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跑偏?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

个人微信:yangyu1970s



老杨品谈>>>>>

一个被忘却的日子

文|老杨

昨天是三月五日,今天是三月六日。

这是很废话的废话,我想说的是:三月五日是个什么日子呢?

几天来我一直关注、期待着能看到曾经的蛛丝马迹。从昨天开始,我便像丢了玩具的小孩子一样在各大媒体、小道消息里寻觅,寻觅这个日子的衣裳。

遗憾的是一直到今天,我没有找到。失落。

失落像一个陷阱,让心慢慢地下沉,坠入到黑暗的底部。

这到底是个什么日子?我在心里问着天空、大地,回绕耳鼓的还是:“什么日子?”没有回答,没有。

这是一个曾经红红火火的日子,这是个曾经人人欢颜的日子,这是个曾经有很多故事的日子。

什么日子呢?谜底揭开——学雷锋活动日


|精神

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不是一句口号,是一种精神,利他而非利已的精神。它活在那个年代,鲜活地活着。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一个叫雷锋的战士倒下了,倒得很不光彩,甚至有点窝囊。一起公伤事故并不值得宣扬。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的日记被一篇篇地发表在了辽宁抚顺当地的报纸上。生前做过的一件件好事开始浮出水面,被辽宁省内报纸编辑转载。

时间到了一九六三年三月,《解放军日报》发表了雷锋的事迹,这篇报道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三月五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此,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发报道,各地记者奔赴雷锋生前的部队,挖掘雷锋的事迹,全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这一学就是二十多年。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对雷锋事迹质疑的声音,不雅之词也大行其道(段子)。这是时代的可悲。

当然,雷锋的事迹是被加工过,加工是从毛主席题词发表之后开始的。但自古以来,哪一个名人的事迹没被加工过呢?

事迹本身并不重要,雷锋其人也不重要,这些都是载体,所承载的是一种精神。

雷锋精神曾被无数次的解读,在不同认知体系的人群中有不同的理解。

小学生认为学雷锋就是做好事,这是一个最亲切的解读。教育人从小就做好事不好吗?这是人性最伟大的追求——爱人。

社会普通劳动者认为,学雷锋要学习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国家把我拧在哪里,我就牢牢地扎在哪里,这是爱国。任何一个国家都在教育自己的国民爱国。

知识份子认为,学雷锋要学习雷锋的海绵精神。要吸收、要学习。海绵精神还有另一层含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这是勤奋、敬业。

可以看出层次越高对雷锋精神理解的越实际、越具体,而小学生理解了一个人类最高的理想。

不做坏事就不容易,做好事就更难。小学生消化雷锋精神的结果是:学雷锋做好事,我扶老大爷过马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虽然小学生学雷锋会搞出很多笑话,但背后的精神总是好的。

雷锋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利他。

利己是天生的、是本性,利他是后天培养的、是人类的追求。现在能做到的人不多了,但在那个过去的年代,在全国学雷锋的活动中,这样的人很多,天天想着自己的人是不好意思出门的。

这就是那个逝去了年代,物资虽然匮乏,但精神很富有。

时间过去了,精神也遗失了。

笑容

雷锋是个爱美的人,爱美才能爱生活。雷锋不但爱美,更爱拍照,还留下了很多照片。

翻开雷锋的相册,浏览每一张照片,你能看到的都是笑容,你能读懂的都是灿烂。笑容记下的不是他本人,那是那一代人的笑容,那是那一代人的态度,那是那个时代的阳光。

我们进入了一个拍照时代,可以随时随地秀一下。可翻开朋友圈里的相册,很难看到笑容,很难找到灿烂,不见了阳光,只留下了雾霾。

当代人怎么了?没怎么,只是在好日子里丢掉了最贵重的东西。

在学校上班的时候,我是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三月五日不上课,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做好事。当时我曾强烈批评过这种形式主义,现在想,形式并不是单纯的形式,形式永远承载内容,一天的形式里装个做好事的内容就足够了。

三月五日的活动以中队(班级)为单位开展,有的去敬老院,有的去商店。多数是帮助人家打扫卫生,可惜的是那时没有小广告,小孩子能干的事儿太有限。把人家的卫生打扫得怎么样不知道,回来,孩子的卫生都出了问题,花花的小脸、黑黑的小手、沾满灰土的衣服。

曾有家长和我抱怨说,最讨厌你们搞学雷锋。

我问,为什么呢?

孩子妈说,家里的零钱拿光了,当捡的上交了,回到家来要给他洗衣服。

我说,就当孩子玩一天,放松一天吧。

我又问,孩子回家高兴吗?

孩子妈说,高兴,高兴得睡不着觉,睡着了满脸都是笑容。

我笑了,家长也笑了。

笑容,有笑容的时代。

汇款

现在是个利益时代,利益时代有一个世界上最牛X的大牌商标——钱。钱最美。

在那个年代人们都很缺钱,但钱并不美,最美的是品德。

老T头是我身边的人,一位化工工程师。那个年代老T头还年轻,还是小T。

小T有位很要好的同学小W。小W兄弟两个,父亲早亡,有一个年迈多病的母亲。小W的兄弟俩也都是知识份子,但两个人却把母亲当球踢,谁也不想养。母亲一人住在破旧的平房里,饱尝着生活的艰辛。

小T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一次同小W一起去了小W母亲家,看了老人家的生活现状,他默默地记下了老人家的名字和地址。

从此之后,老人家每月都会收到一笔署名是小W的汇款,每次五元。

现在看钱很少,在那年代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十元,一年、两年、三年、五年。

时间长了,老人家问儿子,为什么不把钱直接给她,而是汇款,汇款是有手续费的。

小W说,他没有汇过款。老人家拿出几年的汇款收据,小W无语了,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汇款的人是小T,现在的老T头。直到今天小W也不知道是谁给他母亲汇的款。小W后来当了局长,小T一直是个普通的工程师。

我问过老T头,你为什么不和小W说说这事儿,也许W局长会照顾你。

老T头淡淡地说,说那个干啥呀,都过去了。


过去了,是的,过去了,学雷锋做好事的时代过去了,迎来的是“千万别扶老人”的时代。

现在的学生也出去做好事,但不是三月五日这天,也不叫做好事,叫做义工。

做义工强调的是工,做好事强调的是好;做义工强调的是自己,自己付出,做好事强调的是别人,别人受益。


做义工是和世界接轨,我们总是接一些不应该接的轨,用小沈阳的话说是跑偏。


人生不过三万天,

行走江湖几十年。

看淡成败荣辱,

追求快乐一天。

关注身边小事,

感受世界万千。

快乐时光尽在《老杨品谈》。

草根谈世事,凡人品平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