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年会】“超大城市治理新技术应用”平行论坛成功举办
导
读
2021年9月29日下午,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超大城市治理新技术应用”平行论坛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圆满落幕。本场平行论坛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会议议程分为上半场的“学术报告”和下半场的“高端对话”两个环节;“学术报告”环节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恽爽主持,“高端对话”环节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林文棋主持。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超大城市的出现及其复杂的城市问题给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CIM等新技术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得到先行先试的应用探索,这些探索实践对城市治理问题的深入了解、对治理模式的演进、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业内所关注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施监督空间资源精细管控等一系列新要求、新目标下,如何构建全流程治理的关键智慧技术支撑体系,也将成为新技术研究成果与城市治理需要的有机结合。直面城市巨系统的复杂性,如何针对治理困境和具体问题场景、提出适应性、有效性的集成解决方案,仍是未来新技术应用需要重视的命题。
本次会议邀请了9位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围绕这一命题,探讨超大城市治理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分享新技术应用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反思在当前技术发展阶段,新技术应用还面临哪些局限性和应用困局,并展望未来新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和方向。
“学术报告”环节主持人 恽 爽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学术报告”环节嘉宾主要观点
《超大城市治理的三点思考:规模焦虑、治理负荷与技术赋能》
王 伟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
王伟主任认为,规模问题是超大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基本变量,规律焦虑就是基于城市人口、空间、经济等规模问题所形成的治理困惑。而在规模焦虑这一角度下,超大城市的治理负荷便凸显出来,既有维护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等一系列公共责任,也面临着组织科层管理、信息不对称性、激励配置、利益协调等一系列运行成本。规律焦虑和治理负荷共同交织出超大城市治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为治理技术的选择提出了要求。对此,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化等新技术的杠杆撬动作用,不断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决策理性和能力,进而减少规模焦虑,减轻治理负荷,实现对超大城市治理效率和效果的优化,以期达到最大限度的善治。
《时空智能支持的城市精细化治理:案例及思考》
刘 瑜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
刘瑜教授认为,多源时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从数据和方法两个层面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支撑。它们从“人-地-动-静”四个维度刻画城市空间,识别城市时空模式及规律,及其驱动因素。这为两类城市治理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即短时间尺度的预测和预警以及长时间尺度的时空优化。报告基于北京大学许立言博士完成的典型案例介绍了这两个方面的应用,同时指出时空智能技术的局限以及“感知偏误”、“数字专制”等潜在的负面影响。
《面向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化治理——SpaceGo · 空间智能体》
龙 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龙瀛研究员的报告以时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及相关智慧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在对已有技术应用实践进行系统性调研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华为公司等的新技术生态,提出“空间智能体”概念与架构,探讨了面向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大规模、低成本、全覆盖、高频高精度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基于固定感知或移动传感设备等的主动城市感知,开展公共空间形态、品质、效能的智能分析诊断、规律识别,进而做到智能响应,支持片区设计策略指引,构建空间干预、场所营造和数字创新耦合的设计支持模式,构建未来政府主导下科技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高效互联参与共建共治的图景。
《理解城市的增长与收缩:基于多源城市数据的分析与思考》
吴 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康教授指出,我国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内外部条件的系统性重构与结构性变化,突出表现在新旧动能转化和双循环背景下,城市增长日趋分化,持续增长和局部收缩的城市并存。报告将城市增长和收缩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城市规模大小变化进一步扩展到现在信息化互联网视角下的城市网络连接强弱,在人口、企业投资与夜光等多源城市数据的支撑下,对案例城市义乌开展了分析,以理解当前城市增长与收缩的变化格局与驱动机制,同时对全球化过程与“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城市增长与收缩变化的影响路径作了深入分析,最后指出新技术新数据的应用以及多源数据融合对于理解当代城市系统动力变化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超大城市土地价值估算与模拟》
