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来源】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世界秩序封面》 图来源 作者:雷电LD】
小编今天推荐的是阅读过的:【美】亨利·基辛格的《世界秩序》,以此来致敬第25个“世界读书日”。
【《世界秩序作者》[美]亨利·基辛格 图来源 网络】
【作者简介】亨利·基辛格,德国犹太人后裔,毕业于哈佛大学,也是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的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他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访华特使,为中美建交开启大门。同时,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都有很深的交往。1973年1月,他在巴黎完成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代表著作还有《论中国》、《大外交》、《复兴年代》、《白宫岁月》等。开始只读了序言,就被这本书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住,也许是历史知识的欠缺,对于基辛格所讲的“世界秩序”问题就产生了兴趣和探索的动力。开篇是以基辛格拜访杜鲁门总统,以他问杜鲁门担任总统期间最令他感到骄傲的事情切入话题,杜鲁门的回答是:“我们彻底打垮了我们的敌人,随后又把他们拉回到国际大家庭中。”正是因为美国在杜鲁门时代,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国式”世界秩序,给世界带来半个世纪之久的和平与繁荣。但世界秩序在作者认为最早源自于近400年前的德国威斯特伐利亚会议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在近400年前的中欧地区由于教派冲突和政治动乱持续一个多世纪,最终酿成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这是一场政治与宗教争执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战争,战争各方针对人口密集的地区发动“全面战争”,导致中欧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于战火、疾病或饥饿。最终没有任何一方取得最大利益,战争结束后,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形成各种政治单元并存局面,呈现出政治多样化的特征。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导致中欧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对教皇的权力也是一种挑战,瑞士获得的主权国家地位而独立,民族国家也开始在国际关系和国际社会中逐渐占据主体地位,也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逐渐崛起。同时,该体系虽然建立起来的欧洲均势并不稳定,但是确立起来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开创了以国际会议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依然是解决各国间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至今也一直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所以,当代世界秩序形态大致在欧洲形成,多元化的政治单元寻找管控自身行为,缓和冲突的原则,开始信奉不同哲学,建立独特的信仰。
但在这场会议的谈判者们忽略了邻国的俄国,被忽略的有时也许是很重要的。此时的俄国经历“动荡时期”的噩梦后,也在努力巩固自己的秩序,单一的君主绝对权力,单一信仰东正教,实行向四面八方扩张领土的计划。可见,最早的秩序只是局限在区域性或者与自己无关的地区。也就是说,当今世界秩序的概念是适用于当时的政治家所已知的地理范畴。犹如中国就已经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成熟的秩序,严格的等级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统治“天下”的普世性理论,儒家传统为代表的纲常和社会秩序。在中国秩序认知内不会存在其他秩序,因为“天下”都是皇帝统御,但是中国的秩序模式已经运营千年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并且辐射周边地区。用中国秩序下的经济文化繁荣使得其它地区拜服,吸引着其它与我们建立关系,从而可以实现“天下一统,天下大同”的目标。除此之外,也有伊斯兰教的世界秩序,他们企图建立统一天下,消除战乱的单一神权政权,从公元7世界开始,伊斯兰教就发动宗教运动和帝国扩张,征伐一切不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居住的所有地区,直到穆罕默德将世界变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和谐体系。还有我们熟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用战争实现他们信奉的秩序是他们唯一合法的统治。纵观当时所建立起来的秩序,基本上是在本国所能认知的地理范畴内建立起来,并且秩序建立者需要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但是,这个秩序又受到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就像一群朋友在一起总会有那么几个核心人物,组织活动,筹划玩耍攻略,想的安排的很周到,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等;也像管理一个班级,需要一个规则秩序,来约束学生行为,使得班级日常正常运转;也像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由长者长辈制定形成,约束家庭成员行为规范,为人处事。所以,世界秩序如此,生活也如此,合理秩序自然可以公平、公正、合理,促进繁荣发展。反之,也会适得其反,收效甚微,或酝酿灾祸。
【说明】原创作品,洗稿必究;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