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宫,破“把柄”,Super
入中宫,破“把柄”
Super
合以二为前提
一无所谓分合
阳明后悔提
“知行合一”
这不是标题党
阳明确确实实
曾经后悔提出
“知行合一”
一提阳明心学
第一反应便是
“知行合一”
稍微有所了解
都能说上两句
殊不知
阳明曾经
后悔提出:
“知行合一”
《王阳明年谱》:
先是先生
赴龙场时
随地讲授
归过常德、辰州
见门人俱能卓立
喜曰:
谪居两年
无可与语
归途得友
悔昔在贵阳举
知行合一之教
纷纷异同
罔知所入
对于提出,知行合一
阳明态度,是真后悔
“知行合一”:
未将学生,引入大门
倒令学生,思想混乱
纷纷异同,罔知所入
知行合一
当初提出
阳明传道
授业初期
一种尝试
但是因为
经验不足
时机未握
知行合一
提法本身
值得商榷
徐爱因为
未会先生
知行合一
决于先生
先生曰:
试举看
爱曰:
今人知
父当孝
兄当弟
乃不能够孝悌
知行分明两事
先生曰:
被私欲
隔断耳
非本体
圣贤,教知行
是要,复本体
故《大学》指出
真知行以示人曰:
如好好色
如恶恶臭
见好色属知
好好色属行
只见色时
已是好矣
非见后
始立心
去好也
闻恶臭属知
恶恶臭属行
只闻臭时
已是恶矣
非闻后
始立心
去恶也
又如称
某人知孝,某人知弟
其人必曾,行孝行弟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此便即是,知行本体
爱曰:
古人分,知行为二
恐是要,用工分晓
先生曰:
此正失却
古人宗旨
某尝说
知是行之主意
行是知之功夫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已可理会矣
古人立言所以
分知行为二者
缘世间有一种人:
懵懵然任意去做
全不解思维省察
是之为冥行妄作
知而后行无缪
又有一种人:
茫茫然悬空思索
全不肯着实躬行
是之为揣摩影响
行而后知始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
若见得时,一言足矣
今人却以为:
必先知然后能行
讲习讨论以求知
俟知得真方去行
故遂终身不行
亦遂终身不知
今说知行合一
学者自求本体
庶无支离决裂
最关键两句:
圣贤教知行
是要复本体
今说知行合一
学者自求本体
复得本体:
这个本体
是知的本体
或行的本体
抑或是
知与行
的本体
复得本体:
复得
知行的本体
知行本一体
阳明十分清楚,但是
他不仅需要自己清楚
也需要叫学生们清楚
阳明,从平常人
经常,分裂开的
“知与行”入手
叫同学们
尝试去将
“知与行”
合到一起
阳明出发点,无疑即系是:
为了有一个,教学的“把柄”
但是这个
“把柄”
不仅未能
起到作用
反而造成
更大困扰
原因学生,并未入门
对于那个,”知行“本体
并未能有,什么认识
阳明并未:
直接说出,知行本一
而是预设,“知行”为二
假若为一,何谈“合”字
“知行”为二,作为前提
学生迷途,硬合“知行”
结果,事与愿违
学生,无所适从
纷纷异同
众说纷纭
学生们的“知行”都是
被私欲遮蔽的“知行”
他们并未见到,“知行”本体
无法立定脚跟,怎么去合
捕风捉影
不断地猜
还好
阳明及时悔悟
不久以后便能
找出问题所在
于是换了
教学方法:
乃与诸生
静坐僧寺
自悟性体
顾恍恍若
有可即者
可以发现
自此以后
阳明也就
便不再提
“知行合一”
有了此次的教训
对于教学的“把柄
也就谨慎多了去
经过多年提炼
五十岁时提出
“致良知”
正式提出之前
他对“致良知”
暗中检验多次
他自己的话是:
“致良知”是
“经宸濠、忠、泰之变”
等大风大浪中已得验证
是年先生始揭
致良知之大教
先生
闻前月十日
武宗驾入宫
始舒忧念
自经宸濠、忠、泰之变
益信良知真足以
忘患难,出生死
所谓
考三王
建天地
质鬼神
俟后圣
无弗同
乃遗书守益曰:
近来信得致信
得致良知三字
圣门正法眼藏
往年尚疑未尽
今自多事以来
只此良知
无不具足
操舟得舵
平澜浅濑
无不如意
颠风逆浪
舵柄在手
可免没溺
一日先生
喟然发叹
九川问曰:
先生何叹
曰:
简易明白若此
一经沉埋万年
九川曰:
亦为宋儒
知解上入
神为性体
闻见日益
障道日深
先生拈出
良知二字
古今人人
真的面目
更复奚疑
先生曰:
然人有冒
别姓坟墓
为祖墓者
何以为辨
只得开圹
子孙滴血
真伪无逃
良知二字
实乃千古
圣圣相传
点滴骨血
又曰:
良知之说
百死千难
之中得来
不得已而
一口说尽
只恐学者
得之容易
把作一种
光景玩弄
实落用功
不负此知
主人公对
“致良知”的得意
对于“知行合一”
主人公从未
有此提法
“致良知”
即是直指本体
良知即是本体
本体单一,无对待的
这是心学,最大特点
简易直接,点出本体
“知行合一”
预设为二,是有对待
单这一点,高下立见
已入门的人,可以提,知行合一
未入门的人,不可提,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