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翡翠如何鉴定真假?几个大招教你辨!
明朝和清朝的中 央王朝将缅甸的老坑籽料翡翠几乎全数收入囊中了。而两岸故宫所存的明清翡翠总量却仅不过数百件之微。其实,民间收藏家手里有大量的文物,各种媒体上都称现在民间隐藏着的文物数量,至少有几十亿件,其中翡翠量也是非常大。可以预测,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多藏品将逐渐露出水面,越来越多的老翡翠也将出现在人们面前,惊艳一世!
翡翠,作为一种原产于缅甸的舶来品,相传是明末清初由马帮经云南运入中国,当地官员作为贡品送入宫廷,得到了皇 族王室的喜爱,尤其是乾隆皇帝专门安排扬州玉匠在宫中玉作雕琢翡翠。
翡翠有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的形成是由于山区地质的压力运动,出产于原生矿的山料翡翠大多质地不细腻,摸上去较干,水头不足。原生矿床有一些质量不等的矿石,经过水流的搬运,一些质量差的,不纯的翡翠就会得到自然的分选,淘汰,最 后保留于河床中的翡翠经过长时间的河水冲刷、浸泡,一些矿物质进入玉石内发生物质交换,呈现出的矿物质颜色均匀,水头足,质地、结构紧密。
未知有机混合物的分离鉴定问题对于有机化学专 业人士都是十分头痛的事情,根本不是单靠一台仪器就能搞定,而相对来说翡翠本体矿物的无机部分则简单得多。这就是有些藏家把老翡翠送到德国、美国等国去用拉曼、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能谱仪、红外等仪器测试,只搞定它的无机部分(钠铝硅石或无机元素组成部分),而有机部分无法搞定的原因;国标所引进的主要参考依据来源于美国著 名的宝石学院,他们也只怀疑可能是一种聚合物,而没法断定它是天然生物蛋白质高分子聚合物,要提供资金才能继续做下去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在后面的文章还会涉及)。这些事例充分说明老翡翠里有机物的定性问题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另外,老翡翠是带有古文化属性的东西,涉及到古代的加工工艺,珠宝鉴定人员这方面的知识也存在不足,总是拿现代的东西去同古代相提并论,这又会造成误区。总之,珠宝鉴定研究人员普遍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足,知识面不够广,是造成老翡翠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翡翠越戴越亮,在道理上和人体油脂、保养妥善也是脱不开关系的。不过究其原因,陈老师认为,还可以从吸附水作用来进行解释。
含蓄美,世界上任何性质的宝玉石都没有像翡翠那样含蓄韵致,翡翠的含蓄表露出一种唯东方人才有的情感。它那冰莹含蓄的光泽、不浮华、不轻狂、不偏执、深沉而厚重,是中国人民追求和赞美的品质。这正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现代翡翠检测标准的分析研究,以及翡翠加工打磨工艺的实验研究、清代翡翠(简称:老翡翠)的化学实验研究和翡翠的矿物结构特点的分析等等,以充分的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严谨的科学推导,发现了清代翡翠检测的误差,破除了清代翡翠鉴定的种种误区;通过对翡翠的现代和古代造假工艺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全面揭示了各种造假方法的物理化学反应原理及其产品的特征,提高了对翡翠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对翡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