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南宋理学家·朱熹《朱熹生平》

1、 祖籍婺源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一世主朱瓌于唐末时任婺源镇将,晚年定居婺源。朱松是朱瓌八世孙,入闽始祖。据传,朱松出生时,位于故居之右的虹井冒出白气;朱熹在福建尤溪出生时,千里之外的虹井则有紫气升腾。如今虹井尚存。

2、朱松尉尤

3、 出生尤溪

徽宗政和八年(1118),朱松擢进士第出身,授迪功郎,任建州政和县尉。宣和五年(1123)调任南剑州尤溪县尉,任满寄寓尤溪县城南郑安道别墅——溪南馆。南宋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午时,朱熹出生于溪南馆。是时城内隔水相望的文山与公山同时野烧,现“文”、“公”二字。朱熹小名沈郎,五岁入小学,自幼聪慧,如今还流传着稚童问天、沙洲画卦等故事,朱熹手植樟树(沈郎樟)至今郁郁苍苍。)

4、沙洲画卦

5、手植双樟

徽宗政和八年(1118),朱松擢进士第出身,授迪功郎,任建州政和县尉。宣和五年(1123)调任南剑州尤溪县尉,任满寄寓尤溪县城南郑安道别墅——溪南馆。南宋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午时,朱熹出生于溪南馆。是时城内隔水相望的文山与公山同时野烧,现“文”、“公”二字。朱熹小名沈郎,五岁入小学,自幼聪慧,如今还流传着稚童问天、沙洲画卦等故事,朱熹手植樟树(沈郎樟)至今郁郁苍苍。

6、 迁居建州

绍兴六年(1136),朱熹七岁时随父母迁居建州(今福建建瓯)。八岁读《孝经》,并题其上说:“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在建安书院门前凿一井,取名艮泉。相传井底有一块大石板刻的八卦,会托起失足落井者。老百姓就称之为“八卦井”、“朱子井”。朱熹作有《艮泉铭》写道:“凤之阳,鹤之麓,有屼而状。堂之坳,圃之腹,斯瀵而沃。束于亭,润于谷,取用而足。清于官,美于俗,为建民之福。”艮泉井的对面有朱文公祠,有其嫡长九世孙朱梃被钦授世袭翰林五经博士而建的博士府,现仅存二进厅。建瓯市博物馆现保存有朱熹自画像碑拓本。

7、 投靠刘氏

8、 师事胡刘

绍兴十三年(1143),朱松逝世,是年朱熹十四岁。朱松临终前把家小托付给崇安县五夫好友刘子羽,刘子羽便在五夫府第旁另建别院(即紫阳楼)给朱熹和其母亲祝夫人居住。朱松在与胡宪(籍溪)、刘白水(勉之)、刘屏山(子翚)三人诀别时,对朱熹说:“这三人是我的好朋友,学有渊源,一直被我敬重,我死后,你要把他们当作父亲一样尊重,听从他们的教诲。”朱熹遵父遗嘱,师事三位先生,三人也视朱熹为子侄。这三人就是史称的武夷三先生。刘勉之还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刘屏山命熹字“元晦”。没几年二刘相继亡故,朱熹受学胡宪时间最长。

9、 祭扫祖墓

10、题名“廉泉”

绍兴十八年(1148),朱熹十九岁,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进士。两年后的春天,朱熹回祖籍婺源祭扫祖墓。淳熙三年(1176)二月,朱熹再回婺源,他沿着婺饶驿道登上九老芙蓉山(后称文公山)祭扫先祖墓。在四世祖朱惟甫妻程氏墓地周围按八卦方位种植了24株杉数,今存16株。婺源县城东门旧城墙脚下,现存“廉泉”一口。朱熹首次回婺源,曾与门人漫游到此,小憩畅饮此水,挥笔题名为“廉泉”。

11、首仕同安

亮点(石头上的字)

