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年少单纯倔强的如兰婚后也开始耍心眼了,把小日子过的甜甜蜜蜜

如兰是盛家嫡出的二女儿,上有亲妈王氏的百般疼爱,千般呵护,下有哥哥姐姐的看护,过的一帆风顺。

遗传了王氏的耿直性子,说话做事全凭自己,养出了富贵人家女儿的骄纵,性子中既带有美好的单纯,又有几分耿直倔强。

三姐妹偷偷隔着帘子瞧来家做客的梁家六郎,如兰和明兰着了墨兰的道,一着不慎摔了出去。

面对父亲盛紘的责骂,明兰既知委屈,也干脆的认错,墨兰扮柔弱装无辜换来父亲的表杨和免受惩罚,只有如兰硬着头和父亲吵,说父亲不明事非,偏心墨兰,一脸的不服气,一股子的倔强

换来父亲更生气,结果,换来跪祠堂跪了几个时辰,大约现在的十多个小时吧,跪的膝盖红肿,遭罪的是自己。

那时的如兰完全没有任何心机和技巧,完全按着自己的想法行事,结果吃了大亏。

齐小公爷来盛家上学后,平宁郡主未雨绸缪的让盛家几个女儿与齐衡认作兄妹,每人送了一大串南珠。

墨兰和明兰心里明镜似的,只有单纯的如兰高高兴兴,只因为收了一串漂亮的珠子,全然不知道认兄妹的意义,是平宁郡主明确的表示不希望盛家女儿和自己儿子有什么关系。

年少的如兰是多么的单纯,一串珠子就高兴半天,一点不花心思去想那背后的意义,真是过的简单自在。

人活一世,不可能永远不变,再耿直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下,也会渐渐变得圆润。

何况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生活更是最好的老师,不用人教,每个人在父母的熏陶下,在某些方面,也能无师自通

这话用在哪兰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如兰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遗传了王大娘子,单纯而倔强。婚事上,她也如王大娘子一样,低嫁文炎敬,但是她却完成没有走王大娘子的婚姻路线,而是吸取了亲娘的失败之处,总结了林小娘牢牢吸引盛紘的长处,然后加以改进,织网似的,把文炎敬的心牢牢的拴在自己身上,把婚姻生活经营的甜甜蜜蜜。

婚后,有一次文炎敬在不经意的谈话中,流露有外放这件事情。

如兰为了丈夫着想,风风火火的回家找母亲说情,想要父亲帮助疏通关系,让文炎敬外放一个好地方。却被盛紘狠狠的责骂了一顿,后来明兰细细的为她剖析原因。

文炎敬一没流露出自己想外放,二没暗示如兰找岳父帮忙,这就意味着人家想自立更生,不想依靠裙带关系。

如果如兰不管三七二十一插手丈夫的事情,反而让文炎敬在岳家失了面子,清流都是把脸面看的非常重的。

如兰在明兰耐心的解释下,明白了原因,虽然心里委屈,但是想明白了里面的关节之后,再不胡乱插手丈夫在外头的事。

这就是如兰吸取了王大娘子的教训,当初王大娘子与盛紘也是少年夫妻,恩恩爱爱,可是王大娘子仗着娘家势力,胡乱插手盛紘的事情,一次两次还算没事,次数多了,盛紘渐渐与她失了情分,后来又有林小娘,王大娘子就彻底失宠了,过的很不得意。

如兰怀孕之后,文家婆婆以如兰有孕不能照顾丈夫为由,把从小服侍文炎敬的丫头抬为妾氏。

这样的事情,在古代是天经地意的,许多女子怀孕,既使婆婆不往屋里塞人,自己也要抬人给丈夫。

长柏哥哥那么正直,表现的那么不近女色,海氏嫂嫂那么精明能干,怀孕时,还得让老实的羊毫侍候长柏。

可是纳妾对如兰来说,简直如被雷劈。

如兰生下来时,正好是林小娘在盛府风头正盛的时候,如兰从小看着一个妾氏在盛府呼风唤雨,把大娘子压的没有还击之力,从小厌恶妾氏。

虽然不愿意,但是如兰却不能明着反抗婆婆。

这时从王氏身上吸取的教训帮助了她,盛家势大,如兰可以依靠娘家把这事摆平了,也可以依靠娘家的势力来震慑文家任何一个人,甚至婆婆,但是不能用来威逼自己的丈夫,那样的话,两个人的感情就完了。

