明秦国也是在咬牙坚持,难以维持了。若是它还能够维持持久且巨大的优势,以最小的代价拖死赵国不是更好?参考我们现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到后来,可是把各地的部队拉过去进行轮换练兵了。

同时,范雎给出的那个反间计的借口实在太简陋了,简陋的像儿戏,“还好你们赵国不是用赵括顶替的廉颇,他是名将之子,军事素养又高,万一他出马,我们秦国说不定就败了。”赵国君臣除了贪婪短视一点,又不是不可救药的蠢货,之所以还是换上赵括,看起来好像是相信秦国的造谣,其实只不过是双方保持默契,想要速战速决而已,因为实在打不动了。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话是一年后白起拒绝出战邯郸时,自己给秦王的理由,不管是他自己后来想通了还是敷衍秦王,但这也说明国力大衰确实是长平之战刚刚结束时秦国的实际情况。

吕不韦,后来的秦相,在长平之战时,刚好在邯郸和咸阳两地之间忙前忙后,实施他的奇货可居计划,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在他编纂的《吕氏春秋·应言篇》记载:“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由此可以确认,之所以秦王叫停继续战斗,人员和粮食都消耗过大、国力空虚是主因。但我认为,除此之外,秦国君臣还有另外一层现实的担忧,战略局面大坏。

战国七雄之一陨灭的历史大业唾手可得,秦国上下谁不激动?秦国几代君王心心念念的,就是是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秦王之前可是过了一把西帝的瘾;甚至本来秦国的征兵年龄是17岁,后来改成了15岁,连秦王都亲自上阵征兵,还有什么事比灭赵国更大?

认真想一想,长平之战后,秦国如果不留一点余力,就算立即能拿下赵国,又能怎么样?为了能够和赵国一对一单挑,范雎背后不知道用了多少手段,阻止其他国家的串联。但其他国家并不是全都傻,除了惧怕强秦,还有坐山观虎斗的意思。但如果秦国国力大损,趁着其没有一丝还手余力的机会,其他国家会做出什么选择?更大的可能情况不是苏代说的秦国捞不到战胜的好处,而是整个国家都会被其他国家合纵灭掉,五国伐齐就是前车之鉴。

白起杀的兴起,可以不考虑其他情况,但长平之战的烈度和持续时间都超出了他以前经历过的战争,对秦国国力的影响和拖累是他从所未见的。可国家是秦王的,不得不考虑后续的大局;而范雎作为长平之战幕后穿针引线运筹帷幄的秦相,也不得不从实情出发。在其他两国割地认输的前提下,好处到手,做出退兵休战的决定完全是合理的。

抱有阴谋论的人,认为是秦王和范雎有私心,才是最后导致白起被杀的原因,其中另一个辩解的理由是,既然你一年之后又发动邯郸之战,为什么就不能长平之战后立即进行呢?在他们想来,原因就是范雎嫉妒白起功劳盖过自己,而秦王也害怕他功高盖主,因此才阴使手段,让白起错失立下滔天巨功的机会。

如果仔细看各种史书记载的先秦时期的战争,虽然看起来发动的次数很多,但大部分战争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就是,一年发动一次,而且很快收场。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农业生产限制,地里的庄稼到了时间才能成熟,而且粮食不易保存。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极大限制了战争的参与人数和持续时间。

正如秦国君臣给出的长平之战后不能打的理由是人员疲惫,粮食枯竭。但九个月后,新的庄稼又成熟了,粮食重新充盈,人员也得到了修整,刚好赵国撕毁战败协议,拒不履行承诺,被如此打脸了之后,秦国当然要去教训它。

因此,秦王先叫停攻打邯郸,后续又攻打邯郸,理由是说得通的,并不是反复无常。

再回过头来看,秦王和范雎是忌惮和嫉妒白起,所以压制他吗?

范雎协助秦王赶走魏冉,重新拿回执政,是在公元前266年,而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作为魏冉一系的人马,白起在这期间被雪藏了吗?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

从这点上来说,在魏冉走后,白起、范雎和秦王的关系是正常的,不能得出后两者嫉妒和忌惮白起的结论,反而是魏冉当政的最后十年,没有关于白起在战场上的任何记载。

要说有仇,那也只能是长平之战后,白起被扫了兴,被战绩冲昏了头脑,单方面记恨秦王和范雎。

白起作为历史上最出名的“人屠”,一直在军伍之中摸爬滚打的职业军人,打大兵团歼灭战的能力让人没话说,但他分析整体战略上的水平不见得优秀,不一定会过多思考实际的国情如何。

