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凝神入气穴,坐到老死不见道》(四)
《不知凝神入气穴,坐到老死不见道》(四)
凡欲凝神,必先放松身心,感知之心不能放下,则滞碍立生,滞碍一生,生理之身则不能氤氲和谐,气血流通便亦无法顺畅,此乃修功滞碍之第一大病也 。
是以历代先师正修之初,无不兢兢用心勤苦,方能具有不即不离,不沾不脱之能力,而于二者之间获其微妙奥旨,则修炼之功必有大成就也。否则,不入修炼门径,固执于气动之象,即流为愚顽不化之途,坐亦无用,练也无功,故为实修者,不可不察也。
修者须知,内功所言之'火',原无所为之火,只是喻我真实之意专注凝集,和于气血结合不散是也。药亦无所为药,而以一点气热动聚之机,积累成体与真实之意合而为一,谨慎巩固,牢筑蓄藏,使不外散之谓也。但精密之气作用所动之力,不易掌控制伏,一不用心即为所损。故《西游》以悟空比喻,西行取经屡犯大祸,三藏于无可奈何之际,辄念紧箍咒以降之,此喻何故?夫紧箍者,实为'封固牢藏'之意,一不专注用心,则有热量不聚“火散丹飞'之化也。但封固牢藏之法,唯有以感应之神不离于隐守之所,守之于内,幅射神光防之于外,内外相照,不离秘藏之所,故紧固之法,乃用神观时变之音讯(紧箍者,乃观世音菩萨所传之秘咒)。修炼之人,若能功夫无间,临机发生而不误,得一点阳精变化,便以悬气凝聚累积之,日久则神气转盛,天然之机必然频来。若阳精生而无悬气凝集,或知悬气不知换气封固之法,或凝聚而不知保护守候,或一日曝炼过猛,十日寒凉不修,似此等等修法,不唯前功尽弃,更是虚度岁月,虽夸言修炼内功,实未有进效之益,背师之教,空负其名,宁谓谁之过错,宁谓谁之过错也。
若有修功之人,勿求速成,勿求小法,人前献技,于修时将心收回:'心放下,背当直,勿用情,神清醒',专注于呼吸缓柔,伏气于悬停之间,以心觉守护于隐密之处,唯体会而忘言,如此用功,玄妙之机未有不热不动者,动机一来,则以本能感应结合气热气动之机,呼吸之作用亦自下移直达动机之处,这即是内功修练'借后天呼吸作用之力,以求先天神来变化之机'之要诀也。
复有平日行住不坐之际,亦不可脱离修炼之意,事来则应,事去则炼,非在形体姿式,非在界时打坐,全在身心所有,如此才是谨密保守,牢固蓄藏之根本。修者如此而修,一日当十日,一月似一年,虽说百日筑基,岂有决定之数,故功之所行,不可自欺欺人。
下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