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炉设计的社会思想

“博山炉,本汉器也。海中有山,名博山,形如莲花,故香炉取象。”(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博山炉为古代熏香器具,盛于两汉魏晋时期,在我国熏香器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68 年,河北满城陵山汉墓出土两件博山炉,其中,错金博山炉出土于 1 号墓即西汉第一代中山王刘胜的墓葬,骑兽人物博山炉出土于 2 号墓即王后窦绾的墓葬。

错金博山炉

河北博物院藏西汉错金博山炉,满城汉墓刘胜墓出土,通高 26、腹径 15.5、圈足径 9.7、盖高 12.3 厘米。炉身似豆形,分为炉座、炉盘、炉盖三部分。炉座透雕三条腾出海面的蛟龙,龙头托起炉盘。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嬉戏、猎人巡猎,炉身通体错金,纹饰流畅自然。

骑兽人物博山炉

河北博物院藏西汉骑兽人物博山炉,满城汉墓窦绾墓出土。通高 32.3、盖高 13、盖径 13.1、炉口径 12.1、底盘径 22.3 厘米。由炉身、炉盖、底盘三部分组成。炉盘中部为一骑兽力士,力士屈膝骑在卧兽上,左手撑于兽颈,右手擎托炉身。兽跪卧、昂首,张口欲噬,作挣扎状。炉身圆鼓腹,炉盖透雕,分上、下两层,上层铸出重叠的山峦,流云缭绕,山云之间有猛虎扑羊、人兽搏斗以及人赶牛车等场面,下层铸有龙、虎、朱雀、骆驼等动物以及树木、云气等纹饰。

这两件博山炉造型精致,工艺卓绝,体现出汉代工匠纯熟圆融的铸造技艺,彰显盛世汉朝豪放雍容的时代气象,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

博山炉的盖部高而尖,塑成重叠起伏的山形,其间装饰各种神禽异兽,犹如海上仙山 — 博山,因而得名博山炉。博山炉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来自国外的树脂类香料大量涌入,对熏炉的整体高度、容纳空间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则应当归因于当时的仙山崇拜等社会思潮对塑形艺术的影响。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将起伏的山峦塑造的巍峨神秘,宛如山雾迷蒙、云气缭绕的仙境,正是汉代对山川神灵崇拜思想的体现。

  • 对仙境世界的无上向往

春秋战国至西汉,是我国历史上宗教神话传说比较盛行的时期。神仙方士的观念与原始宗教思想揉合在一起,对当时社会物质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神仙家的“鬼神之事”、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及《山海经》《庄子》等典籍的记载,为世人构建起飘渺广博的仙境世界。汉代求仙思想盛行,历代统治者也都倾心于鬼神之事。故此,灵魂不灭、飞升仙界成为汉代人心目中最渴求的向往。

错金博山炉·炉座上的蛟龙

刘胜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底座透雕三条腾出海面的蛟龙,怒目圆睁、巨口大张,龙身蜿蜒盘绕于波涛云雾间,勾勒出一幅巨兽翻腾、澎湃汹涌的辽阔海面;海面之上,高山耸立,各色神兽在山林间或隐或现;山顶之上,飘渺的云气微有流光,正是世间难有的仙境。

错金博山炉·炉盖 ( 局部)

错金博山炉·炉盖(局部)

窦绾墓出土的骑兽人物博山炉底部有一水盘,象征大海,盘中的力士身骑海兽、右手擎山,颇有力举万钧之势;炉的上部,博山高耸孤绝,流云缭绕,铸有龙、虎、朱雀、骆驼等动物形象,为整件香炉增添超然物外的出世之感。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临沂金雀山汉墓等西汉前期墓葬出土的帛画中,也发现了大量神禽异兽、云气、力士、仙山、大海等物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话世界,体现了仙境信仰对世人器物创作的影响。

  • 对神山的崇拜敬仰

博山炉得名于“博山”,正是中国古代对名山大岳崇拜向往的体现。我国古代典籍记录了众多神山仙山,如《山海经》中的俊疾山、大荒山,《淮南子》中“天帝之居”的昆仑山,以及《三辅黄图》《拾遗记》中明确提到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上仙山,这些文献充分体现了当时神话世界观的盛行以及世人对神山的崇拜与向往。与此同时,“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国语·鲁语》),名山封禅成为人间帝王与天地沟通的仪式之一。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上古名帝,都在受命之后举行封禅仪式。齐威王、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更是屡次派人寻找神话传说中的仙山。上行下效,形成了向往神山仙境的社会思潮,反映在熏香上,就是博山炉的出现和迅速风行。

