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中的“敢死队”,打不过就爆,大不了同归于尽
在许多战争片中都会出现这样一幕:英勇的战士身绑炸弹冲向敌人,在一声巨响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种无畏不怕牺牲的行为通常被称为“敢死”,比如二战时期的日本就培养过一支“神风敢死队”。
“敢死”不是人类独有的品质,在一些动物中也有,桑氏平头蚁就是“敢死”最好的例子。
桑氏平头蚁又被称为爆炸蚂蚁,因为它们会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发生“爆炸”并喷射毒素以杀死对手。
桑氏平头蚁
桑氏平头蚁是蚁亚科的一种蚂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的热带雨林中,一般栖息在森林的地面上。
从外形来看,桑氏平头蚁的全身呈棕红色,它们的下颚很小,这意味着叮咬能力不如一般的蚂蚁。
虽然下颚不大,但它们的下颌腺体却很发达,桑氏平头蚁有两个超级大的下颌腺体,这两个腺体几乎充满了它们全身。
桑氏平头蚁的下颌腺体可以分泌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黏液,这其实是它们最重要的防御手段之一。
热带雨林中物种十分丰富,桑氏平头蚁的主要对手是一些树栖节肢动物,比如织叶蚁和蜘蛛等。
叮咬是蚂蚁最重要的自卫手段,桑氏平头蚁却并没有在这方面展现出太多优势,那它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桑氏平头蚁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并不靠像有些动物的高繁殖率,而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极端自卫手段——自爆。
爆炸蚂蚁的自爆
桑氏平头蚁是很敏感的一种蚂蚁,它们的警惕性很高,即使是一片叶子的轻微振动也能让它们警觉。
当遇到危险时,这些蚂蚁首先会高高抬起屁股,摆出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姿势,以此来警告敌人。
如果来犯者,比如说是织叶蚁无视警告没有退缩的话,那么一个或多个蚂蚁会冲上去咬住织叶蚁。
咬住敌人之后,这些小蚂蚁会将背部紧紧倾斜,并且异常猛烈的弯曲,然后它们的腹部会在接缝处爆裂。
虽然在我们看来这种爆炸是微乎其微的,甚至都不能称之为“爆炸”,但它足以炸伤炸破织叶蚁的表皮。
在腹部炸裂的同时,桑氏平头蚁下颌腺体中分泌的黄色黏液也会四处喷射,黏住了敌人,也黏住了自己。
这种黏液具有腐蚀性和化学刺激性,而且它的粘合效果尤其对节肢动物有效,当然,它也是节肢动物。
肚皮炸裂的桑氏平头蚁注定死路一条,黏液又将它与敌人黏合在一起,无法分开,最终二者都会腐烂死去。
敢死队是小工蚁
桑氏平头蚁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爆自卫手段,但并不是它们所有成员都会采用这种极端的做法。
蚂蚁是社会性动物,它们的大家族中一般由蚁后、雄蚁和工蚁组成,其中工蚁的数量是最多的。
数量多意味着它们要干很多的活,比如建造巢穴,保卫大本营,寻找食物,喂养幼虫和蚁后等。
对于桑氏平头蚁而言,具有极端自爆手段的也正是工蚁,它们其实是一群不具备生殖能力的雌蚁。
大多数的蚂蚁通常会派遣身型较大的工蚁去抵御外敌的攻击,但在桑氏平头蚁中,守卫者却往往是较小的或未成年的蚂蚁。
你可以理解为别人是派身强力壮的大兵出征,桑氏平头蚁却调来一群娃娃兵,让它们进行极端的自卫。
这其实不奇怪,较大的工蚁往往会留在巢中,作为大本营的最后一道屏障,而且它们有着比小工蚁更大的塞子状面孔。
如果小工蚁依靠自爆无法赶走来犯者,大工蚁就会利用它们的“大嘴巴”充当“活着的门档”。
与蜜蜂的相似之处
自爆行为听起来有点悲惨,但却对蚂蚁种群的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是工蚁的使命。
与蚂蚁相似,同样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另一个物种是蜜蜂,我们也听过蜜蜂蛰完人后自己也会死去的故事。
跟蜜蜂相比,桑氏平头蚁算是很幸运的了,它们的生活与人类没有半点交集,它们可不会“白白牺牲”。
这是因为蜜蜂蛰完人后会死去的真相其实是它们的刺拔不出来了,用力一扯,肠胃都被扯出来了。
最后
与人类的“敢死”相比,桑氏平头蚁的“敢死”可能更纯粹,更直接,它们不需要任何的鼓动或教化。
如果动物具备意识,也可以信仰精神,那桑氏平头蚁很可能崇尚与武士道或者欧洲骑士类似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