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这个首饰火了!中国匠人用技艺惊艳了全世界
文|美物计
作为这个夏天最火爆的宫廷剧,
《延禧攻略》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各种吸睛的热点之中,
让很多女孩子挪不开眼的,
大概要属妃子们佩戴的华美首饰了。
一抹幽蓝的点翠簪子、挂在胸前的压襟、
奢华的朝冠之至和那一支支花丝镶嵌凤簪。
这张剧照中娴妃头上戴的
便是花丝镶嵌凤簪。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
嵌玉缀翠,是为一绝”。
花丝镶嵌是一门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宫廷技艺,
它自诞生之初便是皇室专供,
并非技术秘而不宣,
而是用料珍奇、工艺繁复,
不消说民间百姓无力负担,
就连宫廷之中也非人人能戴。
花丝镶嵌在《延禧攻略》的首饰中属重量级,
剧照中富察皇后的这件花丝耳环,
当时宫中唯有四妃以上才有资格佩戴。
高贵妃出场时的扮相,
头饰、耳坠、领约、指套全为花丝镶嵌而成,
贵气十足,艳压群芳。
后面唱昆曲时一套花丝戏曲头面,
更是华贵非常。
花丝镶嵌
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们的最高技艺,
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金银错”,
这是一种将金银拉丝嵌入青铜器的手工艺。
到了明代,
花丝镶嵌技艺走向登峰造极,
集花丝、镂雕、錾刻、镶嵌技术之大成,
极尽奇巧细致。
定陵出土的“金丝蟠龙翼善冠”
是明代万历皇帝生前心爱之物,
显示了花丝镶嵌的高超艺术水平。
这顶金丝翼善冠的贵重之处,
并不在于其含金量的多少,
毕竟区区826克的黄金,
对皇帝而言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但也恰是因为它的轻,
才让我们只能用叹为观止、巧夺天工来形容。
这顶金冠由518根0.2毫米的细金丝编织而成,
空档均匀,疏密一致,
两条金龙由金丝堆垒而成,附于其后,
錾刻的龙首,镂空的龙身,
中间是一颗填丝火焰珠,
造型讲究,栩栩如生,工艺精湛。
如此复杂的工艺,
由于工匠焊接时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竟然难以找到结头,
整顶皇冠没有任何衔接的痕迹,浑然天成。
难怪万历皇帝即使入葬,
也要把它带入陵寝。
清代时期,
花丝镶嵌进一步发展,
名品不断涌现。
代表性作品
如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和清金嵌珠宝朝冠顶。
花丝镶嵌包含了“花丝”与“镶嵌”两种工艺:
“花丝”是用金银做原料,拔成丝,编结成型;
“镶嵌”是把金银薄片捶打成形,
把珍珠宝石嵌进去,制成装饰品。
作为古代宫廷艺术的巅峰之作,
花丝镶嵌的每一个工序,
都需要工艺精湛的匠人细细打磨,
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花丝工艺的基础是拔丝,
将丝线置入专用的手工拔丝板,
拔丝板上由粗到细,
排列着数十个不同直径的眼孔,
粗丝依次通过逐一缩小的眼孔,
经过十几次才能得到符合造型需求的细丝。
单根金属丝称为素丝,
需要将两根或者两根以上的素丝,
搓制成麻花状的花丝,
之后用铁锤子或钳子把花丝掐制成各种花纹。
掐又需经膘丝、断丝、和剪坯等多道工序,
耗费许多的时间,
才能将一根花丝掐制成精美图案。
接下来还有填丝、焊接、镶嵌等
复杂繁琐的流程,
每道工序都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这些奢华耀眼的造型背后,
是手工匠人几年、
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枯燥日常。
《延禧攻略》中后冠的原型,
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的貂皮嵌珠朝冠,
以三只花丝镶嵌金凤叠压冒顶 ,
这里面凝结的高超技艺,
无不是中国工匠们沉淀多年、
苦心孤诣才成就的。
头饰、耳饰、护甲,
这些精美的花丝镶嵌饰品,
历经千百年的流传,
凝聚着无数匠人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透过它,仿佛看到了
传统文化和历史朝代的交织错落。
有多美就有多濒危,
如今的花丝工艺
面临着四下无传人的境地,
越来越少的人了解这辉煌一世的美丽。
庆幸的是这些惊艳世人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正在慢慢复苏。
这些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和国粹,
闪耀着无数璀璨的华光。
希望我们在被其折服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将这门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