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8章》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要义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8章》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要义是什么?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音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指想搞清楚又得不到答案时的心情。悱:指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时的样子。隅:物之角落。反:推及、推论。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搞清楚又得不到答案的时候,不去开导(启)他;不到学生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提示(发)他。如果老师举出某方形物体的一角为例,学生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就不能再重复这种方法了。”
怎样理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呢?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孔子认为,教化学生要取得好的效果,关键是要调动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望。因此,不到他想求而未得的时候,不去开导(启)他;不到他欲言而不能的时候,不去提示(发)他。
启发诱导,涉及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是善于把握和运用时机,在学生处于“愤”的状态下给予“启”,在学生处于“悱”的状态下给予“发”,这体现了孔子对教师主导性作用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能否理解和接受教师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说到底还在于自己的努力。“师父引进门,修行在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所强调的“启”和“发”,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都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又体现了孔子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教和学的过程,是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发愤努力相配合、相协调的辩证统一的互动过程。没有学生的“愤”与“悱”,教师的“启”与“发”就会因缺乏前提和基础而失去作用。而当学生处于“愤”或“悱”的状态时,得不到教师恰到好处的“启”与“发”、“导”与“点”,他就很难“顿悟”,很难更上一层楼。无师自通者,毕竟是少之又少。
那么,“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何意呢?历史上,人们往往把“则不复也”解释为“就不再教他了”,这不符合孔子“有救无类”的思想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更不符合孔子“诲人不倦”的施教精神。在《论语》中,这句话是紧接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是对教师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具体阐述,针对的是教师而非学生。把“则不复也”理解为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就搞错了对象,割断了上下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则不复也”是指“不能再重复这种方法了”,其言外之意是,应该换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方法。
附:
【原文】
7·8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④,则不复也。”
【注释】
①愤:指想搞清楚又得不到答案时的心情。②悱(音fěi翡):指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时的样子。③隅:物之角落。④反:推及、推论。
【译文】
孔子说,“不到学生想搞清楚又得不到答案的时候,不去开导(启)他;不到学生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提示(发)他。如果老师举出某方形物体的一角为例,学生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就不能再重复这种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