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老板跺跺脚,全球科技公司都会小地震

华叔之前聊过台积电,台积电的强大跟这个人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他就是张忠谋,台湾「半导体教父」「芯片大王」

1987年,56岁的张忠谋创办台积电,定下伟大目标:“当我办一个半导体公司,当然要它长期繁荣。那只有一条路——世界级。

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56岁才创办企业,56岁前做了些什么?

1931年,张忠谋出生于浙江宁波,长辈化用“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他取名,希望他将来替人做事要忠心。那时,中国的局势颇为动荡,张家为躲避战乱只能不停迁徙。

少年时期的张忠谋一直逃亡,1931年—1940年,张忠谋一家人为避战乱辗转迁徙于南京、广州、重庆、上海、香港。

直到1949年,18岁的张忠谋直到飞去美国,才结束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并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全校1100多位新生,他是唯一的中国人,而且第一年的成绩就位列全年级前10。

小小鲜肉时代,张忠谋文采出众,还曾立志当作家,直到父亲受不了他兵荒马乱还搞小清新,警告说“当作家要饿肚子”,才收住念头。不过,他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音乐会、小提琴、网球、电影,都是他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

他在哈佛的第一年却也成了最后一年。当时,国民党彻底溃败,父母也从香港去到美国,根据当时华人在美就业发展情况再次决议,张忠谋必须转学理工。

学理工无疑是最高理工学府——麻省理工!

1950年的麻省也正处于黄金时代,拥有众多世界级大师,在机械系学习的张忠谋成绩依然优异,还帮教授打点工,挣点碎银子,但过得并不快乐。

一路顺风顺水的张忠谋,在硕士毕业申请读博士时,却连续2次落榜了。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嘎然中断,下一步做什么都还没有想到,“我何以对父母?对我新婚不久的妻?”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在倏忽中消灭。

其实,张忠谋把这次麻省理工博士落第视为人生中的最幸运,不完美的人生也是最完美的,如果通过了,反而没有他日后的成就。

张忠谋的父亲张蔚观,他44岁进入哥伦比亚工商学院就读,47岁获得硕士学位。张忠谋说,父母在美国的生活是安定的,但父亲一直不能摆脱流亡异国,壮志未酬的忧虑,进而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麻省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被落榜羞辱的张忠谋,带着雪耻的怒火,把简历一封封地寄给了心目中的大公司,以及万一大公司不成,先将就一下的备胎们。

发出简历2个月内,张忠谋获得了4家公司的工作机会。其中2家令他满意,最满意的是鼎鼎大名的福特汽车,专业对口,待遇也好;比较满意的是一个叫“希凡尼亚”的半导体公司,公司不怎么知名。

当时半导体公司给他的待遇是 480 美元/月,福特是 479 美元/月。 24 岁年轻气盛的张忠谋,就想着打电话给福特讲讲价,得到非常冷漠的回答,令他有点生气。

虽然气愤,但他理智听取了叔叔的建议,选择了更有前途的半导体行业。

有些事情,冥冥中总是注定的,2次落榜、1元钱让张忠谋走上了半导体的道路。

张忠谋本科读工程学,硕士是机械工程,并不熟悉半导体领域。为了适应新行业,只好白天上班,晚上研读《半导体之电子与洞》,这有如读荷马古诗一样的困难,“一字,一句、一段慢慢地读,读了又想,想了又读。”,一个晚上如果能读懂10页就已经很难得了。

张忠谋的厉害在于学东西飞快,工作一年左右,他提拔为非正式的小主管,手下也有了 4 个小兵。

1958年是张忠谋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他因跟领导不合负气辞职,跳槽到德州仪器,成为这家企业当时唯一录取的中国人。

在德仪,张忠谋真正感受到美国科技公司的创新精神及力量:“‘疲倦’简直是听不到的形容词。加班是不成文的规定,而且全都是自愿,也没有什么加班费。‘失败’从不被接受;‘挫折’可被理解,但受挫折者必须振作重来,如再有挫折,再重来,直到成功为止,大家一起赌,一起输,一起赢,一起往前拼。

当时,德仪替IBM生产着四个电晶体,其中一颗电晶体在IBM生产的良率10%,但到了德仪,做出来的基本上都成了垃圾。张忠谋点子很正,被安排来搞定这最难的一颗。

在“每天早上8点上班,直到半夜第三班开始后才回家”的努力下,他让产品良率超过了IBM本身,最高达到惊人的20%。

这让27岁的他获得人生中第一个正式管理职位:锗开发部门经理。

同事干了件惊天动地的事,彻底震撼了张忠谋

加入德仪不久,他认识了一个无话不谈的好基友。他们经常一起喝咖啡,聊天。交谈中,这位老兄告诉张忠谋,自己正计划把好几个电晶体、两极体,加上电阻,组成一个线路放在同一颗硅晶片上。他还跟张忠谋得瑟:公司最大的老大对他这个想法也很赞,并问张忠谋怎么看?

