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精品景泰蓝鉴赏
有父辈们奠定的稳固政局和良性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乾隆继位之时可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的心态自然也多了份自信和洒脱,由此也可以理解乾隆皇帝趋于繁华的审美倾向。如此审美反映在乾隆时期的景泰蓝上,就是明艳、热烈、辉宏。乾隆皇帝曾先后两次下旨烧造铜胎掐丝珐琅大佛塔,每次烧造6座,共12座。这12座佛塔通高均为2.31米,但形制各异,佛塔的制作云集了掐丝、錾花、点蓝等11个工种众多工匠的通力配合,为目前最 高的景泰蓝佛塔。
景泰蓝,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但又说不上来它到底是什么。景泰蓝到底是什么蓝?其实,这种工艺源自古波斯。传说在唐宋的时候,这种技艺跨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那时候的“景泰蓝”还不叫“景泰蓝”,它有个听起来很厉害的名字,叫“掐丝珐琅”。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时期,“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收藏景泰蓝,除了认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选择上应以人物、动物为首;其次是炉、瓶,且须造型奇特,以有出戟、附件为佳;再次是碗、碟、杯等。景泰蓝的掐丝十分重要,应选择掐丝细密、纹丝华丽、图案清晰、主题分明或仿青铜器纹饰及双勾的缠枝花卉纹等器物。在观察珐琅釉时,必须考虑到历史的原因:明代器的珐琅质厚,色透,砂眼凹坑大且多;清初期的珐琅也有砂眼,但比明代有显著改进,珐琅质厚但不透;至清末、民国,珐琅稀薄,但砂眼几乎消失。火镀鎏金的色彩:明代器金厚,色泛红;清初器金薄,色泛黄;清末金色泛白;近现代采用电镀工艺,金更薄。上世纪60年代 开始,景泰蓝出现仿制品,主要仿造清代乾隆以后的器物。景泰蓝使用的主要颜料为珐琅色料,伪造者为降低成本,往往用其他色料代替,伪造的一般方法是:先制成铜胎,并用铜丝掐成各种图案,接着将普通颜料研末后填入灼烧,烧成后镀金,再用细石将表面的硬棱磨掉。各道工序完成后还要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杏干粥,使其生锈。数十天后把表面的锈除去,再用胭脂油擦一遍,其颜色和光润程度可与旧器物相混淆,但藏家只要仔细观察,便能分辨真伪。
景泰蓝,中国的著 名特种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制作最为精美而著 名,故称“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景泰皇帝为宣德之子,幼年时就很受他的父亲的影响也特别喜爱铜器,又鉴于在铸造铜器方面,宣德已达顶端,景泰深知难再突破,就在工艺上另谋蹊径,终有景泰蓝的创制。其工艺精湛,用料考究,成品多为精心之作,因而价格也十分昂贵。之后成化时期也制作精美,与景泰时期成就相似。这两朝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胎体略厚重,一部分的原因是故意仿古,仿古的特征之一就是厚重,如仿上三代的青铜器。这类器物色彩深沉,红如宝石红,绿如松石绿。这时期的景泰蓝掐丝较粗(或者说率真、朴实,并不追求精雕细琢),釉上多砂眼,这是工艺不够成熟所致。明朝景泰款式有“大明景泰年制”、“景泰年制”等,款式掐丝并不规整。
民国时期,景泰蓝开始走入民间。此时北京、扬州、广州等地都有一些民间作坊生产景泰蓝。经营景泰蓝的商号有老天利、德兴成、宝华生、静远堂等等,都非常有名。晚清至民国时期景泰蓝的特征非常明显,它的胎一般都非常薄,一掂,很轻。老的景泰蓝则很重。但是,此时的掐丝掐得非常细腻,这是用工艺来弥补材料的不足。不可能使那么多铜了,但可以用细腻的纹饰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