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是“狐狸”的以赛亚·伯林
以赛亚·伯林
有一句话,是希腊诗人阿基洛科斯讲的,却因为以赛亚·伯林的引用而出名:“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伯林自称为典型的“狐狸”,知道很多小事情。那伯林到底知道哪些小事情呢?到底他是狐狸还是刺猬?
多元价值论
以赛亚·伯林1909年出生在俄国,经历了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又阅读了大量当时俄国作家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思想家都认为这世上存在一个真理,只要找到了这个真理,去推动社会变革,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最终也可以终结人类的苦难,缔造美好社会。
在俄国,伯林同时又见到了大量的血腥屠杀,似乎追求真理的观念铺就了通往地狱的道路。这是伯林形成最初思想的源头:这世上究竟是否有终极真理?或者说,有没有最高的价值让我们所有人类去追寻?
这种观念被称为一元价值论,一元价值观并不是认为所有人认同同一个价值观,而是大家认为这世上存在一个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可以凌驾在其他价值观之上的。
远在宗教盛行的时候,人们认为冥冥中有神灵在主宰世界,那当然就会有最高的价值观念。在西方启蒙主义阶段,理性占据了上风,但是唯理性至上也误入歧途。
这世上有很多我们推崇的价值观,比如,善良、慈悲、正义、勇敢……等等。他们必然会在某个时刻发生冲突,不同情景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同的人选择不同。
卡尔·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念触发了伯林的想法。马克思说,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伯林扩展了这个观念:所有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和观念冲突也是不可调和,不可通约的。
利益矛盾和观念冲突不可调和,一元价值论就不可能存在,这是伯林对一元价值论的批驳。任何一个价值观或者观念占据统治地位,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价值观或者观念造成伤害。
前几天,孟非主持的相亲节目中,男嘉宾提出,希望女方不要唯爱情至上,就是这种价值多元化的朴素体现。生活中除了爱情还有亲情,还有友谊。唯爱情之上的结局一定会头破血流,鲁迅笔下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就是一个悲伤的案例。
多元价值之间如何处理?伯林没有答案。因此,他也提出,所有观念之间的冲突处理必须基于具体事情,不能凭空就观念讨论观念(也就是具体事情具体商量)。这是不是他自称为“狐狸”的来由?
两种自由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句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到底什么是自由?通常我们能很清晰地感受到自由的反面,比如被强制、被束缚、被限制,所以我们对自由有着强烈的追求。难道随心所欲就是自由?很显然不是的。
伯林是第一个将自由分为两种的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所谓积极自由就是有着去从事、去实现自己愿望的自由,英文是free to;所谓消极自由就是不被打扰、不去做某事的自由,英文是free from。(理解有限,这样的阐述可能和刘擎,更多的是和伯林不一样。)
还是举一些案例吧。比如,美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由,有言论自由,这些就是积极自由。
著名的西方谚语说,“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就是在保护平民的消极自由。
伯林之前的思想家就曾经讨论过,每个人之间的自由一定会带来冲突,于是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或者让渡自由,或者被侵犯自由。伯林睿智地指出,在某种情况下,被强制可能是必要的,消极自由可能需要被其他价值让步,或者牺牲。只是我们不能说那是更高级的自由,尽管你可能是为了我好,但那依旧是被牺牲了的自由。
当然,有一点需要澄清,如果你没有按照计划去健身房锻炼身体,没有按照计划去跑步,依旧缩在沙发上偷懒,看手机,玩游戏。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在滥用你的消极自由,没有实现自己的积极自由,参照那句最流行的话,叫“最大的自由就是自律”。你只是屈服于原始的非理性自我,放弃了积极自由。
从最新的脑神经科学结论看,在你决定是否去健身,是否去跑步,还是吃那个甜甜圈前,你的大脑已经做出了决定,在试验中,科学家甚至比你(还有实验小白鼠)先知道你的选择。这样看,我们还是否真的拥有自由,还是说,自由只存在于我们虚幻的想象中?
一些思考
我的选择是,尊重多元价值,可以和其他人和睦相处;相信我们拥有自由,可以更加愉快地做决定,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