12、同民安坊

13、紫阳书院

绍兴二十一年(1151),朱熹二十二岁,授左迪功郎,赴任同安县主簿。朱熹为官贞正,清贫俭朴,正风俗、兴教化,治绩卓著,被人称赞为“三年之绩,有百年之思”。公余研究“释老之学”。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到小盈岭勘察,见此地风沙为害,遂建石坊,并手书“同民安”置匾坊上,以补岭缺。清雍正十二年坊塌,乾隆三十三年改建关隘,上嵌“同民安”旧匾。同安南门桥下紫铜色巨石上有朱熹题镌“中流砥柱”。朱熹与粤东节度使同安郭山村郭岩隐交谊,后为其墓道碑题镌“郭岩隐安乐窝”。元至正十年(1350)同安县学东侧建大同书院,祀文公。成化八年(1472),邑令张逊择地东门,重建紫阳书院,刻朱熹胸像,匾曰“畏垒庵”。书院数度兴废,1987年重建。

14、泉南佛国

15、拜访石井

16、水头朱庙

朱熹对佛老的反思觉醒是漫长的,他为“泉南佛国”题颂“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朱熹经历了一番佛教和儒教的长久思想交战,最终从佛老天国回到儒教人间。朱熹簿同安时,足迹遍及民间,多次拜访其父朱松在石井任职期间的教化之迹,在晋江各地也留下大量吟咏、题刻。安海“石井书院”是朱熹在安海讲学之处,安海、水头等地都建有朱子祠。朱熹常常到石井镇杨子山讲学授徒,赢得四方学子云集,杨子山有朱熹“极高明”等摩崖石刻。

17、拜师李侗

绍兴二十三年(1153),朱熹首次拜会李侗。二十四岁的朱熹对佛学侃侃而谈,李侗未置可否,只是让朱熹去圣人经典中求义理,并循循善诱对朱熹说:“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他在同安政事之余,再三思量,渐渐体会到李侗学问的正确。朱熹从同安回归闽北之后,把书斋“牧斋”改名为“困学”,标志着他在逃禅归儒历程上的一再彷徨动摇得到了初步克服。朱熹后来又多次拜见李侗,特别是二十九岁那年,向李侗进行详细求教,就“理一分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思考,更加坚定了对“理一分殊”学说的信念。朱熹在三十一时正式投在李侗门下,朝夕受教。他经历了一次自称为“尽废所学”的自我否认,完成了逃禅归儒的思想升华。《延平问答》记录了朱熹这一重要的思想转变。隆兴元年(1163)正月,朱熹71岁高龄的恩师李侗去世。由朱熹卜筑,归葬于南平炉下瓦口村,并撰写了墓志铭。隆兴二年,朱熹以书斋命名的《困学恐闻》一书编成。

18、朱张会讲

同安归来后,朱熹家居十多年,专心研究学问,教授弟子,和四方学者讨论心得。乾道三年(1167)八月,朱熹到潭州拜访张栻,作《南岳唱酬集》;十二月到长沙,作《东归乱稿》。朱张双方主要对“中和”的看法进行讨论,朱熹回闽后,又写了四封信与张栻探讨中和学说,信中的观点,后来都被朱熹自己给推翻了。乾道四年,崇安发生饥荒,朱熹贷粟于府以赈之。乾道七年(1171),朱熹设社仓于五夫里,藏粟于民,以备荒歉。朱熹四十岁时,对中和学说有了一个确定的讲法,又写了三封信给张栻及湖南学者。朱熹对中和问题前后两种讲法,被称着朱子的中和旧说与中和新说。正是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这一思想演变过程中,朱熹确立了自己的问学宗旨。朱熹四十岁时,他的《中和新说》一书写成,学问见解才告决定。

