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那位高人,一句话评价的那些京剧名家,有的还真贴切!

程长庚——神一样的存在。

谭鑫培——能把非主流变成主流,不服的试试,人家连吸鸦片都是“奉旨抽烟”。

刘鸿声——唱功绝对的一流,不然怎么能把谭鑫培挤兑得在家里不出门最后改《沙陀国》为《珠帘寨》来对付跛脚的他呢?

王鸿寿——敢在水牌子上跟老谭较劲的,不是凡人。

杨小楼——唱戏不在调上还能受人欢迎,就冲这个也得是国剧宗师~

余叔岩——化腐朽为神奇的高手。令后人欣慰的是他灌唱片比老谭讲究。

汪笑侬——创作型选手,不过放到今天必须被封杀……

李洪春——都记得他是“活关公”,其实这还是一位腹笥极其渊博的黄金二路。

孟小冬——能让同行当的两位巨头给她把场,除了牛还是牛!

言菊朋——有人闻之陷溺有人闻之掩耳,悲剧的是后者貌似多于前者。

高庆奎——再好的嗓子也不见得经得起他这么用。

谭小培——一等的经纪人二等的艺人三等的父亲。

谭富英——虽非重剑无锋,却是大巧不工。

马连良——舞台美学家,可惜后人只学到了他的大舌头。

周信芳——做戏狠,有时难免斧凿痕迹。

唐韵笙——不世出的奇才。

奚啸伯——以票友出身开宗立派,注定不少讲究章法,也注定难以广泛流传。

杨宝森——他的出现拯救了一群没嗓子的,可谁来拯救他的“杨派”?

俞振飞——虽然嗓音稍欠,但那股书卷气是独一份。

叶盛兰——翎子生无双,若翎子用多了不免落于皮相。

李少春——典型的忧郁王子,一出《野猪林》居然把林冲这个“小张飞”变成了个英俊小生。

李万春——虽然会得多,却还是猴戏看着最顺溜。

高盛麟——若不提红生戏,他是完美的。

厉慧良——创新是好,但创得太新也不免难以让人接受,何况因为“没见过”而创新……

李玉声——倚天匿于匣中,宝珠藏于土内。自奚中路拜师后,有熠熠生辉的趋势。

王金璐——日落夕阳红胜火。

谭元寿——武生强于老生,虽然老生也很好。不过保留美好印象起见,七十多岁以后就该收山了。

谭孝曾——扮相好,也只能说一句扮相好了。

谭正岩——有长进,至少不是当初那个小“象牙饭桶”了。

高宝贤——低调得只好在音配像里找他的身影。

叶少兰——看他唱戏替他累得慌,都快成点头娃娃了。

杨乃彭——如果忽略扮相,看他的戏很享受。

张克——很多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比如张克的嗓子。

张建国——唱功还在,嗓音已显颓势。

王佩瑜——当年说不做冬皇第二,是自信。现在若是再说这句话,是有自知之明。

杜镇杰——当下的大牌老生里唯一一个没什么退步的。

奚中路——长靠戏优于短打,勾脸戏优于长靠。所有的戏基本都遵从好看不能听原则。

宋小川——火丁做教授之后,明显有点无所适从了。反串倒是一流。

李宏图——若是改唱旦角,或许更合适。

于魁智——好好修炼能成为歌颂型京歌的大师,至于京剧嘛,呵呵。

李军——以前希望他唱得有味道,现在希望他台上能不忘词。

关栋天——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王瑶卿——从徒弟们的成就上看,他比通天教主强得太多。

梅兰芳——看看梅郎的经历,会知道培养一个笔杆子团体有相当大的作用。

程砚秋——画虎画皮难画骨,想学御霜亦然。

尚小云——天赋太好的人,注定传人不甚了了。

荀慧生——传说中的娇憨被传承做了狐媚。

张君秋——只可惜没什么表情。

关肃霜——扎靠打出手,这一招就足以睥睨群芳。何况还不止这一招。

赵燕侠——不用字幕让人听清唱词,是功夫。

孙毓敏——安心课徒授业为妙,也免得被说成“老妖精”。

梅葆玖——虽欲守成,亦有力所不逮处。

李世济——何云伟拿她砸挂,虽然刻薄,其实一点不冤。

张火丁——仙女降临尘世从来就是个美丽的错误,她的出现让很多同行相形见绌。

李胜素——总傍着于老板,委屈你了。

赵秀君——“嘴姐”还能有几年奔头呢?

刘桂娟——一流的主持人。

李鸣岩——名副其实是位“老”旦了。

兰文云——用她的经历第N次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这一至理。

赵葆秀——适合于各种国太。

袁慧琴——脸熟是一宝。

金秀山——绝对经典的《刺王僚》,没谁唱得过他。

金少山——据说传艺保守。但即使不保守也没谁能真学得好他。

郝寿臣——号称“活孟德”,其实“活鲁智深”更合适。

侯喜瑞——还好嗓音不佳,不然真是不给人留饭了。

裘盛戎——十净九裘,绝非幸致。不过对于花脸这一行,难说是福是祸。

袁世海——若不是性格狂妄了点,还能有更高的成就。

袁国林——看不到侯先生,能看看他也无憾了。

方荣翔——让裘派更趋妩媚,多少失了该有的粗犷。

景荣庆——生姜之性,老而弥辣。

李荣威——留下个《六号门》,亦足欣慰。

尚长荣——大花脸也难免犯小家子气。

康万生——若得侯喜瑞给他说说身上,安知这不是第二个“十全大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