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记方剂20-清脏腑热:左金丸、戊己丸、香连丸、葛根芩连汤
这是几个用于胃肠病的小方,两三味药,经常使用,记忆起来比较简单,但搭配又有其经典的意义,这里一并讲一下。
左金丸:吴茱萸、黄连
简介:出自《丹溪心法》,主治肝火犯胃所导致的,漕杂吞酸,呕吐口苦、协肋疼痛等症,其脉弦数。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伴有反酸的各种胃肠疾病。
1)巧记法:略
2)汤头歌诀:
左金茱连六一丸 肝经炎郁吐吞酸 再加芍药名戊已 热泻热痢服之安;
3)方解记忆法:
该方只有两味药,解释清楚左金丸这个名字的意义与这两味药的关系,是记住它的关键。按照五行相克的关系,排列起来是这样的:水-->火-->金-->木-->土。本病涉及火、金、木、土,其源于木病于土,治则起于火止于土,要在左金;用君药黄连来清心火以助肺金而制肝木于左,木被克,肝火不再犯胃,一系列症状就得到了治疗。所以,简单说,“左金”的意思就是治肝木于左边的肺金。
按照原方之设想,黄连用来清心火、肝火和胃火,吴茱萸则有降逆止呕之功,二者各司其职,标本兼治。由于本方重在泻火,而吴茱萸药性为热,故作为佐药,其用量仅为黄连的1/6。
我习惯以另一个视角看待此方。首先它是寒热并用,且病位在中焦脾胃,此结构与前面所讲的半夏泻心汤系列颇为相似----都是清上辅以温中。只不过后者温中用的是干姜,这里用的是吴茱萸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因为在六经辨证体系中,干姜是个典型的太阴病的用药,而吴茱萸是个典型的厥阴病的用药。这样就很明白了,本方是用在厥阴病寒热错杂,病位在中焦,而症状表现为呕吐泛酸的情况。个人认为这样对本方来做理解,比前述所说的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会更好。
戊己丸:吴茱萸、黄连、白芍
简介: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在左金丸的机构基础上加入白芍,增加了收敛止痛之功效,所以此方除了可治口苦反酸,还能治腹痛泄泻。
1)巧记法:略
2)汤头歌诀:
左金茱连六一丸 肝经炎郁吐吞酸 再加芍药名戊已 热泻热痢服之安;
3)方解记忆法:
与左金丸一样,此方的命名也有点令人费解。传统上,将天干与五行搭配命名即有了: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可见戊与己都对应的土,但一个对脏,另一个对腑,所以戊土为胃,己土为脾,所以这里的戊己即取脾胃之意。
戊己丸在左金丸的基础上加入了白芍,更丰富了该方的配伍:黄连为苦泄,吴茱萸为辛温,白芍为酸敛,三者功用与乌梅丸有异曲同工之妙,依然属于厥阴病的方。
香连丸:木香、黄连(吴茱萸制)
简介: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方用黄连清热化湿,用木香行气止痛,其实就是一个简化版的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的轻症,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芍药汤用了一味热性的佐药是桂枝,香连丸对应,用了吴茱萸去佐黄连的寒性。
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简介:出自《伤寒论》的经方。对于热性泻下,各种肠炎以及胃肠感冒,非常常用的方子。
1)巧记法:略
2)汤头歌诀:
葛根黄芩黄连汤 甘草四般治二阳 解表清里兼和胃 喘汗自利保平康;
3)方解记忆法:
葛根,升发清阳,鼓舞脾胃阳气上升,有止泄泻的作用;它配合桂枝汤加麻黄即为葛根汤,可治疗寒性泄泻;配合黄芩、黄连,清热燥湿之品,即可治疗湿热泻痢。该方的名字即有了三个主药,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甘草来和胃缓急。
由于葛根也有一定的解肌发表的作用,所以该方也用来治疗所谓“协热利”,即也有一定的表里双解之功。不过,临床上有无表证皆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