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五所普高溯源
近代以来,醴陵因产业独特、经济活跃、人文蔚起,成为“三湘第一县”。醴陵兴学之风甚浓,新式教育发展较快,中小学校遍布城乡。及至现在,公办普通高中就有五所,其中有一中、二中、四中省示范性高中三所,全省罕见。
更难得的是,五所普高各有其历史和底蕴,是近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简要分列如下:
醴陵一中
位于醴陵文脉所在地青云山,历史最久,名气甚大,属于“老大哥”。借个历史比喻,一中属于“三国归晋”,1951年由三所中学合并而成。哪三所呢?
其一是县立中学。源头可以直追溯到清朝设立的渌江书院。因为清末教育改制,渌江书院改设为“渌江小学堂”,不久又改为“渌江中学堂”,其间几度更名,民国后称“县立中学”。作为民国时期的公办中学,县立中学的教育资源是得天独厚的,李立三、左权、蔡申熙、宋时轮等一批军政人物曾求学于此,是醴陵近代人物摇篮。
其二是遵道中学。这是一所由美国遵道会所办的教会学校,清末时为遵道小学,辛亥革命后改为中等预备学校,1921年改为中学,1923年创高中班,1941年开始男女兼收。著名爱国基督徒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黄溥担任校长时期,办学成绩显著,在湖南教育史上有较大影响。
其三是私立湘东中学。创办于1938年,创立者为爱国民主人士张伯兰,毕业于北京大学,深受蔡元培教育思想影响,生平自况“思想渊源自北大,一生事业在湘东”。湘东中学是当时湘东地区唯一的完全中学,部分解决了湘东各县好学孩子远赴长沙、衡阳就读高中的困难。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私立中学,六迁校址而弦歌不缀,校风良好而人才辈出,1943年参加全省会考名列前茅,被誉为“后起之秀”。办学十三年,培育学生近万人,蔚为壮观。
1951年,三校合并而为醴陵一中,在新中国得到了新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瑞浪市访华团参观一中后,团长安藤二郎说“这是我在中国到过的最好一所学校”。同年,原教育部长张文松视察后说“这样的学校国内罕见”。
醴陵二中
相对而言,位于泗汾镇的二中是“由私转公”,1951年由开明、铁肩两所私立初级中学合并而成。
1940年,爱国人士王名伟、罗才冈、文家驹等人联合创办“私立开明初级中学”。开明薪火在抗战烽火中点燃,一开始就充满艰辛,既遇到经费困难,也经历政治风浪,连校址都曾经被霸占过。好在这些办学者锲而不舍,坚持进步,苦教苦学,得以薪火相传,办学成绩受社会赞扬。
1944年,铁肩中学创办于清水江杨木档(今船湾镇),创办者都是资格甚老的革命前辈。为首的创办人张晓霞,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员,清末醴陵剪辫第一人。校长郭小鳌,湖南大学采矿系首届毕业生。张本仁,黄埔一期生,曾任陈明仁部参谋长。朱孜砻,曾任萍乡县长。这群创办者,使得铁肩中学具有深厚的革命色彩,确有“铁肩担道义”之风。
1951年春两校合并为二中,1958年扩展为完全中学。二中以“遵循规律、苦教苦学”为传统,未办高中时连续五次获湘潭地区第一,增设高中后七次高考升学率居全市之首,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醴陵三中
无独有偶,这所中学也是由两所私立中学合并而成。
先说兰谊中学。1898年,留学日本的刘巨成回到清安铺,按照日本学校建筑式样创办兰谊小学,成为醴陵最早的“洋学堂”。刘建藩、左权、张子意、程星龄等曾在此就读。1940年,增设中学,从长沙延请设计师,采取欧洲古典建筑式样建校,费用由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的国民党二级上将刘建绪一力承担。1942年8月,正式招生开学。这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也是一所图书仪器充足的学校,更是一所教学质量甚高的学校。
再说斯陶中学。1942年春,经肖方直、杨咏薰、张瑞初等倡导,以醴陵北联高级小学为基础,创立私立斯陶初级中学。之所以名“斯陶”,是取“斯文陶冶”之义。国民党元老、陆军一级上将程潜为名誉董事长。1946年曾办过高中班。
1951年春,兰谊中学与斯陶中学合并为三中,校址在原兰谊中学。由于偏远北乡,加上区划调整,办学几度调整。仅以高中论,1958年、1969年、1973年都短期办过高中班。建国初期,由于环境优美,设备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带来了生源广、质量高,数人考入北大、清华、北航。高中停办后,1987年还办了高中职业班。1996年,停止办学。
醴陵四中
四中的历史相对单纯,但绝对值得铭记。
四中的前身是私立东方女子初级中学,创办者是有着“慈善大侠”美誉的富绅陈盛芳。这位发迹于萍乡安源煤矿泥水匠,倡修过渌江桥,做过很多慈善事。晚年深感育才兴国之重要,于1942年以一己之力,在城区狮子坡创办东方中学,聘请留学归来的易鼎新(后为湖南大学校长)为校长。1944年春,改为男女兼收。同年6月,日寇犯境,校舍尽成废墟。东方中学东迁至黄甲村陈氏新祠复课。抗战结束,陈明仁为校董事长。陈盛芳不顾年迈,倾尽资产,重建校舍。学校复兴,盛芳辞世。先生以一己之力两度建校,育才兴国之心辉映渌水,至今传为美谈。
1953年11月1日,接管为公办,更名为醴陵四中。1958年,增办初师培训班。1969年发展为完全中学。四中素有体育传统,1947年的《湖南省体育巡回指导工作报告》中就说“醴陵东方中学时常举行体育比赛,教职工热心赞助,颇收普及之效”。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教学有新发展,多次受省级表彰奖励。1985年起,办音美班。经过多年办学,逐渐形成艺体特色。
醴陵五中
五中位于人口稠密、土地肥沃、经济活跃的白兔潭镇,办学历史相对来说最简单,是在小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学校的前身是1908年创办的东三区白兔潭高等小学校,校址原系财神庙。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来成为国民党军政要员的陈明仁、邓文仪等曾在此读书。1941年,改为“清正乡中心学校”(此外采用《醴陵文史》第五辑(教育史料专辑)中说法,五中校园网为“河清乡国民中心学校”)。陈明仁出任校务董事会董事长,与陈盛芳等捐资扩建校舍。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醴陵县第三完全小学”。1956年,改称“白兔潭完全小学”,为适应时代需要,附设2个初中班。1958年,更名为“第五中学”,并带完全小学。1969年,学校开设高中班。1974年后撤初中部,成为一所普通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