这时,如兰在林小娘身上学习到的勾夫之术,扮柔弱,谈感情就起到了作用。

她怀着身孕,跪在大雨中,茫然无措的哭泣,妥妥的一个既吃醋又深爱自己丈夫的小女子,因为害怕丈夫变心,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能像个孩子似的,在雨中无助的哭泣。

文炎敬果然深受感动,深觉自己如果真的收了通房,就对不住如兰深爱自己的一片真心,又是感动,又是愧疚,然后亲手发嫁了母亲抬的那个丫头。

如兰既没顶撞婆母,又没有与丈夫吵闹,而是哭了一通示下弱,顺带的表表感情,就大获全胜。所以这时候一定要谈感情,否则一切玩完。

没看到,每次林小娘做错事,盛紘要处罚她时,林小娘先示弱,然后再表表如何如何爱盛紘,最后祭出当年正头娘子都不要,非要给盛紘作妾,一通表白下来,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纳妾这件事上,如兰摒弃了王氏的一味硬来的那一套,而是学了林小娘的精髓,示弱、谈感情,让文炎敬心甘情愿的如了自己的意,真是青于蓝而盛于蓝。

虽然这次阻止了纳妾,但是妾氏是古代男子的标配,就像现代男子有车、有房一样,纵然彪悍如如兰,为了自己的名声,丈夫也要有个妾氏来装点门面。

于是如兰精挑细选了一个长相非常安全丫头抬了通房,且她全家的身契都在如兰手里,量她也不敢翻出什么浪花来。

文家婆婆只要对通房的长相稍有微词,如兰的陪嫁媳妇们立即放出风声,纳妾是为了繁衍子嗣,侍候主子,就要身体健康有力气的才好,若要那妖妖娆娆的,怎不去青楼找一个,来迷了主君的心,阻了主君的前程。

风言风语传到文家家族里面,所有人都非常生气,族里出个读书人容易吗?于是叔伯婶娘的轮翻来做文家婆婆的思想工作,之后文家婆婆再不提这事了。

这时候的如兰,遇事已不再明火执仗的去对上,知道了曲线救国的道理

深刻的分析了文家族人的心思,制造了一波舆论(貌美会影响文炎敬上进这个意思),让所有人都倒向自己,真是不费一兵一卒,又一个大获全胜。

这时的如兰,已经完全褪去了年少时的纯真,打磨了自己那耿直倔强的脾气,知道什么时候该耍什么心眼,出什么招数,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才是经营婚姻生活的秘诀。

她牢牢的掌握了这点,用心的对待丈夫,精心的经营生活,织了一张甜蜜的网,牢牢的把文炎敬网在其中。

后来文炎敬外放福建,还没等文家婆婆提出要留下如兰站规矩,文炎敬就主动伙同丈母娘制订了一系列的计划,文炎敬装可怜扮无辜,王氏仗着盛家的威势去闹着一翻,文家婆婆立马熄火。

夫妻俩包袱一卷,高高兴兴的赴任去了,从此如兰脱离了婆婆的拿捏,自己当家作主,夫唱妇随,继续自己美满的小日子去了。

在盛家四姐妹中,就数如兰在父亲妻妾斗争中学到了精髓,把理论联系实际,褪去了纯真,抛弃了耿直倔强,该耍心眼就耍心眼,该出招就出招,该笼络丈夫就好好的笼络丈夫,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严然一个生活的好学生。

而这个好学生也受生活的眷顾,在盛家四姐妹中,也就数如兰过的最幸福、最自由自在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