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慢性病的野蛮生长,与现代医疗技术有关?
文/陈根
10月9日,世卫组织发布《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这份涵盖了2000年至2019年的全球健康数据的报告显示,在当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个是非传染性疾病。其中,心脏病位列全球首要死因,同时,糖尿病和痴呆症也进入前十。
事实上,过去20年来,尽管心脏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自1990年来下降了33.5%,但随着发病趋势变化,其仍然凸显成为“头号杀手”。自2000年以来,心脏病死亡人数增加了200多万,2019年增至近900万。
心脏病现占所有死因总数的16%。在新增的200万例死亡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而欧洲区域心脏病死亡人数则有所下降,死亡人数减少了15%。
阿尔茨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现则跻身全球十大死因之列。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2019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估计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1.52亿。
每3秒钟就有一个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目前每年的痴呆症费用估计为1万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球65%的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死者是女性。
此外,2000年至2019年,全球糖尿病死亡人数增加了70%,男性糖尿病死亡人数增加了80%。在东地中海区域,糖尿病死亡人数增加了一倍多,是世卫组织各区域中增幅最大的。
报告还发现,人类寿命有所延长。2019年,人类寿命比2000年延长了6岁多。2019年全球平均寿命超过73岁,而2000年时还不到67岁。在人类寿命有所延长的另一边,残疾率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和健康状况也是造成健康寿命最大损失的因素。
可以看见,近年来,慢性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分离。终于,更灵敏的医疗技术设备,大量涌现的诊断理论和术语,对人的身体“深层”所迸发的前所未有的科学兴趣,所有这一切使得从前不能被诊断的疾病得以诊断,然而,却尚无有效的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诊断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疾病的泛化。一切皆可“生病”,要么现在“生病”,要么有“生病”隐患,这早已脱离人的实际感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是医学的成功使人处在了疾病当中——医学有能力凭借先进的技术作出诊断。
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的危险因素的增加。《柳叶刀》曾列举影响健康的十大因素,在中国范围内,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和空气污染是疾病负担前四位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体重指数、饮食中缺乏全谷物和蔬果,以及饮酒也都是位列前十的死亡危险因素。其中,近年来,高体重指数和空气污染的影响程度上升最多。
《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提供了数据供人们参考和了解以人类为单位的健康变化,这也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