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北门桥赋||陈宗亭

作者:陈宗亭

清江浦城,建者吴棠。城北以漕渠为池,渡口设链船浮桥;正对出城拱宸门,曾是过河方便桥;南接北门大街,北连十里长街。造福进出城民,便利来往客潮。

民国时期,浮桥重修。建钢筋混凝土桥桩,铁索木栏拉动桥面。中间滑轮活动桥面,南低北高固定桥面。南桥面两旁铺铁轨,南桥头左右设绞盘。船只过时,摇动绞盘,牵引活动桥面,叠拢于南桥面;船只过后,反摇绞盘,再移活动桥面,与北桥面接连。人流车辆便利通行,急需过河仍摆渡船。

新中国初,多次整修。建成钢筋混凝土桥面,提高钢筋混凝土桩排;老旧北门拉桥,退出历史舞台;崭新北门大桥,闪烁霞光异彩。这是历史缩影,焕发时代情怀。

从2014年,到2016年,拆除老桥,重建闸桥。典雅大气,秀丽壮观;风景宜人,秩序井然。下部三十米宽节制闸,控制里运河水流通航,及时排涝灌溉;上部廿五米宽交通桥,保障人民南北路通畅,南来北往客欢。

桥面四角,四座桥亭;飞檐平角,筒瓦亭顶。东南角拱宸亭,忆清江浦城拱宸门;西南角会漕亭,念漕船会北门河滨;东北角瞻斗亭,瞻仰北斗导航精准;西北角怀恩亭,怀念总理育梅情深。亭脊神灵祈洪福,亭角螭龙盈吉祥。亭中横笛悠扬,亭外歌声回荡。楹联抱柱,古韵凝眸;有曰:“云帆怀水邑”,又云:“击楫济中流”。粗青石步道桥面,青草石桥梁栏杆。优质花岗岩桥栏板,精雕《鸿雪因缘图记》;颜督察漕运留足迹,自好比飞鸿踏雪泥。

赏精雕图案,阅相关图纪。

清宴受福:“清”者,清水、清河也;“宴”者,平静、恬静也;“清宴”者,清宴园、河督乐园也。道光甲午(1834年),颜以园额剥落,亲奏皇恩修善。小桥流水潺潺,长廊沿溪弯弯。楼台亭阁斑斓,堂轩飞檐安然。绿树碧水假山,河督官宦乐园。享鹿、麅肉、汤公餐,此清宴受福名传。

惠济呈鱼:“惠”者,好处也;“济”者,使获益也;“惠济”者,惠济祠也。道光乙未(1835)年,祠年久剥落。颜奏请重修,祠焕然一新。处于高埠之峰,掩隐树木之中。那黄色琉璃瓦宇顶,透出花草茂林光能;象盏光辉灿烂明灯,照亮清口舳舻航程。西边石工墙外:北流淮水滔滔不绝,南入塘船连绵通畅;北眺帆樯乘风破浪,正入中河舸稳安祥。前面平台中间:四个彪形大汉,抬着鱌鱼肋骨,刚劲有力上来,铁骨身躯之壮;一位将军麟庆,携同贴身侍从,满怀豪情接迎,鱌鱼肋骨之重。特将鱌鱼肋骨,和同混铁铁鼓;恭敬分列殿宇,祝愿永垂千古。

荷亭纳凉:清宴园池中有亭,宝塔形得月最先;有小桥婉蜒左侧,若渴蜺萦绕周边。清疏大柳映水鲜,一池荷花香郁妍。每逢暑月,颜携牘案坐亭间,斯除浊气解心烦;戊戌六月(1838年),检查积案全告竣,觉得俗尘一揽消。惬意凭栏赏涟漪,微风漾波起水泡;若累累飞星相逐,若颗颗串珠闪耀。看小女拈花瓣投水池,若蛱蝶似白帆漾波涛;看长女携婢女桥上来,仰承詩集詩文情满怀;指点晓畅,妙趣难忘。

安淮晚钟:原龟山寺有铁钟,故米兰宫有晚钟。声闻清悠百里,音韵娱悦千秋:“龟山高耸入云楼,撞月钟声吼铁牛,一百八声俱听彻,夜行犹自不知休。”清康熙间,湖涨寺没沦水,佛埋钟淤堪锈。道光戊戌(1838年),颜僚友議定,寺重新修整。泅水寻出铁钟,将钟置于寺中;依然圆浑钟声,昏晓清韵安宁。树碑记安淮寺前,以“安淮晚钟”誉名。壬寅夜晚(1842年),波光晃影。麟艤渡湖龟山,弦月映水微明。忽闻悦耳钟声,静数一百八声。今移址老子山顶峰,现盱眙八景中胜景。