19、社仓备荒

同安归来后,朱熹家居十多年,专心研究学问,教授弟子,和四方学者讨论心得。乾道三年(1167)八月,朱熹到潭州拜访张栻,作《南岳唱酬集》;十二月到长沙,作《东归乱稿》。朱张双方主要对“中和”的看法进行讨论,朱熹回闽后,又写了四封信与张栻探讨中和学说,信中的观点,后来都被朱熹自己给推翻了。乾道四年,崇安发生饥荒,朱熹贷粟于府以赈之。乾道七年(1171),朱熹设社仓于五夫里,藏粟于民,以备荒歉。朱熹四十岁时,对中和学说有了一个确定的讲法,又写了三封信给张栻及湖南学者。朱熹对中和问题前后两种讲法,被称着朱子的中和旧说与中和新说。正是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这一思想演变过程中,朱熹确立了自己的问学宗旨。朱熹四十岁时,他的《中和新说》一书写成,学问见解才告决定。

20、葬母寒泉

21、遁迹山林

乾道五年(1169)九月,朱熹的母亲祝孺人去世。次年正月,朱熹葬母于建阳崇泰里后山的寒泉坞,并在墓旁建筑寒泉精舍为母亲守墓。期间作《太极通书后序》,《家礼》初稿编成。守孝期满后迁往云谷,建晦庵草堂,期间与蔡元定交往密切。一代大儒遁迹山林,吸纳天地山川之灵气,辛劳笔耕,潜心著述。像这样的清苦生活几乎伴随朱熹的一生。

22、大儒返乡

23、韦斋旧治

乾道七年(1171),朱熹回尤溪,为其父任所题写“韦斋旧治”。这期间,与尤溪令石子重对《中庸》的不同解读进行了全面的交流。朱熹在平生学问大旨和中和新说确立后,他同湖湘派的分歧就全面暴露。乾道五年以后他是在清算湖湘派的论战中发展着自己的理学体系。这场论战从乾道六年开始,到了淳熙元年历时五年之久,余波才渐渐沉寂下来。经过这场论战,特别是学派领袖张栻倒帜反叛,湖湘派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从此湖湘派走向衰落。此后,朱熹与张栻共同关注的目标,转向了江西高举心学旗帜的陆九渊即陆象山先生。乾道九年(1173)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亲书《明伦堂》匾,悬挂于尤溪学宫。

24、鹅湖之会

淳熙二年(1175),朱熹四十六岁,他与湖湘学者论战取得胜利不久,热情尚未消退,浙江学者吕祖谦来访,在寒泉精舍相聚半个月,整理编辑理学鼻祖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人论著十四篇,命名为《近思录》。吕祖谦回去时,朱熹送到信州即今天的铅山鹅湖寺;江西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和清江刘清之等前来与朱吕会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这场学术史上的辩论,主持人是吕祖谦,辩论双方的代表是朱熹和陆九渊,目的是讨论学术异同。淳熙三年(1176)十一月十三日,朱熹妻子刘令人卒,次年二月,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下半年,朱熹完成《论孟集注》《孟子或问》《周易本义》《诗传集注》,这标志着集孔孟思想之大成的朱子理学体系开始形成。

25、治理南康

26、筑堤鄱阳

淳熙五年(1178),朱熹四十九岁,即鹅湖之会三年后,受命治理南康军(南康军的辖区范围相当于现在江西的星子、永修、都昌等地)。这是朱熹自同安主簿卸任,奉祠二十多年后的再一次出山为官。那一年是南康的旱灾荒年,朱熹到任后极力救灾,做了许多利于百姓的好事。淳熙六年六月,奏乞免星子县税钱;次年四月,申减属县科纽秋苗夏税木炭月桩经总制钱二千缗。星子县今留存朱熹修筑的鄱阳湖堤——紫阳堤。淳熙七年,张栻病逝于江陵府治,朱熹亲书祭文吊唁。同年,永嘉学主要领袖郑伯熊去世,陆九龄也在这一年七月病故。

