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王德明‖【饺子的崇拜】(散文),最喜欢的作家及理由

2020-08-03 15:50:29文化

饺子的崇拜

文/王德明

中国人一直是讲究应景儿的,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吃饺子,都是应景儿的事。但对我来说,吃饺子却不是。莫言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他为什幺要当作家呢,就是因为一个老师曾经告诉过他当作家可以吃饺子,一天三顿,早晨还可以煎着吃。因而树立了当作家的远大理想,我深以为是。

我对吃饺子是极其崇拜的。

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过年的时候吃饺子是新春佳节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神圣,不管这一年混得好赖,吃一顿饺子,消除一年的晦气,企盼着一种良好的开始,寓意深着呐。

早一些时候,家里穷,平时是吃不起饺子的。每次出远门,母亲总是要为我包饺子,哪怕是大头菜、粉条馅的。经过母亲的手,大头菜变成了美食,饺子变成了情怀,一切都变得那幺美好。因此,吃饺子,不管什幺时候,都是我的情结。

其实,饺子就是人生,味道就是感悟。

那一年,刘奶奶临死前想吃顿饺子。她儿子比较穷,满足不了她的愿望。村里的邻什家凑钱给老人包了饺子,当大家把饺子包好送给她时,饺子变成了「辞灵」。刘奶奶的眼睛始终没有合上,不知是对饺子的顾盼,还是牵挂儿子什幺时候才能吃上顿饺子,村里人管这叫死不瞑目。电影《喜盈门》,之所以用孙媳妇偷着包饺子不给爷爷吃这样一个镜头来抨击不孝顺的社会现象,就是因为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饺子寄托了无限的情感,没有饺子就什幺也没有,这种感悟永远解脱不掉。

刘奶奶的事,让我想到远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到省里读书的第一年元旦,学校怕新生想家,组织学生包饺子过节。以班为单位,组长领着我们一组在一个房间里聊天过节,吃桔子,吃饺子。外面的饺子再香也代替不了母亲的唠叨,但同学们在一起包饺子聊天,冲淡了同学们想家的心绪,也结下了另外的一种同学情谊。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争辩是非,边包饺子边思考问题,至今回想起来,擡杠都是那样温暖。

毕业以后,到大连工作。计划经济模式,粮食都是按照人头儿供应的。落上户口后再落粮食关系,就可以买粮食了。我们住在五五路警备区后勤部招待所,就在招待所里就餐。供应的粮食,面都领出来包饺子,粗粮领粮票,在食堂里买饭用。

当时我的领导姓孙,名永虹,省里最年轻的干部,我们两个住一个房间。只要不出门儿,每个星期天我们两个都要去爬山,回来后在屋里包饺子,喝点儿小酒,很惬意。孙永虹,个头儿不高,粗壮结实,为人老实厚道。他是我第一位工作上的领导,也是我工作上的第一位老师,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和家庭,我们两个爬遍了大连的山。一次,我们两个爬上一座没有路的山时,天空下起了雨,电闪雷鸣的。我们披着雨衣,抓着树枝,拄着拐杖,穿过一片坟茔,沿着一片石壁绕向海湾。大雨滂沱之中,到了很晚的时候,才在海岸边上走出来,见到了人烟。准确的说,是「兵烟」。当时裁军还没有开始,整个的大连还是一片绿色。我们两个被一队当兵的带到一个办公室接受检查,原来我们两个从棒棰岛的后山穿越了封锁线,到了著名的军事禁区国宾馆,被当做坏人抓了起来。据说,当时还有中央首长住在那里。经过一番盘查以后,看我们两个长得不像坏人,就把我们两个放了回来。这给我这样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人上了一课,往往神秘的地方都住着一些大人物。

在五五路,离我们单位不远处有一个小饭店。那时候,我正处在热恋当中,和女朋友在那个小饭店吃了一顿鲅鱼馅的饺子,大有私定终身的意味感。那个时候,人们是穷到了一定的程度,很少有人下饭店。有经济实力的因素,吃不起;也有社会背景问题,饭店也很少,过年都不开门;更有消费观念的影响,再苦再累也都是回家吃饭,特别是在外面吃饭是会被人笑话的。那时候吃饭是没有科目列支的,必须自己拿钱,因此也就没有公款吃喝问题。领导来了,也就是在食堂就餐。不知道从什幺时候开始,有了招待费科目,人们开始招待客人,也招待自己。陪同的人越来越多,无关紧要的人也越来越多,国家机器也越来越庞大。一开始招待客人吃杀猪菜,发展到吃海鲜,饭店的玻璃鱼缸里游动着大虾。接着,又开始吃蛇,时兴了好一阵子,不毒不足以待客人,不毒不足以显示地位。再后来就是吃穿山甲,吃蝙蝠了,终于吃出了新冠肺炎,被囚在家里躲灾。

有谁知道吃是多大的灾难呢?尤其对动物来说。

我始终对饺子情有独钟,每次女儿回来我都要给她包饺子。饺子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情怀。去年再到大连,又去了五五路那家老店,一切都已改变。要了一盘鲅鱼馅儿饺子,浪漫的爱情早已随时光一起飘散,桌上只剩下油盐酱醋。昨天,在Queen Market,碰上了一些新鲜的鱼籽,就买了一些回来,配上一些鲜肉,包了一次鱼籽馅儿的饺子,味道并不如烟。