龙门湖市:此龙门坝,  即高涧坝。为堰盱交界,遏淮水漫漾。己亥七月(1839年),关帝赤马,汗珠灵应,湖水异涨。运口闸堤漫漾,完颜亲自巡阅。遥望,湖波浩淼,山影微朦。忽见,杰阁凌霄,重檐腾龙;飞甍炫日,藻井分明。注目,微风激雾,若有若无;随没洪波,化为乌有。突然,雾气光线弥漫,玉宇杰阁凌空;若秦之阿房宫,皇家豪华名胜。高耸画阁林立,萦绕山势逶迤。象群蜂之蜂窝,如流水之水涡。层层叠叠盘旋,参差错落萦环。檐牙如鸟嘴高啄,屋角尤高僧祈福。长桥卧波似彩虹,长廊横空象飞龙。若楚之章华台,誉天下第一台。紫贝綴砌雅路,珠宝镶嵌华宇;铜门辉耀廊庑,长亭偎依碧湖;水岸草青树绿,楚家园林鼻祖。若魏之铜雀台,并列三座高台。中矗著名铜雀台,旁依玉龙金凤台。其间有画桥连横,此桥如彩虹浮动。低看,漳河波光粼粼,花园果木青青;抬望,云霞轻漫飘漾,飞禽婉转啼鸣。若陈之结绮阁,呈品字三座閣。其宫殿对称严整,临春阁居中高耸;结绮阁相依从容,望春閣妩媚邀宠。这是“蜃尔则此”吧!继巡阅湖市汛情。

中河移塘:“中河”者,中运河也;“塘”者,塘河也;“中河移塘”者,即回空漕船、从中运河移到塘河也;反之重漕船、从塘河移到中运河也。康熙年间,开辟中河,分黄助清,束水攻沙。在黄河北岸滩地,挖凿新河;于滩地遥缕堤间,定称中河。北起张庄出骆马湖,南至仲家庄会黄河;免漕船逆行黄河(180里)险境,便舳舻顺行中河(20余年)稳定。道光丁亥(1827年),灌塘济运。在黄河南岸,御黄坝北面,钳口坝间(临黄堰旁)建草闸,曰临黄堰草闸;于惠济祠后,清口流道内,钳口坝间(临清堰间)建草闸,曰临清堰草闸;与临黄堰草闸间,成闸塘形状塘河。靠临黄堰草闸外边,塘黄岸间筑两直堰,西直堰名曰盖黄坝,东直堰名曰束水坝;成为塘黄河运口,进出塘舸击黄波。当清低黄高时,重船出运水进塘,闭拦清堰草闸,由人工戽水入塘;当清高黄低时,启拦黄堰草闸,重船出塘入黄,空船出黄进塘;堵拦黄堰草闸,回空船轻轻快快,南下里运河;重漕船浩浩荡荡,北上中运河。九载空重船无误,每次辛劳风险和。壬寅七月(1842年),桃北汛漫。闻讯麟庆悉心抢堵,灌塘回空漕船无阻。

竹舫息影:清江浦仓门口,清寓馆竹雨舫。壬寅十一月,奉皇帝命令:桃北崔镇汛漫决,颜防堵工事妥当;又无误灌塘回空,只革职安居静养。故辞署清宴园,另接署竹雨舫。汇十载书院课艺,加当时校对付梓。一日大雪,坐观奇景。枝枝有情,叶叶有声;奇石绰约,翠竹洁鲜;鸟啄自如,梅自孓然。扫雪童婢忙,巧烹茗茶香;品茶提精神,赏雪舒心畅。

袁浦留帆:三国时期,袁术领地。驻兵淮黄交会处狂澜,临滨清江浦环绕奔流。故清江浦,别名袁浦。如今清晏园里甲袁堂,原清江浦时第一景秀。道光癸卯三月(1843年),颜诗《袁浦留帆》:心情感慨万分,重任河督十年,竭尽所有能力,没能奠定黄流;愧对斯民庇佑,难纾圣主恩优。

这桥,让运河遗产闪烁;这桥,让漕运人文复活。

桥亭下部,古式回廊;仿拱宸门,拱形廊门;有城墙垛,有瞭望口。漫步廊道,凝眸龙舟。南岸滨水廊道西门旁立,“重建清江浦北门桥碑记”,浓郁历史光彩,富含人文底气;碑西青砖木格栅地上建,不锈钢铁栈桥文保卫士,护好城墙遗迹,留下娱情诗意。栈桥阶级顶南平台西头,横牌“清江浦古城墙遗址”,闪烁金色大字,溢出文物气息;凝眸古墙,顿觉新奇,条石秩秩,神彩奕奕;是历史文物,是淮安宝地,有考古价值,供观赏追忆。桥梁主体两边外侧中间,镶嵌“北门桥”金黄色铭牌;照亮清波绿堤,辉映画舫客迷。“治淮建设文明工地”,誉号响亮光荣喜气。拍照丽影,留存青史。

这桥,是建设者勤劳丰硕,是淮安人智慧结晶。这桥,美了河流,美了淮城;美了田园,美了心灵。

作者简介

陈宗亭,女,1940年生,沭阳县人,中师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现任承德路小学快乐诗文社顾问。

往期荐读

▼▼▼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