几十年后,同样有一个杀降杀出名声的后辈,他的名字叫做项羽,军事指挥能力强悍的一塌糊涂,但把握战略大势的能力糟糕透顶,还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白起的战略眼光究竟如何,我们没有其他史料验证,但从邯郸之战打响后,白起时不时称病,拒绝秦王一而再的领兵要求就可以看出,恃功而骄,抗拒军令。

白起是军队高级指挥官而不是丞相,最要紧的是服从军令,不想改朝换代,那其他的意见建议只能先保留。但白起拒不参战不说,还在大后方阴阳怪气的说风凉话,堂堂武安君,一言一行对军心民心的杀伤力是巨大的。秦国是以法治传国的,白起的这些做法无异于是在寻死。

有人说白起的这些话之所以被秦王知道,全是范雎传的,属于小人行径。真实情况不可考,至少司马迁没直接写是范雎干的。

但白起作为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从获取信息到议论邯郸之战,自言自语的可能性很小,说不定还是故意传出来的,也有可能是自己手下或者家仆打抱不平传出来的。总之这话迟早会传到秦王耳朵里。再说了,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耍性子,自我选定了敌人,释放敌意,就算范雎中间耍一些手段,帮忙把白起的话传播更快一点,也不是不可理解。范雎又不是造了白起的谣言,跟小人行径有什么关系?

即使白起曾有魏冉一系的标签,但秦王事后并没有追究,反而一如既往的重用,加上两人的年纪其实差不了多少,君臣同行几十年,没有一点感情?

编辑搜图

但是直到这时,秦王还是在忍耐,也只把白起的官职一撸到底,发配流放而已。(古人的局限也在这里,身份地位不一样,很少掏心交流,什么事都要靠猜,猜对了皆大欢喜,猜错了分道扬镳)

事情至此,已经注定了白起的凄凉落幕。但结果却往更加残酷的方向走。白起因某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咸阳三个月,加上前方战事屡屡有不利的消息传来,阴差阳错之下,秦王新气旧怨一起发作上来,直接扔了一把剑给白起,你去死吧。

对于最后一段,我是有点疑惑的,秦法虽然严苛,但是公正,在胡亥之前,历代秦王都是以身作则,甚至拿王族开刀正法的。秦王有更多的杀白起的理由,比如为后代君王铺路,比如防止白起投敌等等。但即使要杀白起,秦王会用“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这种经不住考验的理由?秦国又不是司马迁和董仲舒极力宣扬下的人治朝代。

我个人对《史记》中记载的那些事的真实性是持保留态度的。最明显的就是其中记载的导致司马迁被迫选择宫刑的李陵之祸,如果再看一下《汉书》中的事件细节,司马迁多处省略隐瞒甚至歪曲了事实,之所以这样干,无非还是给李陵脱罪,进而为自己的遭遇喊冤叫屈。而《史记》的正史地位只是后世给的,真实的情况是,这本书是司马迁私下写的强烈宣扬个人价值观的历史小说,在身前都没敢公布出来。但是因为它的开创性和全面性,后世文人将他的地位扭曲到了不正常的地步。孔子、关羽没被宣扬成圣之前,他们也只是个普通人,尤其关羽,还是被人砍了脑袋的。《史记》的这种状况有点类似于香港没回归之前,那些人对大陆各种有的没的编排的故事,私下反而更有流传市场。也因此,几千年下来,《史记》反而保存的相对完善。

另一本同样记载了白起之死的古籍《战国策》就没有《史记》这样好的运气了,因为汉朝的时候,只能深藏在皇家府库,后面经历几次战火就破散不堪,后人只能穿凿附会填补其中的内容,就有了更多关公战秦琼之类的错乱感,但在我看来,其中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理由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战国策·中山·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

这就说明编辑的人是不认可叫停长平之战后继续进攻是因为范雎进谗言的关系。

这篇记载中,大部分的内容和《史记》里差不多,但在白起说出那句“不听我的话,这下吃亏了吧”之后,多了一段秦王上门,下最后通牒的情节,白起估计还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还在忽悠秦王:“我之所以不去攻打赵国,是有一个更好的计划,我们可以放过弱小赵国,攻击其他不服的国家。我之所以拒绝出战,委屈自己,完全是为了大王你好啊。”

从这段可以看出,《战国策》编辑的人至少不认可白起无罪。

历史已经远去,不管是《史记》还是《战国策》都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了解那段历史的窗口,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

在我看来,白起功勋卓著、辉煌一生,激励着我们后人在各自的领域内争创佳绩。但他的死,从目前的史料看,完全属于咎由自取。

反而是同朝为官的范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渣渣,通过自身努力,功成名就,而且行事恩怨分明,这样的生平才更加感人和催人奋进。结果因为司马迁的个人倾向和不良暗示,套上了睚眦必报的标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