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在碎片化时间里耗尽生命
很久没有更文,谢谢你们都还在,那句话很实在,喜欢你的、相信你的终究还在。
最近的情况。
从看到复圣公园里面公厕旁冬青树第一朵花开,到兴隆街沿河小公园里跃起第一条小鱼泛起的水花;从大街上妙龄少女们挽起裤脚露出乌黑的脚腕,到炎炎夏日里少妇们后背若隐若现的内衣擦肩而过,我们总是在车里谈笑风生,指点那些车窗外匆忙躲避阳光的影子。
日子就是在我们笑谈别人或者是别人笑谈我们中咿咿呀呀地渡过。
貌似几个月一本书都没有很完整的读完,几本指导性的闲书也是匆忙的读过一遍,总是做了点笔记,然后隔几天发现那些文字,看起来很陌生,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读到了春秋,在磕磕绊绊里看清了一些门道,那就是历史兴衰无常,弹指一挥间,我们在历史面前什么都不是。
然后就是在车里聊以安慰,嗨,兴衰事,古今事,都去吧,之所以读史有时候让人很消沉,这也许是一个因素。
那天出发,在开饭前,大家都很疲惫,在开饭前的前半小时,大家都认真地看着手机,静的可怕,动作也很可怕,一群人,在大厅里,没有任何的响声,你看不见每个人的面孔,你不知道他们什么表情,不知道是笑,还是哭,只能看到一个个的脖子,无声的垂着。
一个古代的侠士,用自己的独门绝技见血封喉毒针,对着房间内的人一撒,众人皆垂头丧命。
是不是像极了。
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发明就是手机。那一天是在是因为看手机搞得脖子酸疼,然后随手打开x日头条的时间记录,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九个小时多,我工作的时间去哪里呀,我的身体明明在处理事物,在处理各种举报,在和当事人交谈,在大街上微笑着和熟悉的人打招呼,甚至不时地看看路上穿着时尚的美女呀。
原来想把一天的时间打发的这么充实,是这样简单,有手机就好。原来你所有的时间都是同时进行的,我都好久没有专注地考虑过一件事,都好久没有完整的读完一本书。
生活之下是看不见的虚无,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手机里的碎片化时间里找寻一块踏脚石,小心翼翼地不被掉下去。
在乘车的间隙,在上菜的前端,在蹲马桶的时间,在你惊愕地想不起你刚想说的话的间隙,手机成功地打退了我们即将被空虚湮灭的虚无感。
在碎片化时间的长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只摇摆的水草。
只是时间久了,我会发现,我周边的人和我一样,会周期性地进入到一个茫然的循环里边去,极力的想去做点什么,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一样。
最近骑行圈和露营圈的活动很火,原来我和朋友们满世界疯跑,发誓睡遍宁阳99座山的日子现在想起来,过去了彷佛一个世纪,体制内的生活,巡逻的车队上,指手画脚评论街上的美女,然后一天50次地打开朋友圈,一天50次地刷新今日头条,我渐渐地发现这句话真对,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高潮逐步变高,笑点逐渐变低的过程。
时间面前,我们都是待宰的羔羊。
时间赋予你职责、重量和经验的同时,也赋予你其他的东西,比如给你一个视角的转变,原来的你是仰视这个世界的,也许经过时间的洗礼,现在看世界是平角了,一些神秘的,戴着光环的物件,你不会太唏嘘不已,你已经接受了光环之下粗燥的表皮。
阳明大师曾说,心外求法即是歪道。
我是我的观察者。
容我,点上一支1956的经典红塔,轻轻的划着一支火柴,慢慢凑近烟,看着火光,点燃它,轻轻地嘬,感受一股灼热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