当时张忠谋认为好基友做的事情“匪夷所思”,不切实际。

让他意外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位老兄却告诉说,他已经把那玩意儿弄得差不多了。有点被震到的张忠谋,却又替他操心:你那玩意儿就算弄出来,又有什么用呢?离实际应用是那么的遥远。

这位老兄就是改变了世界半导体产业的杰克·基比(Jack Kilby)。当他希望张忠谋欣赏自己的创意时,他事实上是在让张忠谋见证人类科技的重大进程——眼睁睁地看着世上第一个集成电路诞生。

后来,杰克·基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和他同时搞出了集成电路的另一位大仙诺伊斯,则在此后带着一个叫摩尔的同事,创办了英特尔公司,快速在电子业掀起一股股惊涛骇浪的革命。

这件事,让张忠谋深深地领教了前瞻技术的力量,这些在他当时看来跟自己不太有关的人和事,也都通通在后来,成了他事业和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伯乐赏识,让他在41岁登上了事业新高峰

1964年春天,他成了“德仪”统领3万多员工和全球半导体业务的副总裁,也是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三号人物,以及美国大公司职位最高的华人。

其时,被诺伊斯和摩尔飞速壮大的英特尔,已是德仪半导体业务最强劲的对手。坊间甚至传闻,英特尔已把张忠谋当政视为击败“德仪”半导体的最佳时机。

而张忠谋则是另外的想法:他要打掉英特尔的威风!

就非得干成世界第一名,英特尔做CPU该感谢张忠谋

内存是英特尔当时最强的业务,并且已经做到世界最大,张忠谋却决定,就从英特尔的内存开打。当时,整个市场以及英特尔的主力产品都是1K,为了夺第一,张忠谋开足马力,痛下血本,直接从4K产品开打。

不做第二,只做第一。你出一,我不出一,而是直接跳空高开、一剑封喉,打天牌,这也是张忠谋在科技界打赢关键战争的核心制胜策略。

结果,4K新品出来不久,就把英特尔打成了手下败将,也打出一个张忠谋地位。

此后,英特尔在内存市场的辉煌便一去不复返,直到彻底退出,转型成为CPU巨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忠谋也算是英特尔的恩人,为逼迫英特尔转型立了功。

率先革命掉高科技不能讨价还价的老规矩,主动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打得产业同行们一听德仪又出招了就一脑子们的汗,甚至丢盔弃甲,主动落败。

56岁重新出发,创造了台积电的辉煌

1978年,有着辉煌战绩的张忠谋出任德仪消费电子集团总经理。德仪原本希望他在半导体之外再造一个消费电子王国,但这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1983年,张忠谋因不看好公司的战略转型,在闷闷不乐中离开了德仪。很多很多的新工作便找了上门,后来他选择了前往纽约,出任通用器材的总裁。

52岁的人,重复职业经理人的道路,显然也只是可接受,不愉悦,更不刺激。

经过四年后,一个56岁的老人,接下来还能干啥?

张忠谋给出的答案是,重新出发,干出一番全新的事业,而且设定出伟大目标:“当我办一个半导体公司,当然要它长期繁荣。那只有一条路——世界级。

如今的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代工公司——台积电因此诞生。

1985年,当时的台湾不但技术落后美国两代,还缺乏设计、行销等各方面的人才,唯一有的就是制造人才。

如果在台湾开新公司还照搬美国公司的模式,那完全没办法跟他们竞争,半导体公司走的都是芯片设计与制造一手抓的路子,设计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制造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这种模式把半导体搞成了一个高门槛行业,一般创业者几乎水泼不进。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张忠谋发现了一个商机——他断定,半导体的设计和制造一定会产业细化与分工,所以要成立世界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这个想法既改变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走势,也为中国半导体21世纪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台积电的第一座晶圆工厂 1987 年

