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无鱼”别全让渔民背锅,究竟是谁害死了长江的鱼?
水花鱼公众号,专注水产养殖适(实)用技术为主题宣扬,文章严谨求是,又力求通俗易懂。欢迎提出你的宝贵意见!欢迎你的投稿!欢迎转载和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第一线实践养鱼深知水产养殖从业不易
"水花鱼"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
这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长江无鱼的说法着实让人心痛,很多人纷纷担心禁渔之后是不是就吃不到鱼了?其实不然,长江的鱼进入到市场的,仅占不到1%,我们吃到的大多数淡水鱼基本都是靠养殖的,所以大家不必担心未来10年会没鱼吃。
长江生态对整个水系圈的影响巨大,如今市面上吃的鱼,大多是长江野生鱼的后代,由于鱼的繁殖极快,很多都已经到了十几甚至几十代。
快速繁殖的后果就是基因逐代退化,人工养殖的鱼与长江里野生的鱼在外观上或许没什么区别,但基因构成上已经产生了变化。长此以往下去,养殖鱼的基因就会越来越弱势,最后灭亡,也就是说,到那时候,我们才可能真的没鱼可吃。
那要如何挽救这种局面呢?方法很简单,每隔几代就往人工养殖鱼中投入一些野生长江鱼,将强健的野生鱼基因混入其中,帮助强化养殖鱼的基因,这样就能避免未来鱼类灭绝。
可如今,野生长江鱼的数量正在飞速下降,许多珍稀品种甚至已经灭绝,比如白鱀豚、中华鲟等,这都是肆意伤害长江的后果,失去了这部分鱼类基因,后果可不仅仅是没鱼吃这么简单,往后30年,后果自现。
为什么要禁渔10年?前文提到人们对长江的伤害,在文宣上大多把这些伤害主要体现在渔民过度捕鱼、环境污染、电鱼等,在一些自媒体文的引导下,人们看到的往往是渔民这个点,言下之意是全长江流域的26万渔民硬生生将鱼都给捕完了。
看到一个视频说,曾经出船几百斤鱼才算的上丰收,如今一天下来能有个10斤鱼已是老天爷赏饭吃了。渔民没鱼捕了,反而还背了个大锅!?
诚然,过度捕鱼对长江鱼伤害确实大,人类活动愈发剧烈,属于自然的生态必定会受到影响,可真就是主因吗?几千年以来,渔民们过着傍水而居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型捕鱼工具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捕鱼的效率,比如电鱼、炸鱼。但这样的工具无异于竭泽而渔,所以国家也禁止了这些方法,并且写入法律,一经发现则国法伺候。
在我国,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遵守法律的,不要觉得新闻里都是负面消息就觉得世界上坏人多。人的天性就是更加倾向于了解关注负面信息,10篇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新闻都比不上1篇老人碰瓷的新闻来得关注度高。
所以,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电鱼、炸鱼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了,这点我们要尊重客观情况。然而即使如此,长江鱼依然逐年递减,就算有了春季产卵禁渔期也是如此。
打算白鱀豚和中华鲟等“娇生惯养”类生物不可逆转的逐渐退出,但其它鱼类在江河里存在了千万年了到现在却也没有“存在感”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让长江鱼好好繁衍呢?
其实?
什么时候开始,长江里的垃圾漂浮,时常会有“黑水”的现象出现。长江边上的工厂真的按要求排放了吗?为了保护跟自己没啥关系的长江鱼而去增加生产成本,有心甘情愿的吗?
一部分长江鱼需要洄游产卵,是什么把它们求生的路挡住了呢?
葛洲坝、三峡大坝的建设不是明摆着阻断鱼儿的洄游之道吗?活生生的把江河隔断难道这对鱼儿一点儿影响都没有吗?最近十余年的长江增殖放流的鱼苗去哪儿了?放流鱼苗的数量据新闻报道每年都以数以亿尾的鱼儿投放到长江里,据新闻报道每年的鱼苗放流的资金也以数千万元甚至亿元的财政投入,难道这中间没有一点值得大家去猜想的“地方”吗?
十年禁渔,很多人看到了禁渔,但有多少人看到“十年”二字呢?若是现在追责,全面治理长江水系生态,怕不是整片长江流域都得震三震,这其中牵扯到多少利益关系?
说是十年禁渔,不过也就是十年缓冲期,仔细想想,这10年真的是给渔民上岸用的吗?十年禁渔犹如十年缓刑,缓刑犯大家都知道吧?看破不说破,大家心里有数即可。
长江不止需要禁渔,长江生态关乎人类安危,地球缺了谁都能很滋润,但人缺了谁都不会很滋润!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也要保护人类,任重道远,希望在其位谋其职不只是空谈,好好干吧,大家伙都看着呢。
(来源:农科海伦 修改:西南渔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