错金博山炉熏香效果图

错金博山炉的上部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坐在山峦高处或骑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们扛着弓箭在山间追逐逃窜的野猪,几棵小树点缀其间,呈现出一幅秀丽生动的自然山景。骑兽人物博山炉的炉盖上层铸有重叠的山峦,缭绕的流云,山云之间有猛虎扑羊、人兽搏斗以及人赶牛车等场面。下层铸有龙、虎、朱雀、骆驼等动物以及树木、云气等纹饰。两件博山炉以“神山”为主题,以“仙境”为画面,将精美的山景与神禽异兽、烟岫云岚浓缩于一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西汉时期人们对神山仙境的无上向往。

(0)

相关推荐

  • 被遗忘的仙境:湖南娄底湄江

    一个被遗忘的仙境,天然的山峦湖泊,蓝天白云倒影其中,江水碧蓝,远山如黛,群山拥抱着袅娜的秀水--湖南娄底湄江 湄江风景区地处涟源市北部,跨越了湄江.石陶.古塘.四古.漆树5个乡镇,景区内风景秀丽.山水 ...

  • 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五)

    错金铜博山炉出于刘胜墓侧室,熏香用具.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身分为炉座.炉盘.炉盖三部分.炉座透雕成三龙出水状.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 ...

  • 刘备祖先的墓葬被发掘后,出土了一件精美文物,仿佛还带有香气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汉献帝尊为皇叔,这是因为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史记>中记载刘胜为人喜好酒色,并没有多好的名声.不过,宗室的光环 ...

  • 此文物出土之后,仿佛还带着两千多年前的一缕香味,让人赞不绝口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位于河北省满城县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被发现.这是当时的一个大新闻,<史记>.<汉书>之中记载的喜好酒色的刘胜,以及<三国演义>中刘备 ...

  • 少年说||欣欣(214):错金铜博山炉

        错金铜博山炉,由炉身.盖.柄及底座组成,通高26厘米,通体满布以错金工艺绘制的云纹.炉身为半圆豆形.炉身下承短柄及喇叭形座,由三条镂空的跃龙头部上扬,托起炉盘.炉盘下部云纹盘绕,塑造出蛟龙腾跃 ...

  • 玲珑慧智 汉韵生香——博山炉设计的社会思想

    "博山炉,本汉器也.海中有山,名博山,形如莲花,故香炉取象."(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博山炉为古代熏香器具,盛于两汉魏晋时期,在我国熏香器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6 ...

  • 香炉的始祖——博山炉与中国古代的升仙思想

    我国自古有焚香的习俗,原因有三:一是信奉鬼神,焚香祈祝以达神明:二是古人席地而坐,燃香草以洁室:三是古代达官显贵,有熏衣染被之习,以显华贵. 有物必有器,在这漫长的焚香史中,香炉作为重要的承载物,即便 ...

  • ​神仙居兮去不祥:满城汉墓错金铜博山炉欣赏

    神仙居兮去不祥 西汉满城汉墓错金铜博山炉欣赏 刘胜与满城汉墓 50年前,在河北保定满城区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王后窦绾的陵墓,成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两座墓形制类似,依山崖开凿,共出土了 ...

  • 西汉人形柄鸟兽纹博山炉

    新浪微博 微信 通高28.6厘米,炉口径10.3.盖口径10.6厘米,盘径29厘米 1995年湖南永州鹞子岭2号墓出土 薰香用具.下附承盘,炉座由4个怪兽组成,尖嘴曲颈翘尾,柱作双手叉腰的怪人站立于怪 ...

  • 两千年的文物“博山炉”成稀世国宝,全民追仙的疯狂出自一个帝王

    汉 错金博山炉 这是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文物,汉代错金博山炉,它的主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在经过数千年的时光流转重见光明时,熏炉依然光彩照人.它通体错金丝,层次分明.腹下部为波涛汹涌的大海,腹上部是 ...

  • 神秘的汉代博山炉

    博山炉是一类造型特殊的熏炉,主要流行于汉晋时期.常见的博山炉多为青铜器或陶器,铜器大多出现为当年的皇室贵族所用,而陶器是前者的替代品,并且渐渐演变成为明器. 西汉时,封建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大都 ...

  • 博山炉

    金铜博山炉 百济故都扶余郡出土 绿釉博山炉 陕西长安县隋丰宁公主墓出土 西汉 错金银镶松石嵌红玉博山炉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西汉骑兽人物博山炉 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汉博山炉,现藏 ...

  • 聞鍾記郵 | 博山与博山炉

    聞鍾記郵(3493)博山与博山炉 山东的朋友从博山寄给我一枚明信片,端详着邮戳上的博山,首先想到的不是淄博管辖下的那个区,而是曾经流行在汉代.晋代的一种熏炉,这种熏炉由于外形,很像那时候传说的海上仙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