张忠谋仔细考察过后,决定创办一家只从事晶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的公司,命名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

为了给台积电创立寻求第一笔风险投资用来建设厂房和采购设备,张忠谋亲自给美国、日本的十多家半导体企业写信。但包括Sony 、三菱( Mitsubishi )在内的大多数半导体公司都拒绝了,其原因都是认为单一的晶圆制造生意行不通。

几经辗转努力之后,台积电依靠台湾政府和荷兰皇家飞利浦( Euronext )的两笔资金,以及一些民间资本共计13.775亿新台币正式成立。

在创办的第一年,台积电的工厂只有3 微米和2.5 微米两种生产工艺,全年产能不到7000 片六英吋晶圆,良率也不高,基本接不到大公司的晶圆订单,整个公司在以亏损的状态运行。

转机发生在1988年,英特尔CEO换成了更年轻的安德鲁·格鲁夫( Andrew Grove ) 。他和张忠谋私交甚好,受邀到台湾参观台积电的晶圆工厂。

左一:英特尔CEO安德鲁·格鲁夫

台积电成了这些公司的第一选择。1998 年,英伟达同台积电达成战略合作,将所有的图形加速显示卡交给台积电生产。双方合作的第二年,辉达率先提出了GPU (图形处理器) 概念,可以帮助CPU (中央处理器) 分担一部分图形动态渲染等计算任务。这个概念后来被整个半导体产业改采用。

有了英特尔、辉达等成功的客户案例,台积电的晶圆代工模式迅速被半导体产业接受,接到的大订单也越来越多。到了2000 年,台积电全年营收首次逼近60 亿美元。10年后,这个数字翻了不止一倍。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从早期的英特尔,到后来的辉达、博通、Marvell、ATI、AMD、高通,包括联发科和华为海思,每家公司的晶片都有庞大的年出货量。客户的成功,为台积电带来更多营收,而张忠谋又把营收中的大部分用在扩充产能和新技术研发上,形成了正向循环。

1997年,张忠谋亲任总经理,将台积电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并于当年实现13亿美元营收,盈利5.35亿美元;

2005年:卸下台积电总执行长(CEO)职位,由蔡力行接棒。

2006年:代表中国台湾出席亚太经合会。

2009年,金融风暴袭击下,台积电第一季濒临亏损,张忠谋重回台积电任CEO,震撼了全球半导体产业。

这就迫使已 79 岁高龄的张忠谋不得不「重出江湖」,再度执掌台积电,并且像业务员一样亲自去见客户,甚至飞到美国去,一家一家地谈。这就是张忠谋的精神。

台积电全年营收

2010年,第一季,台积电营业收入达921.9亿台币,税后盈余336.6亿台币,是中国台湾1300家上市公司中获利最高的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台币,成长率超过40%,市值冲上2兆元台币,股价涨幅达30.65%。

2015财年,他的台积电以1671亿营收获得净利润604亿,其利润规模是台湾省最大企业、营收8872亿的鸿海精密231亿净利润的2.6倍;是营收3950亿的华为369亿净利润的1.6倍;是营收1028亿的腾讯288亿净利润的2倍多,也领先阿里2016年财年(营收1011亿)427亿净利润将近180亿。

2016年,台积电以约合2072亿人民币的营收,实现了约合730亿人民币的净利润,相当于每天净赚2亿人民币

凭此赚钱能力,台积电的市值成功突破万亿人民币,一举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2018年6月5日,于台积电股东常会上宣布“不续任董事、不接顾问、不担任荣董”,正式退休。

华叔觉得一个伟人不止一面,张忠谋也是如此。

他不仅是要把企业做成一个世界级的企业,他还把自己的健康当做一项事业去经营,他连他的业余爱好打桥牌也希望打出世界级的水平。他阅读更是认真,不仅要给他读过的书打分,书里不认识的字要查证。「活到老学到老」也应该有规划,他的认真和高要求,延伸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刚退休,张忠谋就在比赛现场从早待到晚, 腾出一整天时间只为了跟同好们一起打桥牌。

这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功之道。

看完张忠谋56岁开始创业的故事,是不是很励志?70后、80后、90后的你,还会沉浸在“中年危机”里不可自拔吗?

最全的5G信息就在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