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来袭】三维矿体建模及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上篇)

采矿业向资源数字化、设备智能化、操作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对资源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材非金属矿山推广三维矿体建模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内容以山东泰安蟠龙山石灰岩矿为例,探讨应用三维矿体建模方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1 块段法资源量估算情况

1.1 矿体地质特征
蟠龙山石灰岩矿床为海相沉积型水泥用灰岩,矿体赋存于寒武纪张夏组地层内,岩性为结晶灰岩、鲕粒灰岩和豹皮灰岩。蟠龙山矿床共划分一个矿层,编号为KC01,矿层与地层产状一致,岩层总体走向22°,倾向292°,倾角3~8°,矿区为一单斜构造,矿区内发育4条断层,其中F1、F2两条断层对矿层完整性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矿层最高标高351.20m,最低标高120m,相对高差231.20m。南北长1777.74m,东西宽1455.20m。矿层最大厚度163.38m,矿层最小厚度71.40m,矿层平均厚度132.82m,厚度变化系数为26.83%。矿石的结构主要类型为鲕状结构、泥晶结构、微晶结构等。矿石的构造主要有厚层状构造、豹皮状构造两种类型,组成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其次为白云石、菱铁矿等,矿石质量体积2.68t/m。
1.2 矿层圈定的原则
根据一般工业指标,结合本矿区的实际情况,矿层及夹层的圈定原则和方法如下:用CaO、MgO、K2O+Na2O的基本分析结果进行单样圈矿,凡单样符合Ca0≥48%、Mg0≤3%且K20+Na20≤0.6%者圈入I级品品级层,凡单样符合Ca0≥45%、Mg0≤3.5%且K20+Na20≤0.8%者则圈入II级品品级层。

1.3 资源量类型确定

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本项目通过概略经济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所估算的资源量具有内蕴经济意义。根据《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以400m×400m间距控制的矿层,列为控制的资源量(332)。控制的资源量(332)沿走向或倾向外推矿层的资源量,均列为推断的资源量(333)。KC01共划分为9个块段,其中资源量(332)块段2个,(333)资源量块段7个。
1.4 资源量估算结果
全矿区共估算资源量(332+333):45134.7万吨(矿石平均品位Ca0 50.67%、Mg0 1.88%、K20+Na20 0.31%),其中:(332)资源量:3495.8万吨,占总资源量的7.75%,矿石平均品位Ca0 50.20%、Mg0 1.94%、K20+Na20 0.36%;(333)资源量:41638.9万吨,占总资源量的92.25%,矿石平均品位Ca0 50.66%、Mg0 1.90%、K20+Na20 0.31%。

(明后两天将相继为大家介绍三维矿体建模以及资源量估算结果对比)

更多资讯早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