刘合林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合林教授指出,现行土地地价评估定价体系方法设定和评估结果存在土地定级影响因素种类繁多,覆盖全面,体系庞杂,价值评估空间分辨率低,难以充分反映区域潜在价值,缺乏对产业、规划、政策等带来的土地价值溢出效应的反映,无法适应土地市场高频度交易等问题。对于特大城市,在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在注重集约、精明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土地价值研究尤为重要。报告首先梳理了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包括空间、产业、交通、规划和市场预期五个维度,进而基于多源大数据,在传统的定期土地价值评估与更新基础上,建立多要素集成、实时动态互动的土地价值评估模型,并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模型精度评价和模型优化,以期建立起动态的、全生命周期的土地价值捕获机制,用以提升城市土地市场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基于街镇、责规师的城市数字底板动态增量更新机制探索》
梁向春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研究中心CIM研究室主任工程师
梁向春主任指出,城市数字底板是规划编制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智慧城市基础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常规的数据更新方法,数据更新的维护和使用分离,导致数据融合不便,更新时效性较差,数据使用效率较低。在基于街镇、责规师的数字底板动态更新的工作实践中,基于数据使用者即更新者的原则,以街镇为单位,通过责规师采集现状更新和规划需求数据,反哺规划编制,同时平台提供技术审查,由规划分局、责规师、规划编制团队和信息技术支持团队共同实现了城市数字底板的动态更新。提出改变过去以信息化项目为中心的数据维护和更新,变为以空间区域和管理层级为整体的数据更新,建立街镇和城市数字底板更新制度和规范,从而实现城市数字底板更新的长效化。
《自主遥感卫星在超大城市智慧治理中的应用》
陈 岩
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总监
陈岩总监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卫星“天眼”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城市治理卫星应用模式为“获取高精度的卫星数据—地表要素监测—典型城市治理应用—系统平台服务”,通过地表要素监测直接形成能够反映山水林田湖草沙海和城乡建设用地的分布、规模、结构、变化趋势等长时序、高动态地表覆盖信息底图;建立与城市资源禀赋和监管治理要求适配的地表要素监测分类体系,形成“一源多用、务实管用”的城市治理卫星应用服务体系,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城市污染源监管、城市运行管理等多项城市治理工作。
“高端对话”环节,嘉宾们重点讨论了超大城市治理面临的困境、技术难点,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和政府治理、社会参与的有效模式和案例等话题。
“高端对话”环节主持人 林文棋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高端对话”专家观点
党安荣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安荣教授从问题基点出发,提出超大城市规划管理关注对象从基本要素拓展到人的动态时空模式,关注的问题也更加复杂。治理转型中新技术应用有利于协助找到问题,分析问题。但多元时空大数据,到底多元到什么程度,精细化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就需要思考空间、时间尺度效应的问题,根据问题的空间尺度选择适用的技术途径和数据类型。同时,党教授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给超大城市治理带来红利,技术与整个社会的组织架构密切相关,形成了难以复制的中国经验。但不能过渡依赖技术手段可以提供的定量支撑,忽略人的智慧或者综合判断,需要明确技术的适用范围。此外,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综合的、系统的解决方案,城市信息模型CIM、地学信息模型GIM、感知信息模型SIC融合,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朱 杰
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朱杰总裁认为,信息化的烟囱效应在智能建筑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在建筑微观尺度,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脱节,成为现在行业一大痛点。可以尝试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智能建筑操作系统,把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联动融合,通过智能建筑来实现智慧城市的微循环,从而构建更加低碳、健康、智慧的城市有机体。而在面向运营的智慧化方面,通过安防、停车、设备、能源的全智能,促进城市安全、双碳目标的实现。
王 伟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
王伟主任指出,在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的转变过程中,超大城市治理要从原来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多元主体各自归位,既要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也要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技术则在其中作为一种既有智能、又有智慧温度的载体。新技术能够打通超大城市治理工作中的上下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也要为技术的应用营造出一个更好的制度环境或者法律环境。
刘合林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合林教授认为超大城市的治理要回归到对人的治理,关注其空间行为、生理状态,同时也要关注流空间的治理,在更合理、更科学、更优化的渠道上解决城市问题。所有的技术、模型都只是工具,根基是建立在人文社会的底盘之上。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中国已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政府治理范围边界和市民对政府的高期待方面,仍需要双方未来在治理过程中博弈和界定。
在“高端对话”环节,主持人和嘉宾们还与线上线下的观众进行了互动问答,气氛友好热烈,反映出当前规划行业对新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应用研究的浓厚兴趣。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学术进展,与同行不断深化研究和讨论,共同推进我国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排版 | 李刚
封面图/图片 | 供稿部门
供稿部门 | 技术创新中心、详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