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苏联援助中国的76.2毫米火炮究竟是什么水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但凡提到苏联在抗日战争期间援助中国的76.2毫米火炮,似乎网上评价普遍不高。这其中尤以某亲历者那篇刊登在《辽宁文史资料·第25辑》上的回忆文章,及其衍生的网文最具代表性。但是,当时苏联援助的那些76.2毫米火炮真的像是他们说的那样不堪么?还是其中另有隐情。现在就让我们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一下。当年苏联援助的76.2毫米火炮共有两批,头一批是160门76.2毫米野炮;第二批是200门以76.2毫米野炮为主,但是夹杂着一些波兰、法国的75毫米山炮。而在当年留下的影像当中,76.2毫米野炮又以M1902/30数量最多。
苏军使用的M1902/30野炮。现在网上颇为流行的说法中,很多都说这批76.2毫米野炮都是沙俄时期生产的旧式武器,苏联交给中国属于清理库存。不可否认,76.2毫米野炮作为苏/俄军队的师属火炮确实在沙俄时期就开始了。但是M1902/30虽然是以沙俄时期的M1902为基础的,但是在1930年已经经过了大幅度的改进,除了改用40倍径的炮管,在其他方面也有诸多改进,可以说已经是一门全新的火炮。而从1930年到1937年,虽然由于技术进步导致M1902/30确实算不上多先进,但是说它们是垃圾明显也不是事实,毕竟当时中国购买的另一批博福斯山炮还是1928年生产的更为久远的东西。
被苏军遗弃的M1902/30野炮。至于说这批M1902/30野炮的实际性能,也远远不像网上传说的那么不堪,它13000米的射程不次于日军任何一种同类型火炮。而通常为人诟病的重量比较大,其实和它的主要对手日式38改75毫米野炮比起来也处于同一水平。而且根据苏军的说法,M1902/30野炮完全可以依靠7个士兵的人力实现7公里时速的移动。当然,有人会说苏军士兵要比中国士兵强壮,但是苏军这种火炮使用的大多是橡胶轮,而提供给中国火炮使用的是木质车轮。考虑到木质车轮在人力移动上的优势,所以两者差距并不是那么大。其实,在苏联同类型火炮中,M1902/30野炮已经是最轻的了,新型的Ф-22要远比它重得多。
日本鬼子的97式中型坦克。相对来说,M1902/30野炮的反坦克能力要弱一些,它配发的УБР-354А穿甲弹在500米距离上只能击穿70毫米厚的装甲。但是这种弱只是相对于欧洲来说的。在亚洲,别说УБР-354А穿甲弹,即便是УОФ-354杀伤榴弹在500米距离也有30毫米的击穿深度,对付日本装甲最厚的97式中型坦克也是绰绰有余。当然,用野炮对付坦克的效果和炮兵的素质关系很大。而训练有素的士兵则是中国军队最为缺乏的。实际上,就在很多人攻击苏联用旧炮糊弄中国抗战的时候。直到1941年6月,苏联西部边境的部队依然装备着2400门M1902/30野炮,是实打实的现役装备。