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侵澳大利亚86年后,这种生物竟然开始同类相食!
专注于孩子的科普教育4小时前
撰文 | 沈梦溪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看到或听说过越来越多的入侵物种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些生物由于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适应能力广泛,所以被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一地后,就会迅速扩散开来,挤压土著物种的生存空间,甚至导致土著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而这种物种入侵的现象不只是发生在一个地方,几乎全世界都发生了物种入侵的现象。以中国为例,简单梳理一下我们的餐桌就能看到不少影响深远的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牛蛙、克氏原鳌虾、罗非鱼等。
图/flicker
图/pixabay
图/pixabay
从上到下分别为牛蛙、小龙虾(克氏原鳌虾)、罗非鱼,它们现在虽然是我们餐桌常客,而且是属于非常美味的常客,但是由于养殖管理不善,它们已经逃逸到全国各地的野外环境中,给当地的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而相比于中国,澳大利亚则算是一个入侵物种已经泛滥到开始内卷的国家了。由于澳大利亚本身地处大洋环绕之中,千百万年来一直处于隔绝状态,因而生物的进化压力相对较小;此外,由于澳大利亚本身的干旱和土壤贫瘠的自然状况,导致生态系统单调而脆弱,所以它对外来物种的入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澳大利亚被海洋隔开,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大陆,相对来说,欧亚大陆四面积广袤,又与其它大陆有通道连接,还有人类居住,因此比澳大利亚的动植物更“卷”一些 图/pixabay
自从1788年来自英国的流放犯人第一次到达这里之后,这里就开始面临严重的生态灾难了。首先当然是牛和羊,然后是为了养殖牛羊而精心种植的各种植被,其次就是大名鼎鼎的兔子了,据说这种生物最初只是为了打猎而引入,但却因为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环境很快繁衍到100亿只之多;然后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猫主子了,它已经在澳大利亚繁衍到了600万只之巨,每年杀死8亿只本土动物,科学家认为猫已经让澳大利亚74哺乳动物、40种鸟类、21种爬行动物、4种两栖动物陷入了灭绝的境地。
说起澳大利亚的入侵物种,野兔是老生常谈了,为了控制兔子的数量,澳大利亚人使用了火烧、水淹、电网、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各种方法,但是依然效果有限。如果从入侵物种的定义上来说,其实澳大利亚目前的经济支柱——牧业里面的所有物种都是危害深重的入侵物种 图/flicker
大家深爱的猫主子也是澳洲的强力入侵物种 图/pxfuel
这些只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一些入侵物种,在这些入侵物种的威名之下还有更多不那么显赫,但却同样造成了巨大生态创伤的生物,其中一种甚至已经因为太卷,演化出了严重的同类相食倾向,这种生物就是甘蔗蟾蜍。
甘蔗蟾蜍,考虑到大家的接受程度,我已经尽量找了好看的图了 图/wikipedia
1935年,饱受甘蔗甲虫之苦的澳大利亚农民将100只甘蔗蟾蜍(又称海蟾蜍,学名:Bufo marinus)引入了自己位于澳大利亚的甘蔗种植园中。这种原产地位于南美洲的大型蟾蜍食性很广,在南美洲除了能对付甘蔗甲虫之外,还会吃掉小型啮齿动物、爬行动物、其它两栖动物、鸟类、植物、狗粮甚至是垃圾。由于在南美洲受到各种掠食者的捕食、以及相同生态位生物的竞争,它们很好地完成了压制甘蔗甲虫的任务。
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大型甘蔗田,多说一句,这也算是澳大利亚的入侵物种 图/wikipedia
当甘蔗蟾蜍到达澳大利亚之后,由于它们本身的巨大体型(成体平均体长10-15厘米,最大的体型可达2.65千克、38厘米),以及体外的对其他动物来说有剧毒的毒腺,导致它们在澳大利亚并没有天敌,同时也没有其它有竞争力的同类,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甘蔗甲虫灾害之外,很快成为了澳大利亚的一种新的强力入侵物种。
2007年某网站报道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巨型海蟾蜍 图/news.mongabay.com
据估计,在被引进的86年来,它们的数量以指数的形式很快增加到了2亿只的规模,其在适宜生存的沿岸环境中的种群密度可能超过了1000只/100m,这个密度是其南美原产地的50-100倍左右。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种群密度,可能导致了它们快速陷入了卷无可卷的地步——它们的幼体现在已经有了同类相食的行为。
科学家们在观察中发现,甘蔗蟾蜍每次都能产下8000-25000颗卵,卵带的长度可达20米,一旦其中的某些卵孵化出蝌蚪来,这些蝌蚪就会迅速开始游向它们那些还未曾孵化出来的兄弟姐妹,只要有一小群蝌蚪孵化出来,就能吃掉99%的卵。在这些蝌蚪随后的游荡过程中,一旦再次感觉到周围有其它的甘蔗蟾蜍卵,也会蜂拥而上,将其食用殆尽——不止如此,大蝌蚪在看到小蝌蚪的时候也会有很大概率将其吃掉。
甘蔗蟾蜍的卵,每一只甘蔗蟾蜍每次产下的卵都数以千计 图/wikipedia
为了验证这种行为是甘蔗蟾蜍普遍拥有的习性,还是澳大利亚的甘蔗蟾蜍所特有的习性,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最开始是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那收集甘蔗蟾蜍,并进行繁殖,培育出刚孵化的小蝌蚪和成熟一点的大蝌蚪,然后将大蝌蚪与小蝌蚪放在一起,结果发现澳大利亚的甘蔗蟾蜍蝌蚪吃掉小蝌蚪的概率是南美洲亲戚的2.6倍。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了两个相同的容器,一个容器中装有卵,另一个则是空的。澳大利亚蝌蚪主动游向卵的概率是它们游向空容器概率的30倍;而南美洲甘蔗蟾蜍蝌蚪游向两者的概率是相等的。最后的研究则发现,澳大利亚甘蔗蟾蜍的卵发育时间比南美洲亲戚的卵发育时间短得多——提前孵化才能变成猎人而不是猎物。
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澳大利亚甘蔗蟾蜍的蝌蚪们已经进化出了明显的同类相食的习性。在86年间就出现这种与众不同的习性,甘蔗蟾蜍的这种进化速度在整个生物演化历程中都要算是非常快的了,或许我们可以在不远的将来看到在这些蟾蜍中出现成体之间的激烈厮杀。
不要幸灾乐祸,也不要事不关己,因为它们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在我国台湾省已经发现了这种入侵的蟾蜍。
甘蔗蟾蜍分布情况,红色即为已经入侵的地区 图/wikipedia
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它们绝无可能跨越重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最大也最危险的入侵物种应该是我们人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