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婆婆辱骂,儿媳离家出走望夫成石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新抱(媳妇)甚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都说晚), 眼泪未干入下间(厨房)。下间有个冬瓜仔,问安人(婆婆)老爷煮定蒸,安人又话煮,老爷又话蒸,蒸蒸煮煮唔中安人老爷意,大揸拉盐又话淡,手甲挑盐又话咸,三朝打烂三条夹木棍,四朝跪烂四条裙!咁好花裙俾你跪烂,咁好石头俾你跪崩!横又难,直又难……
这是一首流传在高要地方的民谣,三岁孩童会唱,六、七十岁的老人家更会唱,这里头还有 个“望夫山上望夫归”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高要羚羊峡的东南面有一座大山,叫做西坑顶。山下有一条村,村里住着何家的一位年轻的媳妇。她过门不久,丈夫就离家去广西做生意了,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媳妇是个老实贤淑的人,人品端正,举止大方,身体结实,做起事来干净利落。她过门时才 十八岁,临上花轿的时候,母亲再一次叮嘱她说:“我的乖女啊,要知道过了门就是婆家的人了, 不同在家里有妈照顾。在婆家一切要靠自己作主,俗话有讲,勤恳做工自然得人喜欢,家婆有什 么言语,你都要忍耐一点。”说完抱头哭了 一场。
媳妇牢牢记住母亲的话,到了婆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三更才睡,忙东忙西,把个家收拾 得整整齐齐,有条有理。她为人精乖伶俐,说头晓尾,对婆婆百依百顺,对丈夫体贴入微。左邻右舍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头夸奖她:“娶到这个媳妇真是有福气!”夫妻两个也是问寒问暖 的,十分恩爱。可惜家婆为人尖酸刻薄,心胸狭窄,见他们夫妻恩爱也眼红,常常指桑骂槐,搬 弄媳妇的是非。
因为丈夫的家底浅,自耕两亩薄田,除了交租,剩下的谷粮真是喂鸡也不够,十日有九日半 要吃杂粮,落得个肚子不饱不饿的。丈夫的几个堂兄弟在广西做生意,见他家里实在太穷,就三 番四次地写信叫他去。丈夫问过母亲和妻子,都同意了。临走时,他对妻子说:“妻呀,这次千 斤重担要由你来担了,你要多多保重。妈的脾气不好,你能让就让她几分吧……”媳妇伤心得一 把眼泪一把鼻涕,许久才说出话来:“只要你在外平安,家里不用挂心,我就是变成石头,也要 等你回来!”
丈夫走后,家婆更加变本加厉了,对媳妇是挑东剔西的,“行路找脚印”,今天说她煮饭太少, 明天又说她煲粥太稀,有时说她拖累了丈夫,有时又说虐待家婆,真是千不依,百不顺,有 口开,没口闭。有一年大饥荒,粮食没有了,媳妇辛辛苦苦去山坑挖得几块黄狗头, 好心好意让给家婆吃,自己却饮开水抵饿。岂料好心不得好报,家婆竟举棍喊打喊杀,说媳妇想饿死家婆找野男人,乡里邻居三天一劝,两天一问,她都当作耳边风,还倚在门口,双手叉腰骂通街:“清官难审家务事,还用得着你们三姑六婆来管吗?”又说“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这样骂人,就是观音菩萨也难忍受呀。媳妇低声下气地劝了两句,她便指着她的 鼻尖吐口沫:“死贱人无家教,如果不要家规,你就离开我家大门好了!”媳妇实在忍无可忍, 于是把心一横,翻出几件旧衣裳,带着孩子,愤愤地出走了。
媳妇下决心去找丈夫,但到哪儿去找呢?她听人家说从广西来的船都经过羚羊峡,说不定丈 夫会坐船回来。于是,她就走上西塔顶靠近河边的一个小山,草草搭个茅棚住下,向附近的人 家借得几件烂农具,就地开荒种地,不求十分饱,只求七分饥就算;又在屋旁种上蓖麻。每逢船只经过,她就登高叫问:“(我)夫归未?”“夫归未?”声音凄惨,震得西江两岸的山 都摇动,发出嗡的回音。她声声叫个不歇,眼泪流个不停。泪水一滴一滴的洒落在山上,河水 也卷起一个个白浪,打起一个又一个的漩涡。船夫入峡遇到浪头,听到叫喊声,都不敢回答,只 推向下一只船;“你夫在后面的船了。”
东下的船一只一只过去了,媳妇一次又一次叫着:“夫归未?”“夫归未?”她任凭风吹、雨 淋、日晒、霜冻,日日夜夜地叫着。后来,喉咙喊哑了,身体也慢慢麻木了,终于变成一个石人, 面向西北,挺立在山峰上。
事后,每逢船只入峡,远远就能听到一阵阵“夫归未?”的叫声,跟着是峡谷的回声, 河上卷起白浪,江中卷起漩涡。行船人还是按老规矩,一只推一只:“你夫在后面的船上了。”许多善男信女还特意泊船上山参拜,把香油洒在石人头上,替她梳理头发,有钱人还散发纸钱,让 自己的船快点平安过峡。
许多个朝代过去了。有一天,南海考生伦文叙中了状元,取道西江回乡。官船驶入峡口,正 遇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只听得从风雨中传来阵阵“夫归未?”的呼叫声,伦文叙问清左右是怎 么回事后,就叫管家把船靠岸,他自己冒着风雨,走上山去,按照习惯洒了香油,双手合十祝愿 一番,又随口吟诗一首。
二八佳人在海旁,上无片瓦下无床;
日如明镜朝朝照,月像银灯夜夜光。
千载不梳龙蟠髻,万年不换紫罗裳;
可怜不见亲夫面,有口无声恨断肠。
何氏家翁何氏姑,石凿佳人在海湖;
捱饥抵饿终难见,雨雪风霜两鬓枯。
有影有形千载在,无影无踪品格殊;
江中多少行人过,都说佳人胆气豪!
伦文叙吟完,天空白光一闪,风雨便停止了。从此来往船只入峡就不再听到“夫归未?”的 叫声,也不用再上山去参拜洒香油了。但到今天,旅客们看到这望夫石,都十分感动,把这座小 山叫做“望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