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心音//秦腔里的光影故事

《秦腔里的光影故事》
     老陕们的秦腔爱好者,茶余饭后经常会聚在一起,吼两嗓子秦腔,一方面是出于兴趣爱好,一方面也是为了出出食气,有助于食物消化。
        吃罢晚饭,陪父亲在小区楼下闲逛时,看到一帮秦腔自乐班爱好者在门口支起了简直戏台,不亦乐乎得吹拉弹唱着,煞是热闹,引来很多听众围观,老爸作为资深戏迷兼曾经的剧团首席板胡演奏家,自然不能错过这样热闹的自乐班摊子!
        几段戏听完,我发现老爸兴趣浓厚的和演奏乐器的老头们主动攀谈起来,或许是在切磋技艺,我心里特别清楚爸的意思!他是情不自禁地想拉上几段板胡,过过瘾!
        于是,我主动找到主事的人如此这般的说明了一下情况,大意是先吹嘘老爸的水平,其次是让我爸也上台演奏几段,给大家助助兴!
        不一会儿,爸就坐在了台上,稍微调整了一下琴玄松紧度和把位高度,经他一调整,板胡的声响瞬间更加清澈嘹亮了,如珍珠跌落银盘般清脆悦耳!
     业余唱戏的大妈、大叔们的唱腔有时是跟不上正轨剧团演奏师的旋律节奏的,老爸作为提领文乐的板胡乐器,也会巧妙的化解掉衔接配合不顺畅的唱词,这是很难得的高技术活!
        几段戏文过后,秦腔票友们都开始热烈追捧起来,力邀老爸加入团队,我心里偷偷在想,要不了多久老爸就会成为这附近几个小区秦腔演奏的领衔主演。
        要知道30多年前老爸可是宝鸡市的首习板胡演奏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凭着扎实的演奏功底,贫民出身的他,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叱咤神舟,可谓风光无限。
        退休了,秦腔八大怪秦地追访民间艺人栏目组,来到关中寻访民间艺人,老爸居然也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我这辈子也就佩服他这门手艺了。
        我驽顿,自视无艺术细胞,虽然从小耳濡目染秦腔,并浸淫其中二十余载,也只能吱吱呀呀拉出个声响,距离那些满纸64分音符的高密度快捷奏的曲调差之千里。
        年少无知时,曾认为吼秦腔者是一帮吃饱撑住的人,因为一句话,几个字的台词戏文居然能唱好几分钟,一个啊字都能唱出一分钟的时间。啊呀啊呀个没完没了,甚为厌倦,也极度不解,错误的认为,秦腔这种慢慢腾腾的戏种,迟早要消亡的,所以每次听他们唱戏自娱自乐时,听着听着,睡意就会突然袭来。
        长大成人后,听到秦腔就想开溜。但是当经历过很多人生的沟沟砍砍后,再回首少年时很多熟悉的秦腔旋律时,却惊奇地愈发感到其中的音律实在是意味深长啊,回味无穷啊!
        时而感人肺腑,时而惊心动魄,时而哀怨悠长,时而又情意绵绵。
        嬉笑怒骂里,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在那一句句简单的台词戏文里,在那婉转悠长的秦乐鼓乐里涤荡着我们轻狂浮躁的身心。    
        枯燥无味的工作之余,有时听到那些熟悉的秦腔旋律,竟然也会热泪盈眶。
        一方面想起父亲,一方面想起生活的心酸。爹在其中,抬手领衔文乐,板胡一响,其他文乐会像跟屁虫般呀呀呀的横杆纵横起来,那场面可谓威风八面,蔚为壮观。 

   

     父亲在秦腔里演绎着戏文里的悲欢离合。印象中我所知道的不少生活的道理,似乎都源于戏文里的故事,爸总用戏文故事来教育教化我如何做人做事!
        但是那年月,戏文难懂,道理倒也是没听进去多少,可是每每遇到村头街尾唱神话戏的时候,我总会第一个抢在最前排落座。像封神榜啊之类的神话戏,我最喜欢看的戏文之一了。
        其实,我那会儿可能最关心的是后台,经常溜进去看人家化妆,进去一个人,出来时,便全然不认识了,男的英武逼人,女的,千娇百媚,让儿时的我,好生羡慕。
        由于每次爹总是在前台上伴奏,作为剧团老前辈,其他后生们多少给爹面子,不会阻拦我,我肆无忌惮在化妆间嬉闹玩耍,偷上几颗宝冠上的明珠把玩,爱不释手了就动了歪心思,偷一个拿回家,在伙伴们面前炫耀,爹知道了总把我屁股打的红肿。
        那会儿,一开戏,作为特权拥有者,我总能坐在台上更近距离看大哥大姐们唱戏,小伙伴们给我块糖吃,我就走后门把他们也弄进台上。
        在以后慢慢大了,学业重了,似乎对戏曲少了钟爱,老爹有演出,叫了几次,我才不情愿的去装模作样的捧捧场!到了戏台前,也不好意思行驶特权了。就乖乖在台下看戏。
        记得多年前老爹来西安演出,我得知消息后偷偷来现场观看,现在也忘记演的是哪出戏文了!只能回忆起,唱者,满腔幽怨,悲痛欲绝,动情处,在风光的照射下泪花闪闪,我在台下居然也泪如泉涌。
        也许,生活才会真正教会我们如何流泪!很多人往往会把它归结为泪点低,我一直以为这是科学的解释,但我固执的认为,那是一个人的本性,想了很久,那应该叫做:慈悲、佛心。众生如若慈悲为怀,善恶立显。佛家讲:“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不论是秦腔还是佛家,道家,都是在教化人心的! 

