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行书结字规律及用笔技法,赶紧收藏!错过就很难再找到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张怀瓘也说:“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行书较楷书简约、流畅,较草书易识、易学,实用。王羲之行书是行书的极至,他被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行书名家百出,行书风格多样、个性丰富。
行书风格多样,就结字来说,各种风格的行书有其个性,又有共性,即他们的行书结字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寻。其中和谐、变化是统领行书结字规律的最内在规则,以下所列的如“平正欹侧”、“疏密匀豁”等都无不源于和谐、变化的需要。学习掌握好行书基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欣赏、临摹、创作活动。下面我们以米芾的行书为例加以说明。
1、中侧互用
丧乱帖中的侧锋用笔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中锋用笔
米芾与赵孟頫书法中的中、 侧用笔比较
2、 绞转用锋
篆书以转为主,隶书强化了折、提和按的运用,楷书沿着隶书进一步强化提、按和折的运用,到了行书“转”法的运用上升到突出的位置,行书书家都不同程度地突出“转”法的运用,这是行书的规律使然。在楷书和行书这两个不同的笔法系统中,楷书重在提按,行书重在绞转(有形的和无形的),明白这一点对写行书很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行书的转锋用笔和篆书的转锋用笔的区别明显,行书的转锋属于八面出锋兼提按的绞转,而篆书的转锋只是顺转。在行书中,随着转折提按成分的不同,行书又显示出各自的特征。
篆书与行书中的绞转不同
颜真卿祭侄文稿(绞转成分用笔多的行书举例)
翻转用笔在行书中的运用
3、 沉著痛快
“沉著痛快”是书法技法中的用笔方法。指在书写过程中,行笔要沉稳而不迟滞,爽快而不飘滑。沉著和痛快本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但书家往往能很巧妙自然地把它们统一起来,笔力遒劲,笔势流畅,雄浑庄严,神采飞扬。米芾、黄庭坚、王铎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行书专注于流动,笔画飘浮;专注于沉静,笔画呆滞。沉著痛快就是要求行书在沉著中有奔放,它是行书用笔的极高境界。
用笔要做到沉著痛快,首要一条是练好笔力,扎扎实实地在篆、隶、楷上下工夫。有了这样的基本功,行书就有“源”可寻,有“基”可立,然后再放胆写出,方得沉著痛快之妙。另外,需要精细入微地去分析临摹行书名家的范本,探寻行书的规律和方法,遵循由形似求神似的原则,有目的吸取他们的成功技法。
林散之在谈到米芾和赵孟 的行书时说,米字沉著痛快,能天马行空。赵字平整、圆润,是一大家,毛病就是太快。言外之意就是赵字在沉著上不及米芾。我们把米芾的《苕溪诗卷》和赵孟 的《东坡诗帖》作一比较,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行书中的笔顺变化
行书中的笔顺变化
行书的结字要点
一、大小长短
首先我们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小长短。古人说写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结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划一,如是则毫无艺术性可言了。掌握好这一规律,能使我们在临摹、创作时对单个字的字形有整体的把握。这点是初学者临摹过程中最容易犯错的。
二、平正欹侧
为了章法的需要,行书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侧的,但字的重心还是要保持安稳。不同风格的行书的欹侧程度不同,如米芾的行书较赵子昂的行书的欹侧程度大点。
三、减省连结
行书与楷书另一大区别就是行书下笔收笔的连丝呼应,使得点画方向性加强,气的表现更强烈,表现在结字上,便是省简了笔画,这些连结一起的笔画组成了不同趣味性的组合,形成对比。
四、收放伸缩
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左右收缩,突出另一笔画(部分);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上下伸展,另一笔画(部分)收缩。
五、疏密匀豁
楷书一般是匀称布白,行书的布白较楷书的布白丰富得多,行书布白有匀有豁,有疏有密。这点也是初学者容易犯错的,容易把字写得平均分布,毫无趣味性可言。
六、开合向背
所谓开,是指字的笔画有向外拓展的趋势;所谓合,是指字的笔画呈向内聚拢的趋势。开合又称“向背”,背者为开,向者为合。米行书中宫紧收,结字以开(背)为主,颜行书外紧内松,结字以合(向)为主。其实每位书家的结字都有开有合,或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如此方显得生动。
七、有让有就
字内部之间有让有就,笔画才能穿插呼应,团结一体。需要指出的是行书的让就较楷书的程度大。楷书的就还保持字内笔画的不重叠,行书的就有时会几笔相接,有重叠的部分。如“鹤”、“衢”、“终”、“秋”、“旅”等字。
八、参差错落
类楷书结字的规律,为了忌讳字的平齐,字的各部分适度错开位置,反而重心安稳,生动有趣,从中也体验到书法家创造性的表现。如“报”、“躯”、“虹”、“鸿”是上下错位,“半岁”是左右错位。
九、凡同则变
一字内有相同的点画要处理得不雷同,如“形”字;一字内有相同的部分也要变化,如“羽”字;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在一起,该偏旁部首也要有变化,如“仕倦”;在一件作品中,同一字多次出现,也要求变化,如《苕溪诗》中几个“好”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