27、寻迹白鹿

28、修订学规

淳熙六年(1179)十月,朱熹公务之余,寻访唐朝李勃蓄养白鹿读书处,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自任首任洞主。又在书院之侧盖“延宾馆”,供师生住宿。朱熹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学规”,一时间各地名儒云集南康。淳熙八年二月,陆九渊特来南康拜访朱熹,请他为哥哥陆九龄写墓志铭。这时两人相见十分和洽。朱熹还邀请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章。朱熹来南康前一年,首次序定《四书集注》,是在他不断自我反思探索的思想之路上矗立了一块区分前后半生学问的理学巨碑。他主张解经章句与义理兼顾,树立了《四书集注》经学体系的方法论原则。《四书集注》的问世,形成了备受当时知识分子关注的四书学,并且有渐渐凌驾五经学之势。

29、浙东赈灾

30、合刻《四书》

31、弹劾贪官

淳熙八年(1181),朱熹南康任满。这一年浙东闹饥荒,宰相王淮举荐朱熹到浙东救荒。被劾罢回山阴待罪的陆游也急迫等待朱熹的到来。十一月,朱熹上延和殿奏事之后,朱熹“社仓”赈灾法也得以颁布施行,十二月走马上任。这年七月吕祖谦病逝。张栻和吕祖谦的早死,结束了宋代理学史上一段朱张吕三家鼎立论辩讲学的辉煌时期,朱熹只得担当起独抗反道学文化逆风的大任。朱熹到浙东赈灾有了接触浙东学者,深入了解浙学的最好机会。接触的主要学者有吕祖俭、杨简、陈亮、陈傅良、叶适等。这期间,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刻,历史上《四书》之名称首次出现了。朱熹到任一踏入嵊县、金华、衢州、龙游地界,就开始惩处一个又一个贪官污吏和恶霸豪强,一道又一道的奏请捅到了朝廷大臣、州县官吏和强宗豪右的痛处,朱熹成为这些人的对立面。六劾唐仲友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朱熹站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一个半月时间,连续六劾唐仲友,然而都成了废纸。朱熹淳熙九年十一月,愤而回到武夷山。赈灾的成功和劾唐的壮举使他在浙东学者中树起了超学派的非凡威望,使得浙东各派学者产生了一心朝拜的敬仰心里。

32、重归山林

34、武夷放歌

朱熹知南康军,出使浙东提举,卓有成就,却没有被重用,打破了读书人“熟读圣贤书,售于帝王家”的梦想,他退而归隐山林,又重新开始著述生涯。淳熙十年(1183)四月,武夷精舍落成,众多学子投在朱熹门下,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蔡元定、黄干、詹体仁等,武夷山因此被誉为“道南理窟”。淳熙十三年,朱熹完成《易学启蒙》《孝经刊误》。淳熙十五年,朱熹上了著名的《戊申封事》,淳熙十六年正式序定《四书集注》,构成以复性为根本旨归的理学体系的内在结构。借助独立于五经学之外的四书学体系,朱熹建立了自己复归人性的人本主义理学文化思想,标志着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探索。这一时期在崇安也留下“胡丽娘”等传奇故事,和以《武夷棹歌》为代表的大量优美诗篇。

35、主政漳州

淳熙十六年(1189)十一月,朝廷任命朱熹知漳州。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熹六十一岁,四月上任,首下教令,奏行经界法,刻《五经》《四书》于郡。朱熹在漳州的全部更革,可以用正经界、减税赋、敦风俗、播儒教来概括。但是实行起来困难重重,阻力主要来自豪强富室和官僚大臣。绍熙二年正月,朱熹因长子朱塾去世,便请祠归治丧事。四月二十九日朱熹凄惶北归,在漳州一年多的更革弊政努力以失败告终。但在传播儒学上却取得可喜成就,尤其是新收了几个得意弟子,其中龙溪乡贡进士陈淳被朱熹看成是来漳州的最大收获。陈淳最善于领略阐发朱熹理学思想,陈淳思想的发展历程是程朱理学文化向南方偏隅深入传播的一个历史缩影。