     

      有一次,看戏。有人在台下议论说唱戏的人都是一帮臭戏子。我当时听到耳边如此恶音恶语,很想反驳但还是强忍心中不乐,心想既然如此看不起唱戏的,为什么端着板凳来看戏?
        也许那些台上的演员们他们都是受苦的贫民,他们在台上演绎着帝王将相,教化众生,脱下戏服,还是粗茶淡饭并艰难的以此为生。
        多少名利场打转的人瞧不起唱戏的,但却热衷看演戏的。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在演绎着自己的生活!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我们都是极为普通的小角色,小到轻如鸿毛,贱若蝼蚁,能被写入史书者,寥寥无几,可我们都在坚强的生活着,一刻不曾停止过。我们都是生活的戏子,朋友们,有机会去听听秦腔吧,里面总会有一个,是你的影子,摆也摆不脱!
作者简介:布衣书生,八零后,大学本科毕业,理工科男。多年前写了不少散文小说,散见于报刊杂志供职于某煤炭公司。现居鄂尔多斯市。
(0)

相关推荐

  • 唱戏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自网络 唱戏是怎么回事 几天前母亲在群里发了两个视频,打开一看,是四叔和父亲在唱秦腔. 父亲在四叔家里,两人坐在沙发上,各拉一个板胡.又瘦又小的四叔边拉边唱,挣得脖子的筋都立起来.听了半天,不知 ...

  • 杨焕亭专栏◎​父亲的秦腔

    著名作家 杨焕亭 授权     专栏 父亲的秦腔 父亲一倒头,我们由曾祖父传下来的土屋里就爆发出一片凄惨的哭声.在我们未成年的眼中,天塌下来了. 窗外飘着羽毛般的雪花.三爸和三娘在一旁提醒说:&quo ...

  • 桃园心音||光阴的故事|奉一曲思念无期

    寄一纸素笺,任文字在笔尖流淌,回忆光阴的故事. 那一年 冷雨斜风数月秋, 事也无休,梦也多愁. 家中父母病成荒, 难自衣餐,更有心囚. 四女奔波苦计筹, 百里寻医,千药温喉. 弟兄嫌隙总消除, 同守病 ...

  • 冯喆主演的电影《大风浪里的小故事:旧恨新仇》1958年

    [三月片单]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51部中外佳片送给你! [二月片单]春暖花开,带你回味51部经典影片 [一月片单]春节长假观影 65部好剧等你看 2020年电影片单:几百部中外怀旧经典,一键收藏! [ ...

  • #京剧里的老故事# 一次,翁偶虹到金少山...

    #京剧里的老故事# 一次,翁偶虹到金少山家里商量剧本<钟馗传>的修改事宜,恰巧赶上杨小楼的女婿刘砚芳也在.刘砚芳有个儿子叫刘宗杨,一直跟随杨小楼学习武生(杨无子,遂将宗杨视为可继承杨派衣钵 ...

  • 李文全随拍:岗亭里住着故事情节,传奇总在硝烟里迅雷不及掩耳

    李文全随拍:岗亭里住着故事情节,传奇总在硝烟里迅雷不及掩耳

  • 在张氏帅府里听奉天故事

    从宾馆打车去张氏帅府,一报目的地名字,司机师傅便友善的提醒我:那个地方有啥看头啊?!没啥看头!几幢楼,不大个院子,门票还不贱呢(贱的意思应该是便宜). 大帅府单独门票50元,参观赵一荻故居+边业银行一 ...

  • 【鲁堂主说藏品第45期】于右任对联里的小故事

    今天和朋友们共同欣赏一副于右任先生晚年的草书七言联,此副联语的内容为:袖中异石未经眼,海上奇云欲荡胸.上款瑞生先生,落款于右任,钤盖有朱文的右任印章.这副七言联说了一个故事. 古人的衣袖比较长,而且是 ...

  •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 ...

  • 《水浒》里的成语故事

    <水浒传>是宋代施耐庵的作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 ...

  •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成语: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