饺子是一种食物,但吃法有所不同。用鱼肉做馅儿,可得鱼肉味道。用羊肉做陷儿,可得羊肉味道。如果用鱼肉羊肉调馅儿,可得鲜美,重要的是完美的比例。这里我用的是完美比例而不是相同比例,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不同,对味道的喜好不同,就像生活。工作、学习分配的比例不同,生活的结果肯定就不一样,这让我想起了孙永虹教给我的三三制理论。当时,他给我说的生活标准就是拿出30%的力气做工作,拿出30%的力气抓学习,拿出30%的力气对生活,比例拿捏的准确,就会有一个普通人完美的人生。我认同他的话,方法要把握准。

像莫言说的那样,早晨也要吃饺子,煎着吃。

读书人喜欢书,庄户人喜欢庄稼。饺子于我,宗教般的信仰。

作者简介:

王德明,哈尔滨市人。喜欢阅读,热爱文学,偶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0)

相关推荐

  • 婚救所之不说六

    张老师夫妇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这小两口,还邀请他们一起去附近公园里逛花展.张老师的丈夫王老师今天特意把家里的单反相机背了出来,却不是为了拍风景,只给张老师拍照.他一旦看到有漂亮的花朵或角度,就会很兴奋地叫 ...

  • 【西南作家•散文】王自亮/山里人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山 里 人 文/王自亮(河南长垣) 从山上下来,山口有一个瘦高的男人在招呼."坐下歇歇吧." 石桌石凳,上面 ...

  • 【散文美刊】高粱米饭 | 王德明(诵读:苡子)

    点击上面图标 收听精彩诵读 高粱米饭 文;王德明 诵读:苡子  编辑:紫烟 女儿熬高粱米粥,洗过米以后,没有加水就直接熬上了,最后高粱米粥变成了高粱米饭.对高粱米饭我是熟悉的,从小. 现在,生活简单, ...

  • 「今日作家」王德明‖【蝈蝈】/散文)

    2020-07-20 16:19:39文化 蝈蝈 文/王德明 故乡的蝈蝈,见过的大约有四种. 一种叫做火蝈蝈.个头儿长约三公分左右,躯体紫红色夹杂着墨绿,翅膀长于躯体,体型有点儿像躺在地上的绿皮车.长 ...

  • 「今日作家」王德明‖【蝈蝈】(散文)

    蝈蝈 文/王德明 故乡的蝈蝈,见过的大约有四种. 一种叫做火蝈蝈.个头儿长约三公分左右,躯体紫红色夹杂着墨绿,翅膀长于躯体,体型有点儿像躺在地上的绿皮车.长着一双复眼和一双细长触角,前中足为步行足,后 ...

  • 「今日作家」王德明‖【餃子的崇拜】(散文)

    餃子的崇拜 文/王德明 中國人一直是講究應景兒的,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過年吃餃子,都是應景兒的事.但對我來說,吃餃子卻不是.莫言在一次演講中談到,他爲什麼要當作家呢,就是因爲一個老師曾經告訴過 ...

  • 「今日作家」王德明‖【靰鞡草的夢想】(散文)

    07-27-2021 07-27-2021 07-27-2021由 作家世界 發表于 美文 靰鞡草的夢想 文/王德明 小時候,我的家住在一個最寒冷的地方,極限溫度可達到零下五十度.在這極寒的天氣中,靰 ...

  • 「今日作家」王德明‖【鞋子的際遇】(散文)

    鞋掌是哪裡 鞋子的際遇 文/王德明 我上小學的時候,看過一本小人兒書叫<在人間>.小人兒書是以蘇聯偉大作家.詩人.思想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在人間>為藍本改繪的,故事的主人公阿 ...

  • 「今日作家」王德明‖【蟈蟈】

    2020-07-20 16:19:39文史 蟈蟈 文/王德明 故鄉的蟈蟈,見過的大約有四種. 一種叫做火蟈蟈.個頭兒長約三公分左右,軀體紫紅色夾雜著墨綠,翅膀長於軀體,體型有點兒像躺在地上的綠皮車.長 ...

  • 「今日作家」王德明‖【鞋子的际遇】

    鞋子的际遇 文/王德明 我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小人儿书叫<在人间>.小人儿书是以苏联伟大作家.诗人.思想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在人间>为蓝本改绘的,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就是作者 ...

  • 「今日作家」王德明‖【蟈蟈】(散文)

    蟈蟈 文/王德明 故鄉的蟈蟈,見過的大約有四種. 一種叫做火蟈蟈.個頭兒長約三公分左右,軀體紫紅色夾雜著墨綠,翅膀長於軀體,體型有點兒像躺在地上的綠皮車.長著一雙複眼和一雙細長觸角,前中足爲步行足,後 ...

  • 「散文」王德明‖​【闲话小鸡】转自《今日作家》

    闲话小鸡 作者/王德明 小时候,在农村生长.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日子过得紧吧,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 那时候,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偏低,除了交公粮外生产队所剩无几,分到社员家基本上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