36、移居考亭

绍熙二年(1191)五月二十四日,朱熹回到建阳,决定从五夫移居考亭。三年六月朱熹的考亭新居落成。从此这里又成了四方学子新的朝拜“圣地”,朱熹又开始了学术著述。绍熙三年年底,陈亮为朱塾作墓志铭入闽与朱熹相聚面论近二十天,陈亮的思想隐约显露出非功利主义倾向的增长。至此,朱熹同浙东永康学、吕学、永嘉学的论战基本结束了,他在绍熙三年完成的《孟子要略》是一种人伦美学与人生哲学的升华,可以看成是朱熹一生同浙学论战的总结。绍熙四年(1193)十二月,朱熹知潭州,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朱熹的最后一次出山会把他引向一场空前的灾难,那就是庆元党禁。

37、岳麓书院

绍熙五年(1194)五月,六十五岁朱熹刚进入湖南,就吊祭了张栻祠,还为长沙学者刊刻的张栻《三家礼范》写了后跋。许多张学弟子都归到朱学的门下,打破了陈傅良的浙学在湖湘一家独兴的局面。并且,朱熹修复了岳麓书院,把《白鹿洞书院学规》作为岳麓书院的院规,把《四书集注》作为岳麓书院的主要教材,自己亲自到岳麓书院讲课。岳麓书院顿时成为士子向往的圣地,四方学子负笈赶来朝拜道学魁首。朱熹在长沙短短三个月,从四川、湖北、福建、浙江、安徽等地涌来了大批学子,很快都成了朱门弟子。朱熹在潭州仅百日,便命他入都奏事。

38、帝王之师

绍熙五年(1194)六月九日,孝宗驾崩,光宗禅让,宁宗赵扩继位。八月五日,命朱熹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成为新君宁宗“钦点”的十名经筵讲官之一,这是他生平唯一的一次入朝任职。此时,朝中政权围绕着以赵扩为代表的君权、赵汝愚为代表的相党、韩侂胄为代表的近习势力和朱熹为代表的道学势力展开微妙的明争暗斗,由道学力量和近习力量的斗争扩大变为道学党与反道学党的斗争,为党禁埋下祸根。朱熹最后一次进讲是闰十月十九日晚,他利用《大学》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之说加以发挥,直接批评赵扩但崇空言、不务实行,要他多做“持敬”和“诚意”的工夫,指责新君声色俱厉。赵扩忍气吞声四十多天后终于如决堤之水爆发,最后朱熹被赵扩驱逐出都。

39、庆元党禁

朱熹这位被逐出都门的帝王师于绍熙五年(1194)十一月二十日回到建阳考亭,不久竹林精舍(即沧州精舍)落成。宁宗庆元元年(1195)下半年,当权新贵打出反“伪学”旗号纷纷登台,枪口指向赵汝愚和朱熹,党禁迫害开始了。庆元三年正月,朱熹落职罢祠的文书和被朱熹视为道友的高足蔡元定的流放令同时下到,师徒俩放歌作别。庆元四年年初,反道学新贵开列了一份包括以赵汝愚为首的四名宰相、以朱熹为首的十三名待制以上官员在内的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给与终身禁锢。朱熹回到建阳后,被各种疾病困扰,有大限临头的预感。他更加抓紧著述,这一时期,完成了《韩文考异》《楚辞集注》《参同契考异》《阴符经考异》等。庆元六年(1200)三月初九日,一代大儒在党禁的白色恐怖中卒于建阳考亭,享年71岁。庆元六年(1200)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黄坑。

40、理宗赐匾

嘉定元年(1208)十月,朱熹被诏赐谥“文”,故后人尊他为朱文公。嘉定四年(1211)四月,朱子门人,国子司业刘爚奏乞开“伪学”禁。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正月,赠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三年(1230)九月,改封徽国公。淳祐元年(1241)正月,诏恩从祀孔庙。宝祐元年(1253),理宗亲书“南溪书院”匾额,高悬于朱熹诞生的溪南馆,从此,尤溪南溪书院闻名于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