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诺奖中蕴含着中国医学理念 | 为什么中国学者没抓住机会?

△ 2018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

作 者肖 飞

不出所料,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颁发给了两位揭示“免疫耐受”机理的科学家。我不想在此赘述这个伟大发现的细节,但作为体内“邪恶”之物的肿瘤,有其特殊的本领,启动“刹车闸”,诱导机体内抵抗它们的“正气”免疫系统失灵,对他们产生“耐受”,同时,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本应杀伤它们的免疫细胞,成为了傀儡,分泌“营养因子”,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为虎作伥。基于“释放刹车闸”的理论及靶点所发明的药物,一夜之间改变了许多肿瘤患者的命运,奇迹不断发生,最著名的病例非美国前总统卡特莫属,一个叫Keytruda的PD-1受体抑制剂,松开了“祛邪”的闸,清除了已经脑转移的晚期黑色素瘤,挽救了这位90岁老人的生命。在全世界为这一伟大的科学发现及成功的转化医学实践欢呼的同时,不要忘了,其背后的科学理念与中国祖先的“扶正祛邪”不谋而合。但是,在肿瘤已成长为“肿块”,甚至进入转移的晚期,再以药物“扶正”,是否晚矣?同时也要反思,为什么祖先早已提出了理念、为我们后人创建了科学假说,中国学者却没有抓住先发之机,摘取诺贝尔奖桂冠?

先说反思,科学研究分为揭示自然规律的“发现”、创造方法改变自然规律的“发明”、以及拓展发明应用领域的“创新”三类。“发现”需要一群热爱科学、对自然怀有极大好奇心的科学家以不顾及金钱的境界去探索,如艾滋病病毒的发现;当自然规律被揭示,很多创业者在资本的支持下开始尝试创造改变自然规律的方法(如鸡尾酒疗法的发明),产研结合形成专利产品;之后,一群聪明的从业者将原创发明的用途拓展,形成创新(如抗艾药物被用于治疗乙肝),当然,最容易的是“弯道超车”的仿制及剽窃。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第一类,第二类也有机会得诺奖,但时间长,后边的创新和仿制则根本没有机会,而恰恰在我们国家提倡的创新和仿制自然也就与这一大奖不沾边了。尽管“扶正祛邪”的理念无缘大奖,但证明这一理念的科学发现及发明是能获奖的,在汗颜于祖先的时刻,更要思考,我们这个时代缺什么?机会在哪儿?

缺什么的答案很容易找到:缺乏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安心从事科学研究的环境。

至于机会,其实很多。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我们体内约有10万亿个自体细胞,依据功能以不同的速度代谢、生长、分裂、消亡,这一天文数字的细胞,时刻有出错的现象发生。当细胞出错,若机体的“监测”识别系统失灵,导致异常细胞无法被消灭或诱导“自杀”,就会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既然“邪”随时发生,为何不早“扶正”?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扶正”:运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精神愉快、热爱你的工作、和谐的社会关系、良好的教育。反之,助“邪”。我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将“治未病”与预防疾病相提并论,一位中医教授会后纠正了我对“治未病”肤浅的定义:“治未病”不仅仅是预防,更是阻止疾病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因此,“扶正祛邪”要贯穿生命的全过程,在生活中实施,而不仅仅是等生病了才花钱在医院“扶正”。

现代医学试图把健康和疾病聚焦于“基因”,但是,事实让人们无比失望,尽管人类基因组计划实现了31亿个碱基对的绘制,但基因与常见疾病的必然联系仍十分模糊,仅仅成为发表文章,在同行中传阅的素材,社会意义十分有限。即使是今年获诺奖的发明,也仅仅让不到20%的肿瘤病人获益。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健康与疾病,器官与机体,精神与物质,从肢解分子、细胞、靶点、神药的盲区中解脱出来,退后一步,穿越生命周期时空、动态多维地研究生命。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处处、时时互联,这种新的生态环境对健康和疾病必然产生影响,同时,也为我们重新认识健康及控制疾病创造了数据环境。在过去,天象赋予上帝神秘,深不可测,如今,依据卫星及地面站的数据采集,通过计算机梳理,转化成信息,建立模型及算法,纳入知识库,通过不断机器学习,实现人工智能辅助的天气精准实时预测及预报,让人类可以从容地躲避天灾。试想,如果人类健康、疾病与基因、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大数据转换成信息、知识、模型、算法,从而形成生命的“健康预报”,人类将不仅仅能躲避天灾,而是超越“天气预报”,通过及时的“扶正而避邪”,实施改善病程而“治未病”,以整体的生命观实现健康:无病痛、精神愉快、具备社会价值。

机会就在我们眼前,打起精神,确定方向,传承智慧,义无反顾,执著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